天天看點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北京密雲,走進這裡的保利花園校園,你會忍不住贊歎。安靜、明亮、寬敞,各種環創直沖眼簾,讓人覺得高顔值又舒适,連花草都極為講究。

但這些,都沒有接下來看到的畫面動人:

幼稚園的孩子們一看到老師出現,就争相喊着“媽媽”、“Sunny”(英文名),一窩蜂跑過來。老師還來不及蹲下,小朋友就抱着她的大腿,迫不及待開始說話:

“老師你看,我星期天去看牙了!”

“媽媽,你要幹什麼去?”

“Sunny,今天我們玩什麼?”

這個剛出現就被小朋友緊緊抱住的,就是今天的主角——郭海玲,北京密雲保利花園校園的主講老師,也是我們今天的采訪對象。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郭老師在這裡工作了7年,她是小朋友眼裡媽媽一樣的親切存在,是同僚眼裡拿遍了各大教學獎項的優秀主講。

即使是第一次見面,她對孩子的愛,和她傳遞出的教育理念,就讓人印象深刻。

如果你也好奇,不敢在幼稚園大便、或是起了争執……等諸多問題,伊頓的老師是怎麼解決的;

又或者,你想知道為什麼伊頓幼稚園的孩子,自信活潑,敢于表達?

下面郭老師的故事,一定可以給你答案。

她是“便便鬥士”,一個星期幫孩子克服如廁危機

蒙台梭利博士有句話:蒙台梭利教學中,教師首先是一位觀察者,其次是一位指導者,這尤其需要老師平時的記憶和對孩子的關心。

郭老師就有個堅持了7年的習慣——觀察孩子的心理。

她能觀察到幼兒最細微的動作,探知幼兒最迫切的需要。比如,郭老師發現,她的班裡有個從來不敢在幼稚園大便的孩子,就忍着,忍到一回家就直奔廁所。

這個問題,幾乎90%的小孩子都會遇到。

但郭老師清楚,憋大便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讓當媽的無比焦慮,畢竟,有一個天天憋大便的寶貝,家長怎會不緊張?

“暗中觀察”後,郭老師根據孩子特點制定方法,走上了拯救便便之旅:

每天找孩子一對一聊天科普:聊聊身體排便的一個自然過程,适時引導他去衛生間,讓拉粑粑的舉動自然發生:“來,我們喂馬桶一些食物吧。”

家園配合打破媽媽的焦慮:支招讓家長不再焦慮,日常陪孩子讀一些如廁主題繪本,讓家長和孩子的情緒舒緩,更多了解拉粑粑的過程。

一天,這個男孩興奮地跑過來跟她說:“老師,我今天又給那個小馬桶添食物啦!”

從發現孩子憋大便的問題到解決問題,郭老師前後用了一個星期。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不管是拉粑粑,還是交朋友,對孩子的種種行為和心理狀态,郭老師始終關注着,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需求,并幫孩子解決問題。

她是“遊戲發明家”,獨創教學法讓孩子快樂學習

Etonkids一直強調對孩子視如己出的愛,這種愛不僅出于本能,更是專業有方法的。

郭老師會關注孩子的發展階段,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征和心理需求,去設計一些能讓他們感興趣的工作。

比如安科納教學(蒙台梭利課程)中,郭老師獨創了一種無聲遊戲。三個小朋友一組,随機抽取一張字條,讀懂并完成相應的工作:

“請你拿黃色的彩筆過來。”

“請你幫助某某小朋友選擇一項工作。”

“請你幫我拿英國的國旗。”

新奇的遊戲形式,抓住了小朋友的好奇心。而根據每個小朋友不同能力的發展,郭老師也設定了不同的遊戲内容。對這項有挑戰性的工作,小朋友們興趣滿滿,每天都要主動完成3-5組。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孩子感興趣、愛參與的背後,是伊頓老師們的無限付出。

城際年度優秀中文講師、師德演講比賽二等獎、北京城際技能技巧大賽優秀獎、校園最佳貢獻獎……這些獎項和參與過的蒙台梭利教育訓練,見證了郭老師7年來對專業知識的不斷學習更新。

回家後也是郭老師的“充電時間”,她從很多學習平台吸收靈感,結合自己班裡孩子的特點,改編或獨創一些适合小朋友的教學活動。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例如,之前做新冠疫苗接種,為了鼓勵小朋友勇敢接種疫苗,郭老師想找些相關主題的兒歌或手指操,但她發現沒有這些内容。

于是,郭老師自己改編了一首《疫苗衛士保護我》的兒歌,第二天教給小朋友。

難怪郭老師強調說,“老師是個良心活。”

身為老師,往往是對孩子的愛和責任感,推着她和更多的老師們,一直不停前進在學習的路上。

她是“和平魔法師”,用一朵花教孩子獨立化解沖突

走進保利花園校園,你會發現,這裡的孩子有些特别的氣質。

他們活潑、自信、敢于表達,遇到問題時的解決方式,也不太一樣。

比如,當我問起:“兩個小朋友遇到沖突吵架了,您會怎麼解決?”

