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川劇傳承保護何去何從?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川劇院院長沈鐵梅提出了《關于成立川劇藝術促進會或川劇發展基金會的建議》,對川劇的保護與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川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但近年來卻面臨衰退甚至消亡的危機。川劇的命運也是大陸大多傳統戲曲命運的縮影。文化部統計資料顯示,戲曲種類在1983年有373個,而到目前隻剩下了200餘個。業内專家估計未來戲曲劇種的消亡還會加速,傳統戲曲傳播和發展現狀不容樂觀。這些藝術是去是留?它的當下價值如何展現?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川劇作為流行于西南地區的傳統劇種,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文化内涵,是大陸傳統文化的寶貴财富,它以特殊的方式折射出千百年來凝聚其中的思想感情、倫理道德與價值觀念。

近年來,由于川劇從業人員隊伍崩潰式萎縮,川劇傳統劇目演出場次銳減,觀衆人數急劇下降,演出場所不斷減少,川劇生存空間日益狹小。

川劇的保護與發展引起了重慶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今年全國人代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川劇院院長沈鐵梅提出了《關于成立川劇藝術促進會或川劇發展基金會的建議》。日前,重慶市人大常委會也針對川劇保護傳承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開展了前期調研。

傳統文化如何“破圈”?

一座古樓,一出川劇。在重慶市大足區雍溪鎮的古戲樓上,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川劇藝術融入了更多的新鮮血液,一批又一批的川劇傳承人走上舞台。而雍溪鎮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屆川劇文化藝術節。

對于川劇,譚冬鳴有着特别的情感。譚冬鳴出生在大足的川劇世家,從小能歌善舞,11歲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川劇訓練班。

然而,現實卻非想象的一帆風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譚冬鳴所在的川劇團解散。之後,她去了南方打工,夜深人靜時,除了孤獨,更多的是對未來的迷茫。

2015年,譚冬鳴的命運出現了轉機,大足區戲劇曲藝協會成立,“大足川劇”終于又有了家。“川劇傳承得從娃娃抓起,讓他們喜歡川劇并從中發現苗子,這樣川劇才有未來。”譚冬鳴回到家鄉,一邊收徒,一邊張羅着把川劇推向校園。如今,川劇已走進大足區米糧國小、雍溪實驗學校、城南創新國小等。

“作為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川劇是積澱豐厚的曆史精神的活标本與傳統文化的鮮活載體。”譚冬鳴告訴記者,為更好地推廣川劇,她們通過老調新唱,讓川劇走進人們的生活,更好地實作活态傳承。

川劇曾經一度是西南地區人們茶餘飯後、節慶婚嫁必備的娛樂節目。如以“涪州川劇”為代表的涪陵傳統川劇,從涪陵本土興起距今已有一百二十餘年的曆史。“涪州川劇”曾憑借獨特的舞美設計和唱腔動作,成為名震川東的藝術瑰寶。鼎盛時期的涪陵川劇團遍及川東及周邊的省市縣。但随着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中出現了許多替代傳統戲劇的娛樂方式,這使得川劇逐漸沒落,而“涪州川劇”裡的許多獨門絕技也成了“博物館藝術”。

日前,重慶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川劇保護傳承立法前期調研時,涪陵區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就表示,近年來,“涪州川劇”經過搶救性保護,境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在全國劇團體制改革、川劇文化氛圍變化的大環境下,“涪州川劇”仍未擺脫日漸沒落的命運,如:一些川劇曆史物品、資料、劇目失傳或瀕臨消失;缺乏系統完整的保護傳承規劃和政策;重點題材劇目、精品劇目推出乏力。

川劇傳承保護何去何從?

川劇《江姐》劇照。 (資料圖)

沈鐵梅是川劇界領軍人物,23歲首摘中國戲曲表演藝術最高獎“梅花獎”,如今已是“梅開三度”。多年來緻力于推動川劇發展的她深感形勢嚴峻——“迫在眉睫。”沈鐵梅用這樣的詞來描述川劇保護的境況。“川劇發展面臨的困難也是中國戲劇各個劇種所面臨的困難,是以川劇的保護對其他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沈鐵梅表示。

在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川劇保護傳承立法前期調研時,很多川劇從業者都提出,保護川劇首先要從政策和投入層面解決基層院團的生存問題,要以建設非遺保護中心劇場等方式解決專業院團和業餘院團的場地問題,確定可持續發展。永川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談到,永川作為重慶市為數不多保留有川劇院團的區,逐年加大了對川劇事業發展的投入,但川劇發展屬于純公益事業,除财政資金外無其他資本注入,而劇目編排、舞台修繕、裝置購置、人才培養等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僅靠區級财政根本無法滿足川劇保護、傳承和發展的需要。

人才斷代如何解決?

