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慕課君說:

最近,一個朋友很迷茫,問我該如何“戒吼”?

怎麼回事呢?

原來是她的孩子做事特别拖拉。

早上起床,叫了三遍還沒動靜,一開始,朋友還比較冷靜:“寶寶,起床了。”叫多了,直接吼道:“豬都沒你這麼懶,再不起來就遲到了!”。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比如吃飯,寫作業等,每次都是以朋友的吼叫收場。

朋友擔心,再這樣下去,還沒等孩子養成好習慣,親子關系就破滅了。

怎麼辦呢?

今天慕課君就教你一個方法,讓你更加有效地教育孩子,同時還能增進親密關系哦!

你越吼,孩子越差勁

先和大家講講對孩子吼叫的巨大破壞力吧。

首先,你憤怒時說的話,其實孩子根本一丁點也聽不進去。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大腦的逃生機制。

當一個人感到強烈的恐懼、感到受威脅時,大腦會啟動緊急逃生機制,精神緊繃,時刻準備逃避災難。這是人類的本能,孩子當然也不例外。

而當我們大聲責罵孩子時,就會觸發孩子大腦的這種逃生機制。

雖然家長在大聲教育孩子,但孩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别罵了!什麼時候結束?”

其次,吼叫真的會影響孩子大腦結構,甚至導緻孩子出現抑郁症、焦慮症。

有研究發現,父母的言語暴力會增加腦部左側颞上回的灰質體積,進而讓孩子的言語了解能力、表達能力就越差。

更糟糕的是,孩子會學會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孩子最早是跟父母學的待人接物,跟父母互動中,他無時無刻不在學習。

他被你罵哭,在這個過程中,他跟你學會了一件事:罵人最有效,誰有權力誰就有效。

很多時候,我們為什麼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

仔細回想,就會發現這跟自己的童年息息相關。

小時候父母為人處事的方式,情緒的表達,無一不影響着我們性格脾性的形成。

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印件,你的好壞,他同樣也會影印下去。

引導孩子最有效的方式

是和孩子玩遊戲

其實,沖孩子吼叫,是因為無計可施。

隻有經曆過的人才知道,父母歇斯底裡吼過之後,内心是深深的挫敗感,是滿滿的無力感。

那麼遊戲為什麼就有效果呢?

育兒專家李岩老師,說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孩子很磨蹭,每次出門前都要催半天……

最開始他這樣說:“這麼大個人了,怎麼就這麼磨蹭!能不能快點?”

當威脅也沒有用時,他就會闆起臉怒吼。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後來他才發現,唠叨、恐吓和訓斥,除了破壞親子關系,完全無法解決問題。

他隻好設計了一個對付“出門磨蹭”的小遊戲。

他的孩子喜歡看《007》。

于是李岩老師每天催促孩子時,就會模仿反派說:“邦德先生,這次你死定了,哈哈哈。”

然後模仿機器人的聲音說:“自動爆炸系統已啟動,大廈将在60秒後爆炸,60、59...”

當他開始倒計時,孩子就進入了狀态:快速地穿上外套鞋子,背上書包,趕在60秒内跑出去……

他這才發現,跟孩子最有效的溝通方式不是說教,而是遊戲!

其實,道理孩子都是明白的,隻是大人叫ta時,ta才不肯。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而孩子反抗的,不是出門的事兒;而是反抗被别人支配、控制的感受。

遊戲的魔法很明顯,在遊戲中,孩子的角色由“被動方”變為“主動方”,獲得了内心真正所需的掌控感。

如果孩子獲得足夠的掌控感,那麼他在日常生活中就會更傾向于合作。

是以慕課君在這裡推薦大家一個養育方法——歡樂時光。

就是一個專門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唯一的任務就是專心地陪孩子玩。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如果能每天都進行歡樂時光,那當然是最好的,如果不能每天,兩三天一次也行。

每一次歡樂時光能玩半小時當然好,孩子肯定希望多玩,不過玩不了半小時也沒關系, 10分鐘也行。

總之頻率和時長,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

但在歡樂時光期間,要遵守2個原則:

首先,放下手機、專心玩。

第二點,歡樂時光期間做什麼、玩什麼,原則是:聽孩子的。

我們早就習慣了做選擇、習慣了做決定、習慣了有效率,并且習慣了随時指出孩子的毛病,而歡樂時光,目的就是把掌控權交給孩子。

這幾個小遊戲

你一定用得上

慕課君總結了一些常用的小遊戲,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01 孩子磨蹭不肯穿衣服(穿鞋子同理)

情景:孩子上大班後,覺得媽媽對她态度不好,不像以前上小班時一樣願意幫她穿衣服,于是故意找茬,不肯穿衣服。

孩子明明有能力穿,卻不肯穿,是因為孩子有了抛棄感。

唠叨說教的效果等于0。

遇到這種情況,你可以拿起兩個布娃娃,表演玩偶劇。

先讓一個娃娃滿懷惡意地說:“老天爺,她不會自己換衣服吧?她不知道怎麼穿衣服啊!"