郭老師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個和平玫瑰的故事。從她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中,我們也可以直覺感受到這一點。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和平玫瑰的故事」

伊頓教室裡會有一張和平桌,桌上放着一瓶“和平花”。(通常是玫瑰花、有時可能是一盆綠植)兩個小朋友因為搶玩具起了争執,會借助和平花來化解沖突。

● 一個小朋友邀請和平談判,另一個小朋友必須接受邀請;

● 隻有手持玫瑰的小朋友才能發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 接着把花傳遞給對面的小朋友,傾聽他表達自己的觀點;

兩個小朋友輪流講話、傾聽、傳遞玫瑰,幾輪過去,往往就能協調出解決方案:“你可以先玩5分鐘,然後要把玩具還給我。”

引導孩子獨立自主的去表達感受、解決問題這點,正好展現了郭老師的教學特色:像對待大人一樣,平等對待小朋友。

而孩子們,也把她當做朋友,總是迫不及待和老師分享日常。

比如,班裡有個小朋友,周五下午被爸爸接去醫院看牙,這個事情其實已經過去了一個周末,但孩子周一早晨來到幼稚園,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老師“炫耀”:“老師,你看我特别勇敢,那天拔牙我沒哭,我姐姐都哭了!”

孩子的童年在這樣的環境中浸泡着,也會成長得更加自信、活潑、敢于表達。相信将來他們無論遇到什麼境況,心裡都有一種美好的原動力。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一個「超級教師」的7年心得:愛和尊重,是給孩子成長的最好底色

一個對孩子、對工作充滿愛的老師,讓人忍不住好奇她的成長經曆。

我們了解到,郭老師在一個平等尊重的家庭裡長大,讓她感受到很多很多的愛,用她自己的話說:“本身有很多愛的時候,才能給予愛。”

成為老師後,她也把這種平等尊重和愛,複制給到伊頓的孩子們,這些孩子本能地感到親切和信賴。

比如,有一個小細節震撼到我——

郭老師會蹲下來,跟小朋友在同樣的高度對話,保持平視,和他們溝通時開口說“請”,每次都是如此。

了解後才知道,這也是伊頓老師都在做的事情。平等溝通,像朋友一樣相處;用愛陪伴,讓每個孩子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郭老師和班裡小朋友的關系,讓我想到心理學上的觀點:

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就是在不斷重複同樣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複幸福;如果你學會了信任,你就複制信任。

這種重複,就是孩子的成長途徑。

如何幫助孩子成長在幸福和信任的重複中?從郭老師的分享中,我總結了以下幾點,相信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能有所啟發:

采訪首發|優秀教師郭海玲:揭秘伊頓教育的真實魅力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具備很多的潛能,得到尊重的孩子,會更加自信、活潑,表達力和想象力都會更好。

第二,規則和自由并存。我們應該做一個觀察者,去給孩子投放一些新的、讓他們感興趣的工作來發展專注力和秩序感。

第三,蹲下來平視孩子。把孩子看做平等溝通的對象,同時也做孩子的傾聽者,傾聽孩子的心聲。

第四,愛孩子,就給TA愛和尊重。一個擁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孩子,因為被尊重和陪伴,成長過程中也會更有底氣。

在和郭老師的交談過程中,我們發現,郭老師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她尊重平等對待幼稚園裡的每個孩子,真誠負責對待每一項工作。

是以,她成了小朋友眼裡親切的Sunny媽媽,和同僚眼裡全能的優秀主講。

而且,正因為在傳統幼稚園工作過,對伊頓教育理念的深度認可,推動着她全力傾注在所熱愛的事情上,點燃自己的人生,點亮孩子的未來。

郭海玲老師是否真的如此?從孩子們撲上來抱着她,親切喊媽媽的畫面,一看便知。

受訪老師

郭海玲|北京密雲保利花園校園主講,7年豐富教學經驗,拿到城際年度優秀中文老師等各個獎項。在安科納教學上成績突出,幼兒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明顯。用愛和尊重對待每個孩子,特别受幼兒喜愛。

更多精彩采訪内容,請關注Etonkids視訊号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