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蔚來ET5、比亞迪海豹、長安C385、歐拉閃電貓,加上早已上市的小鵬P7,自主大廠與新勢力的純電動中型車将會在今年展開全面競争,而它們的目标隻有一個,就是打破Model 3在這個細分市場的壟斷地位。

前兩年,無論是自主大廠還是造車新勢力,因為産品定位和市場切入點的選擇不同,從來都沒有和特斯拉形成正面競争。2021年,即便在47%的産能用于出口的情況下,Model 3全年的上險量仍然超過了15萬輛,排名整個中型車市場第6名。這種在規模之上,還能産多少、賣多少、攢多少訂單的能力,放眼整個中國汽車市場,還沒有第二家。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2022年,随着自主品牌一種純電動中型車的陸續上市,這個格局能被改變嗎?

特斯拉有特權嗎?

任何一個創造規則與評價體系的強者都有特權。

所有的國産旗艦手機,都能比蘋果螢幕更大、充電更快、邊框更窄、拍照硬體更足,但是為什麼4,000元以上的高端手機市場裡,蘋果仍然能包攬2/3的市場佔有率呢?

因為蘋果是那個創造智能手機規則與評價體系的強者,哪怕蘋果仍然在用着醜陋的劉海屏、龜速充電、能停航母的邊框、擠牙膏式的攝像模組硬體,但這些在蘋果看來隻需要花很少代價就能提升的東西,和領先好幾代的自研處理器、高度協同的軟硬體體系、無縫流轉且消費者沉沒成本高昂的生态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而在智能電動車領域,特斯拉也是一個強者。

特斯拉第一個定義汽車領域的軟硬體協同自研開發,定義了電動車的高性能、超充、長續航、智能化、直營,定義了整個線上閉環的體系,甚至在今天還在重新定義汽車的制造。而在這之後,任何一家崛起的造車新勢力,都是在參照特斯拉探索出的路徑前進,無一例外。

是以,哪怕特斯拉做工差、品質不穩定、負面口碑屢有爆出,但似乎從未影響特斯拉源源不斷的訂單量。根據官網資訊,目前訂購特斯拉Model 3,至少需要等待16-20周。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無論是誰,隻要想和特斯拉正面競争,就必須要把核心的部分堆上去。這個核心的部分,就包括三電系統、輔助駕駛、智能座艙的自主開發與自主掌握,然後再去說什麼革命性互動、人性化體驗、細節優化。如果在核心基礎上就處于落後,或者隻能依靠供應商整包方案,而且價格上還沒什麼優勢,剩下再多的細節也很難改變局勢,更不必說指望什麼“奇技淫巧”來險中求勝。

比如,現在如果有自主電動車,以零百加速“吊打”Model 3的6.1秒,或者續航“吊打”Model 3的556km(CLTC工況)為賣點,這種參數級的對比法,已經不會有什麼效果,更不可能就此建立“我比Model 3厲害”的消費認知。

因為照這個邏輯,隻有20W充電功率的iPhone 13,早就被國産一種100W、120W的旗艦手機按在地上摩擦了。可事實呢?兩類手機的消費人群根本不重疊。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因為創造過規則與評價體系的強者就是有這個特權,亦步亦趨之後的細節超越,隻能跟在背後喝湯。

是以,自主中型電動車有機會嗎?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看各家對目标人群和目标市場的定位。

2021年,特斯拉有超過七成的銷量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三線及以下城市的銷量占比,僅在5%左右。不隻是特斯拉,包括蔚來、小鵬在内的造車新勢力,也都是類似的銷量結構。高普及度的門店、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前瞻的消費理念,輔以一定的政策支援,讓這些有新情懷、講新故事的新品牌們,在高線級城市找到了足夠大的市場。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同時,Model 3背後站着一個埃隆·馬斯克,在電動汽車的購買日趨向消費電子演進時,一個有話題性甚至一定程度上被神化的靈魂人物,有着極強的自我複制影響力。哪怕消費者不懂垂直整合研發、不懂電子電氣架構、不懂4860電池、不懂一體壓鑄車身,沒關系,“特斯拉”三個字在多年來病毒式口碑傳播的大環境下,已經天然成為了先進智能高性能電動車的代名詞,這個品牌對于高線級城市時尚、新貴、精英的人群,本身就是一塊金字招牌。

