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陪伴而不打擾,關注而不控制。

微網誌上看見一個這樣的文章。

“為什麼我覺得父母一直陪着我,讓我很有壓力?”

自從媽媽去學校開了一次家長會以後,每天一定要親自看着她背書、寫作業,讓她覺得壓抑得很,特别不舒服。

有好幾次她和朋友約好一起去書店買書,媽媽也要跟着,說是不放心她,一定要陪着。

她說:“這樣的日子我真的受夠了,難道我就要被她一直盯着嗎?”

其實很多父母都是如此,都想努力給孩子更多的陪伴,卻很少檢視自己的陪伴方式。

就像一位網友說的那樣:

父母總以為陪伴就是“監視”着孩子,但是卻沒想過他們的注視會讓孩子産生焦慮、緊張和壓力。

有些父母看似一直在陪伴孩子,卻因為偏離“軌迹”,在無形中傷害孩子卻不自知。

有些父母,總會把視線盤旋在孩子周圍,時刻監督着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一旦出現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就會用控制和壓迫的方式“矯正”孩子。

這種陪伴缺少愛的流動,對孩子往往是一種幹擾。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前幾天聽到一位媽媽抱怨說:

為什麼我花大量的精力陪伴孩子,整天24小時圍着他轉,他還嫌我煩,我容易嗎?

這位媽媽因為懷二胎,以前覺得給孩子的陪伴太少,就想趁此機會多陪陪孩子。

陪孩子吃飯、寫作業、讀故事,生活上也把他照顧得無微不至。

沒想到卻引起了孩子的反感,現在孩子一看見媽媽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面。

為什麼孩子越“陪”越叛逆?

心理學專家針對這樣的問題總結出它的根源在于“過度陪伴”,因為父母的陪伴過于用力,讓孩子産生反感。

就像這位媽媽一樣,想多陪陪孩子,視線卻一直在孩子身上,時時刻刻都在替孩子“操心”:

孩子寫作業一定要在旁邊守着;

孩子晚上睡覺,總擔心他睡不好,不停地檢視;

整天都陪在孩子身邊,卻一直盯着他做這做那……

這些言行看似是對孩子的“重視”,實際上是一種無形的“過度控制”,它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是以孩子覺得非常痛苦。

教育專家尹建莉老師說:

父母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裡骨子裡都不喜歡監工。

一旦父母的陪伴“量”過度,就會演變成對孩子的“監控”,讓孩子感覺到的是壓迫感,隻會産生逆反心理。

一位高三的女孩曾控訴媽媽說“她給的壓力太大,讓我喘不過氣”。

她說:

媽媽每天盯着我,不僅做作業要随時守着,連睡覺都要不停地看着我,這讓我有種無形的壓力,讓我很累,也很緊張。

到最後女孩已經嚴重到了自殘的地步。

俗話說“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凡事超過一定的限度,隻會向反方向轉化。

當陪伴變成了監督和幹涉,不自覺地讓父母忽視孩子的感受,最後形成“父母不停地控制,孩子不停地逃避”。

不尊重孩子内心的陪伴,隻是對孩子的一種綁架,很難養出人格健全的孩子。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親子綜藝《放學後》中有一個這樣的片段。

一位東北媽媽在陪孩子寫口算作業時,一直在旁邊嫌孩子算得太慢,不停地說:

“就這個還需要扳手指頭啊?”

“口算是掐時間的,不是讓你繡花的。”

“沒有你那麼算的好不好。”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圖檔來源于綜藝《放學後》,侵删)

女兒被媽媽催得直接發怒,哭着說:“讓爸爸陪我”。

很多父母潛意識裡想把孩子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是以總愛在旁邊指點孩子。

這種不請自來“闖入”孩子世界的父母,看似是在“幫”他,實際是對孩子的“打擾”。

它的後果就是束縛孩子的成長,破壞專注力。

1973年,《發育心理學》雜志上釋出的一條經典研究發現:

允許孩子自由玩耍,有助于培養孩子的創造性思維。

研究人員将90名幼兒分成三組。

第一組:孩子可以從一堆玩具中選四種自由玩耍;

第二組:研究人員要求孩子模仿從業人員,來使用這些物品;

第三組:孩子看不到這些日常物品,隻能坐在桌前,随機畫自己想畫的東西。

十分鐘後要求孩子說出一種物品的使用方法。

實驗結果表明:第一組自由玩耍的孩子,說出創造性的使用方法是另外兩組孩子的三倍。

孩子隻有在沒有外界幹擾的情況下,才能散發自己的思維。

父母這種過度幹涉,最容易讓孩子産生“我不知道怎麼辦”的迷茫狀态。

不僅專注力被影響了,創造力也在減弱。

蒙台梭利說:除非你被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表面上看,父母是在“幫”孩子,但是它不僅束縛了孩子的創造性,也扼殺了孩子執着做一件事的專注。

