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北京密云,走进这里的保利花园校园,你会忍不住赞叹。安静、明亮、宽敞,各种环创直冲眼帘,让人觉得高颜值又舒适,连花草都极为讲究。

但这些,都没有接下来看到的画面动人:

幼儿园的孩子们一看到老师出现,就争相喊着“妈妈”、“Sunny”(英文名),一窝蜂跑过来。老师还来不及蹲下,小朋友就抱着她的大腿,迫不及待开始说话:

“老师你看,我星期天去看牙了!”

“妈妈,你要干什么去?”

“Sunny,今天我们玩什么?”

这个刚出现就被小朋友紧紧抱住的,就是今天的主角——郭海玲,北京密云保利花园校园的主讲老师,也是我们今天的采访对象。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郭老师在这里工作了7年,她是小朋友眼里妈妈一样的亲切存在,是同事眼里拿遍了各大教学奖项的优秀主讲。

即使是第一次见面,她对孩子的爱,和她传递出的教育理念,就让人印象深刻。

如果你也好奇,不敢在幼儿园大便、或是起了争执……等诸多问题,伊顿的老师是怎么解决的;

又或者,你想知道为什么伊顿幼儿园的孩子,自信活泼,敢于表达?

下面郭老师的故事,一定可以给你答案。

她是“便便斗士”,一个星期帮孩子克服如厕危机

蒙台梭利博士有句话:蒙台梭利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位观察者,其次是一位指导者,这尤其需要老师平时的记忆和对孩子的关心。

郭老师就有个坚持了7年的习惯——观察孩子的心理。

她能观察到幼儿最细微的动作,探知幼儿最迫切的需要。比如,郭老师发现,她的班里有个从来不敢在幼儿园大便的孩子,就忍着,忍到一回家就直奔厕所。

这个问题,几乎90%的小孩子都会遇到。

但郭老师清楚,憋大便不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更让当妈的无比焦虑,毕竟,有一个天天憋大便的宝贝,家长怎会不紧张?

“暗中观察”后,郭老师根据孩子特点制定方法,走上了拯救便便之旅:

每天找孩子一对一聊天科普:聊聊身体排便的一个自然过程,适时引导他去卫生间,让拉粑粑的举动自然发生:“来,我们喂马桶一些食物吧。”

家园配合打破妈妈的焦虑:支招让家长不再焦虑,日常陪孩子读一些如厕主题绘本,让家长和孩子的情绪舒缓,更多了解拉粑粑的过程。

一天,这个男孩兴奋地跑过来跟她说:“老师,我今天又给那个小马桶添食物啦!”

从发现孩子憋大便的问题到解决问题,郭老师前后用了一个星期。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不管是拉粑粑,还是交朋友,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和心理状态,郭老师始终关注着,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并帮孩子解决问题。

她是“游戏发明家”,独创教学法让孩子快乐学习

Etonkids一直强调对孩子视如己出的爱,这种爱不仅出于本能,更是专业有方法的。

郭老师会关注孩子的发展阶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去设计一些能让他们感兴趣的工作。

比如安科纳教学(蒙台梭利课程)中,郭老师独创了一种无声游戏。三个小朋友一组,随机抽取一张字条,读懂并完成相应的工作:

“请你拿黄色的彩笔过来。”

“请你帮助某某小朋友选择一项工作。”

“请你帮我拿英国的国旗。”

新奇的游戏形式,抓住了小朋友的好奇心。而根据每个小朋友不同能力的发展,郭老师也设置了不同的游戏内容。对这项有挑战性的工作,小朋友们兴趣满满,每天都要主动完成3-5组。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孩子感兴趣、爱参与的背后,是伊顿老师们的无限付出。

城际年度优秀中文讲师、师德演讲比赛二等奖、北京城际技能技巧大赛优秀奖、校园最佳贡献奖……这些奖项和参与过的蒙台梭利培训,见证了郭老师7年来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升级。

回家后也是郭老师的“充电时间”,她从很多学习平台吸收灵感,结合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改编或独创一些适合小朋友的教学活动。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例如,之前做新冠疫苗接种,为了鼓励小朋友勇敢接种疫苗,郭老师想找些相关主题的儿歌或手指操,但她发现没有这些内容。

于是,郭老师自己改编了一首《疫苗卫士保护我》的儿歌,第二天教给小朋友。

难怪郭老师强调说,“老师是个良心活。”

身为老师,往往是对孩子的爱和责任感,推着她和更多的老师们,一直不停前进在学习的路上。

她是“和平魔法师”,用一朵花教孩子独立化解矛盾

走进保利花园校园,你会发现,这里的孩子有些特别的气质。

他们活泼、自信、敢于表达,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式,也不太一样。

比如,当我问起:“两个小朋友遇到矛盾吵架了,您会怎么解决?”