另一個聲音則頗有信心,愉快地回擊說: “她會的,她真的會自己換衣服。”

第一個聲音又說: “不可能,她隻有五歲啊,她不可能會自己換衣服。”

這時候,多數孩子就會開始自己換衣服了。

而你可以讓第一個娃娃假裝沒看見,說, “看哪,她根本不是自己穿的衣服。”

第二個娃娃呢,卻總是高聲反駁, “是她自己穿的!你沒在看!"

在這個時候,孩子不僅自己穿好了衣服,還笑得樂不可支,不再哼哼唧唧了。

玩了幾次以後,孩子已經養成自己換衣服的習慣,不用每個早上都演一回這個木偶劇了。

遊戲也會讓父母和孩子解除了對立關系。

02 沖突沖突:兩孩互相搶玩具

情景:小男孩天天請好朋友豆豆來家裡玩。天天剛買了一個新玩具,一個變形金剛,豆豆一進屋就看見了,就想拿來玩,可是天天也想玩,于是兩個人就吵起來了。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是沒收,還是讓客人先玩,還是輪流玩?

無論哪種方式,都感覺是警察在執法。哪怕孩子表面平靜了,内心還是不開心的。

這時候,天天的媽媽就可以玩了一個“吵架女巫”的遊戲,就是扮演一個反面角色(一個女巫)。

不僅沒有勸孩子不要搶玩具,反而陰陽怪氣地挑唆兩個孩子“搶啊,我最喜歡看小朋友吵架搶玩具了”。

由于媽媽的表情和語氣就是一個十足的“壞人”,是以兩個孩子反而停止了争搶,開始聯手對付壞女巫。

03 孩子沒有同理心

這個遊戲,是在咪蒙部落格上看到的。

她兒子要吃永和大王的鹵肉飯,咪蒙廚藝不好,但也是花了心思給兒子做,結果兒子吃一口就吐掉,說不好吃。

咪蒙當時很生氣,不好吃沒關系,但吐掉太沒禮貌。

于是,她想了一個方式來教育他——一起玩彩泥。

兒子很喜歡用彩泥做披薩,以前他們玩,咪蒙都假裝很好吃,但這一次,咪蒙拿起披薩,假裝吃一口然後吐掉,說真難吃!

兒子當是難受極了。

咪蒙借機問兒子:媽媽這樣做,你是不是很傷心?

兒子點點頭。

咪蒙接着說:因為你愛我,專門為我做比薩,但是我這樣直接拒絕,讓你很難過,是以,你能明白媽媽為你做鹵肉飯,你吃一口就吐掉的心情嗎?不管是家人還是食物,我們都要學會尊重和禮貌對不對?

自然後果反作用其身,還和遊戲結合,不得不說,咪蒙真的很有一套,這效果也是非常明顯的。

你怎麼對待孩子

長大後,孩子就怎麼對待你

孩子,其實是一個殘忍的禮物。

一開始,孩子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

那是因為,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孩子需要依賴父母。

等孩子慢慢長大,ta的世界開始裝越來越多東西,也開始離父母越來越遠,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占比也慢慢變少。

前幾天,我看到一個心酸的話題,講的是,父母老了之後,在子女面前的卑微。

其實,人的相處,從來都是互相的。

就算是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也不例外。

那些小時候對孩子的教育不上心,不花心思的的父母,孩子長大了,自然在孩子心裡少了分量,關系僵硬。

而真正花了心思的父母,得到的也是用心的回報。

前幾天,看到一部片子,特别感動。

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媽媽的後座,裝滿了整個世界。

這位媽媽為了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真的煞費苦心。

每次去接孩子,都把自己打扮成不同的模樣,後座也精心準備了驚喜。

動畫裡的場景,世界名景點,遊樂園,動物園,水族館……都在媽媽的後座裡。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甚至有一次車輪壞了,耽誤了接孩子的時間,可車門打開的那一刻,孩子本來生氣的臉,立刻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18年後,孩子長大了,性格幽默、自信,也以同樣的方式回饋母親。

小時候,媽媽隻能在車裡帶孩子遨遊世界。

而現在,孩子有了能力,直接買機票,打扮成導遊的樣子,帶媽媽去環遊世界。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被吼叫的孩子,大腦嚴重“受損”:父母越會玩,孩子的習慣越好!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

你在孩子身上偷的懶,最後都會成為深深的遺憾。

為人父母,平時記得多用點心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