同理可推蔚來和小鵬。

是以在Model 3有能力月銷20,000輛+的同時,小鵬P7同樣也在2021年實作了超過6萬輛的銷量。接下來,蔚來ET5預計也将是同樣的思路,在高線級城市依靠核心能力、高性能、高智能與用車服務體系,去正面競争那些對特斯拉還存有不滿意的潛在人群。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接下來三台車中,比亞迪海豹、歐拉閃電貓和長安C385中,最有可能複制在高線級城市有高占有率的,是比亞迪。經過多年屢撞南牆的新能源品牌塑造,比亞迪在高線級城市中已經幾乎沒有廉價自主品牌的标簽,同時包括刀片電池、e平台3.0、氮化镓功率器件等一系列核心技術自研的傳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在高線級城市的認知。結合比亞迪漢同樣在高線級城市較高的占有率,海豹有在高線級城市取得突破的可能。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而歐拉由于此前主打代步型電動車,這類車型本就在一線城市相對冷淡。而在停止接單黑貓、白貓後,接下來歐拉重新塑造品牌認知形象的車型,将會從緊湊型的芭蕾貓開始,到尺寸更大的閃電貓、朋克貓,逐漸擺脫歐拉=小車的固有印象。但這種認知培育,一方面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另一方面對于歐拉新車的複古造型争議,也将是一個潛在風險。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至于長安,由于目前新能源銷量占比很低,加之幾乎全部為微型電動車和營運車輛,在主流電動車市場還沒有太多聲音。目前,長安和甯德時代、華為共同合作的阿維塔11正處于預售前的傳播周期,而長安自己的C385也已進入預熱期。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在當下新能源銷量主力仍在高線級城市的背景下,在高線級城市幾乎沒有品牌背書的長安C385,打開高線級城市的難度,是這幾款車型中最大的。而中低線級城市,對于主流純電動車的興趣,相比高線級城市也在呈指數級衰減。是以,預計長安會在C385上啟用全新品牌和全新的營銷服務體系,這樣才能與長安現有的品牌認知實作切割。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總體來看,在私人消費市場,在産能供給恢複正常的前提下,小鵬P7預計仍将延續自2021年以來的上升趨勢,蔚來ET5有希望成為蔚來旗下一個新的爆款,海豹借力比亞迪目前的市場火熱及管道建設,同樣有機會成為漢之外另一個20萬元級别增長點。

而歐拉閃電貓将會面臨品牌認知重塑與複古造型争議的挑戰,至于長安,C385的營銷推廣隻有在全新品牌與全新體系下,才有打入核心市場的可能。

但是,這些車型能否“圍剿”Model3?事實上,這應當不是這些車型目前思考的問題。新能源車市場的空間還很大,Model 3固然已有規模,但其它品牌也沒有進入到零和博弈的階段,大家都在共同努力推高新能源車在新車銷量中的占比,大家希望搶占的份額,其實來源于燃油車。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尤其是當Model 3的消費人群,早已不再是初期的極客形象,而是有更多的主流消費人群進入時,新能源車的整個蛋糕正在變大。這個時候,新進入者思考的是切哪一塊蛋糕、能切多大,而不是去思考怎樣切别人的蛋糕。

寫在最後

特斯拉的國産,沖擊的不僅僅是同價位車型的銷售,更是對錯位價格産品的波及,以及整個汽車産業鍊多個方面的潛在影響。當這種影響已經越來越被自主品牌所認知,相應的體系布局、産品投放也同步展開,而2022-2023年,就是自主品牌對特斯拉優勢市場正面競争的視窗期。

特斯拉大幅減少汽車内的傳統機械零部件,而讓符合摩爾定律的半導體器件比重顯著提升,半導體器件在Model 3總成本中的占比,達到70%。這讓特斯拉的産品也遵循消費電子領域的産品進化規律,即新産品性能大幅優于上一代的同時,還能保持成本不變甚至更低,同時産品可進化的特性也讓領先優勢可以一直維持下去。

自主品牌正面硬剛Model 3,ET5、P7、海豹、閃電貓誰更有勝算?

是以,想與特斯拉競争,如果不能在核心領域追趕超越,那大機率都隻能是一句營銷口号。真正落在消費市場,仍然要去找差異化,去争奪不同的人群。就像我們内心都知道,即便國産手機如今産品與技術百花齊放,但是真正能與蘋果、三星掰一掰手腕的,其實隻有那個還被制裁的華為。

你可以避免特斯拉的缺點,但這并不代表你就具備了它的優點。隻有底層實力不斷增強,才有可能真正推動市場實作價格和價值的回歸,才有可能倒逼特斯拉向消費者拿出更多的誠意,才有可能真正打破特斯拉豎起的圍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