說到川劇的傳承與保護,大家不約而同談到一個問題就是人才斷代。

在沈鐵梅看來,人才是川劇保護發展過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這裡的人才包括表演人才、音樂人才、劇本創作人才等。

重慶市川劇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厚道表示,川劇人才的培養周期長、專業性強,有着獨特的評價标準和培養方法。以重慶市川劇院為例,川劇演員存在行當不齊、年齡斷層、後備力量薄弱等問題。“重慶直轄20多年來,僅招收過一批川劇班學員。”張厚道感歎。

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發現,以大足區戲劇曲藝家協會為例,現有97名會員,40歲以下會員占比僅10%,40-60歲會員占比30%,60歲以上會員占比60%,人才青黃不接嚴重制約了川劇的傳承與發展。而在合川區,川劇藝術人才主要集中在50歲以上,30-50歲之間的川劇人才寥寥無幾。

“生旦淨末醜演員不全,吹拉彈唱品質不高,頭面服飾裝備不足。”合川區戲劇曲藝家協會相關人員表示,川劇市場不景氣,川劇事業前景渺茫,是造成川劇後備人才匮乏的主要原因。

一些川劇從業者向調研組建議,要建立完善川劇人才培養、儲備、激勵機制,建立川劇作品項目庫和定期普查搶救機制;鼓勵和支援高等院校、中職教育學校開設川劇藝術課程;積極與地方院團合作,開設定向培養通道,為地方院團輸送更多優秀苗子,不斷壯大川劇人才隊伍。

在剛結束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沈鐵梅也建議,成立川劇藝術促進會或川劇發展基金會,為川劇人才培養提供平台;制定完善相關人才培養計劃,舉辦重要賽事,支援老藝術家發揮傳幫帶作用,培育新文藝人才。

川劇傳承保護何去何從?

川劇《金子》劇照。(資料圖)

沈鐵梅認為,川劇不是“關在盒子裡的非遺”,要面向大衆、面向市場。“換句話說,戲曲人好比專利發明人,我們的創作需要轉化落地,需要變成産品,變為商品,蛻變為群衆喜聞樂見的藝術品。川劇藝術促進會或川劇發展基金能承擔起撬動社會資源的作用,形成全社會關注川劇傳承發展的氛圍,而不僅僅依靠财政資金勉力維系。”

推動川劇現代化發展

受經濟高速發展和外來文化沖擊,川劇同其他各種地方戲曲一樣生存空間受到嚴重擠壓,面臨觀衆銳減、市場萎縮、傳承發展舉步維艱等問題,特别是一線陣地(區縣川劇團撤銷)丢失,川劇失去了萌芽、生長的土壤。

“目前,很多觀衆是送票才來看演出,主動買票看戲的人寥寥無幾。”重慶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袁國虎表示,推動川劇藝術繁榮發展,最根本的要創作出與時俱進,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藝術精品。沒有精品,便吸引不了年輕觀衆走進劇場,傳統戲曲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提高年輕人的參與度對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至關重要。”沈鐵梅和同行們也在做一些嘗試,她表示,在不傷害優良傳統精神的前提下,對劇目做一些調整,加強節奏性、故事性,更能适應年輕觀衆的口味。她還表示,新的傳播方式也為他們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戲曲演員開始走上短視訊平台,傳統戲曲正以新的方式被大衆所認知。“這是可喜的變化。”

傳統戲曲在新平台上的點點熒光讓人們看到了希望。很多從業者提出:我們不僅要解決保護與傳承的問題,更要推動川劇的現代化表達和現代化發展。

“川劇不能隻局限于變臉、吐火、藏刀等傳統技藝,應該有更能表現其博大精深内涵的形式。”沈鐵梅認為,目前,川劇藝術理論研究大部分依然着眼于傳統技藝的傳承延續,不能充分帶動傳統藝術的改造與革新,也無法有效指導川劇的現代化實踐。

重慶市各區縣戲劇曲藝家協會的從業人員與沈鐵梅有着相同觀點,川劇的市場适應性不強,創作與演出市場脫節,加之裝置陳舊,嚴重影響了川劇的發展,更新傳統川劇劇目與表演形式迫在眉睫。

調研中各區縣建議,在保護傳承方面,應設立市級川劇發展專項資金,将川劇演出納入公共文化服務目錄,以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大力開展川劇進村居活動,加大流動演出場次;各級政府設立專項購買計劃,每年向院團、社會藝術教育訓練機構購買川劇普及教育訓練課程,促進川劇傳承普及。

在現代化實踐和活化利用方面,探索實施産業融合,實作川劇産業與文化旅遊等産業的無縫對接,涵養消費群體,助推傳承傳播,促進川劇藝術的産業化發展;鼓勵企業及社會力量投入資金,廣泛參與川劇保護,認領川劇新孵化項目,嘗試和探索将傳承人利益捆綁的多元主體開發和績效管理機制,加大川劇劇目的市場流通活力;充分利用數字化常态保護實作川劇活化再現,搭建市縣關聯的非遺線上平台,開發沉浸式體驗産品,實作川劇數字化共享;從院團自身來說,也要不斷改革創新,積極适應當下快節奏生活帶來的變化,主動嫁接市場,向年輕人靠攏,向新的傳播方式靠攏,努力提高川劇影響力和吸引力。

來源:重慶人大公民導刊融媒體

記者:陳敏

責編:常暢

編審:張雙山

稽核:羅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