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他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當你看到孩子光着腳丫子踩了泥巴就在床上蹦跳……

當你看到孩子迷戀看卡通片,怎麼也不願意寫作業……

當你看到孩子無理取鬧,試圖用各種“手段”去“威脅”你……

當你看到孩子做事磨蹭,怎麼催促都不聽……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他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每當此情此景發生,許多父母開始時都是反複說教,時間久了絲毫作用沒有,最後壓抑的小火苗就開始蹭蹭往上冒。

其實小孩子犯錯是再平常不過的了,每一個爸媽非常清醒的明白這一點,但為何每當孩子犯錯,還是會氣得暴跳如雷、破口責備呢?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6歲前孩子年紀還小,尚未建立規則意識,行為結果無法達到成人的标準。

規則學習是漫長的過程,需要重複練習,也需要言傳身教。父母的态度,影響孩子改錯的程度。

許多時候,在父母看來忍無可忍的錯誤,其實隻是孩子認知有局限,達不到父母要求。也就是——我想做,但我做不到。

對于孩子犯錯,普通父母看到的是孩子存在種種問題,着急撥亂反正。

聰明的父母看到的卻是孩子錯誤背後潛藏的成長密碼。

不同父母的不同反應和做法,帶給孩子的影響和教育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過度保護,擋住了風雨,也遮住了陽光

曾經有位母親去請教心理學家,為什麼呵護着長大的孩子,如今二十多歲了卻性格孤僻,軟弱無能,對什麼都提不起勁,什麼都做不好。

專家問:“孩子第一次系鞋帶,系不好總打死結。你是不是從此不再買帶鞋帶的鞋子?”

母親疑惑地點點頭。

專家問:“ 孩子第一次進廚房洗碗,弄得滿身都是水,你是不是從此便不再讓孩子進廚房了?”

母親遲疑地點點頭。

專家又問:“孩子第一次疊被子,疊的東倒西歪,你是不是幫他疊好好的,再也不讓他疊了?”

母親驚愕地點點頭。

專家又說:“大學畢業後,你是不是又替他安排好了前程?”

母親更震驚了,連連點頭。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他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最後,專家肯定地說:“現在兒子是不是工作沒業績,和同僚處不好,和你們的關系也不佳?”

母親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專家嚴肅地說:“你們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是以孩子就不會做所有的事情了!”

有時候父母的過度保護,雖幫孩子擋住了風雨,但也擋住了他成長路上的陽光。

接受孩子的犯錯,發現成長中的意外收獲

有一位科學家,提到2歲時的一次經曆:他想從冰箱裡取出一瓶牛奶,可是瓶子太滑,奶瓶掉了下來,牛奶灑了一地。

母親看到滿地的牛奶并未生氣,更沒有大聲責罵,而是溫柔地建議他要不要在奶水坑中玩幾分鐘。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他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過了一會兒母親提議他将地面打掃幹淨,并給出海棉、毛巾、拖把三個選擇。他選好之後,跟着母親一起把地上的牛奶清理幹淨。

再之後,母親将牛奶瓶裝滿水,讓他學會如何才能抓牢瓶子。經過反複的練習,他終于明白了其中的技巧。

那位科學家說:“從那一刻起,我知道我不再需要害怕錯誤了。錯誤隻是學習新東西的機會。科學實驗也是如此,即使失敗,我也還是可以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愛犯錯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認可

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給予詳細的解釋和鼓勵,孩子看到的是“我可以做得更好”;

如果父母上來就是生氣的責備和抱怨,那孩子看到的就是“我是如此糟糕”,錯誤就成了新的起跑線,而不是絆腳石。

對2-6歲的寶寶,耐心永遠是最好的“良藥”。如果這時候家長期待自己的孩子是“完美寶寶”,有着過高的期待,隻會讓孩子徒增焦慮,對TA的成長沒有任何好處。

其實孩子不想犯錯,他隻是不懂你的規則

犯錯是一個問題,

但不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問題來糾正。

赫爾巴特說:

孩子需要愛,特别是孩子不值得愛的時候。

當錯誤襲來,

蹲下身,抱住孩子,一起面對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