郭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讲了个和平玫瑰的故事。从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一点。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和平玫瑰的故事」

伊顿教室里会有一张和平桌,桌上放着一瓶“和平花”。(通常是玫瑰花、有时可能是一盆绿植)两个小朋友因为抢玩具起了争执,会借助和平花来化解冲突。

● 一个小朋友邀请和平谈判,另一个小朋友必须接受邀请;

● 只有手持玫瑰的小朋友才能发言,表达自己的需求;

● 接着把花传递给对面的小朋友,倾听他表达自己的观点;

两个小朋友轮流讲话、倾听、传递玫瑰,几轮过去,往往就能协调出解决方案:“你可以先玩5分钟,然后要把玩具还给我。”

引导孩子独立自主的去表达感受、解决问题这点,正好体现了郭老师的教学特色:像对待大人一样,平等对待小朋友。

而孩子们,也把她当做朋友,总是迫不及待和老师分享日常。

比如,班里有个小朋友,周五下午被爸爸接去医院看牙,这个事情其实已经过去了一个周末,但孩子周一早晨来到幼儿园,第一件事就是找到老师“炫耀”:“老师,你看我特别勇敢,那天拔牙我没哭,我姐姐都哭了!”

孩子的童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浸泡着,也会成长得更加自信、活泼、敢于表达。相信将来他们无论遇到什么境况,心里都有一种美好的原动力。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一个「超级教师」的7年心得:爱和尊重,是给孩子成长的最好底色

一个对孩子、对工作充满爱的老师,让人忍不住好奇她的成长经历。

我们了解到,郭老师在一个平等尊重的家庭里长大,让她感受到很多很多的爱,用她自己的话说:“本身有很多爱的时候,才能给予爱。”

成为老师后,她也把这种平等尊重和爱,复制给到伊顿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本能地感到亲切和信赖。

比如,有一个小细节震撼到我——

郭老师会蹲下来,跟小朋友在同样的高度对话,保持平视,和他们沟通时开口说“请”,每次都是如此。

了解后才知道,这也是伊顿老师都在做的事情。平等沟通,像朋友一样相处;用爱陪伴,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郭老师和班里小朋友的关系,让我想到心理学上的观点:

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就是在不断重复同样的事情。如果你得到了幸福,你就重复幸福;如果你学会了信任,你就复制信任。

这种重复,就是孩子的成长途径。

如何帮助孩子成长在幸福和信任的重复中?从郭老师的分享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相信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能有所启发:

采访首发|优秀教师郭海玲:揭秘伊顿教育的真实魅力

第一,尊重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具备很多的潜能,得到尊重的孩子,会更加自信、活泼,表达力和想象力都会更好。

第二,规则和自由并存。我们应该做一个观察者,去给孩子投放一些新的、让他们感兴趣的工作来发展专注力和秩序感。

第三,蹲下来平视孩子。把孩子看做平等沟通的对象,同时也做孩子的倾听者,倾听孩子的心声。

第四,爱孩子,就给TA爱和尊重。一个拥有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孩子,因为被尊重和陪伴,成长过程中也会更有底气。

在和郭老师的交谈过程中,我们发现,郭老师最特别的地方在于,她尊重平等对待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真诚负责对待每一项工作。

所以,她成了小朋友眼里亲切的Sunny妈妈,和同事眼里全能的优秀主讲。

而且,正因为在传统幼儿园工作过,对伊顿教育理念的深度认可,推动着她全力倾注在所热爱的事情上,点燃自己的人生,点亮孩子的未来。

郭海玲老师是否真的如此?从孩子们扑上来抱着她,亲切喊妈妈的画面,一看便知。

受访老师

郭海玲|北京密云保利花园校园主讲,7年丰富教学经验,拿到城际年度优秀中文老师等各个奖项。在安科纳教学上成绩突出,幼儿学习兴趣及学习成效明显。用爱和尊重对待每个孩子,特别受幼儿喜爱。

更多精彩采访内容,请关注Etonkids视频号

END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