孩子從3歲開始,就能獨立完成一件事,此時最不願意做的一件事就是“被打擾”。

父母的“試圖改變”思維,隻會讓孩子的發展能力更受限制。

尹建莉老師說:

不限制就是培養,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并不能意味着孩子的未來會适應更好。

我們給孩子的關注和陪伴,要建立在孩子說“我願意”的基礎上。

父母不要因為“我想改變你”,就幹涉認真做事的孩子,很有可能因為父母的過度參與而束縛孩子。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在河南洛陽的一家公園裡,一家三口的鍛煉視訊走紅網絡。

這對父母為了陪孩子,每天堅持陪兒子跑步,至今為止已經堅持了一年多。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圖檔來源于@人民視訊,侵删)

每天早上,一家三口就穿着親子裝,雖然跑得很累,但是臉上卻洋溢着幸福。

在采訪中爸爸說:在跑步中陪伴。

這種一起辛苦、一起流汗的感受,也許給到孩子的才是最真摯的愛。

陪伴是一件既簡單又能愉悅親子關系的“活動”,但是讓它幸福的關鍵點是“用心”。

作家饒雪莉曾說過:陪伴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過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越用心,孩子愛的濃度越高。

1. 陪伴孩子,要尊重他的“獨處力”

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地關注是愛,但是陪伴孩子需要一個合理的度。

我們首先要考慮到一個問題:孩子是否需要我們陪伴?

孩子3歲前,陪伴的中心點是“貼身陪伴”。

但是,3歲以後,陪伴并非越多越好。

當父母與孩子分離開始,父母就要給他獨處的空間。

心理學家說,孩子需要一個熱情而穩定的感情聯系,要學會獨處,讓他呆在屬于自己的一個安全空間。

這時候,我們要給孩子“守護式的陪伴”。

父母不必時時刻刻把視線放在孩子身上,隻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存在就可以了。

德國兒童心理學家曾做過一項實驗。

研究人員把幾個孩子留在一個空空的房間裡,隻擺放少許的椅子和日常用品。

孩子一開始覺得很無聊,等得有點不耐煩了。

無聊的孩子們靈機一動開始玩起了遊戲。

手邊的日常物品被孩子當成玩具,他們還玩起了角色扮演。

陪伴不需要時刻“監督”着孩子,而是在一旁默默地,不去打擾他,讓孩子用自己的思維去處理事情。

讓孩子明白“媽媽就在旁邊,我是安全的”,這是孩子感受幸福和自由的好氛圍。

2. 陪伴孩子,回應在第一位

曾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

一個人的安全感來自于童年父母陪伴的品質,生命的早期的陪伴,決定了孩子對這個世界的感受是冷酷還是安全的。

它的關鍵因素是陪伴和回應。

有效陪伴的價值在于“互動”,它是維持親子情感連結的開關。

孩子是天生的敏感者,從嬰兒時期開始,對父母的言行有着敏感的感覺力。

微表情、動作、說話方式、語氣都是陪伴孩子品質的重要影響因素。

是以,最好的陪伴就是讓孩子感受到你和他是“在一起”。

哈佛心理學家凱瑟琳建議:

在以下這種關鍵時間,父母應該放下手機、放下工具和孩子好好相處。

去學校的路上;

接孩子放學的路上;

父母下班回到家時;

晚飯時間;

睡覺之前;

這些時間最有利于建立與孩子的情感關系,父母應主動放下手中的“工具”或者工作,全身心地和孩子互動。

一起玩遊戲、一起講故事、一起分享喜怒哀樂。

被看到、被回應的陪伴才最能滋養孩子。

3. 陪伴孩子時,别說教

陪伴孩子的關鍵詞是“尊重”和“寬容”。

年幼的孩子,大腦正在飛速發展,一直是活在感覺中的,他們不能了解父母的邏輯,是以一旦陪伴中加入說教成分,就會影響孩子對父母的看法。

是以别将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做到凡事“讓孩子自己來”。

一位媽媽曾和孩子約法三章:

不會寫的字,自己查字典;

不會寫的題目,自己先讀三遍,别總是喊“媽”;

嘗試後解決不了的問題,嘗試喊“爸”……

當我們學着把問題丢給孩子,他就能在試錯中成長。

用一顆寬容的心去感受與孩子之間的流動,才能達到陪伴的最大效果。

傷害一個孩子最快的方法,就是一直“陪”着他

寫在最後

知乎上曾有人這樣問:一對父母每月賺多少錢,才能撐起一個家。

有個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撐起一個家的關鍵詞不是錢,而是愛。

陪伴就是一個“造愛”的過程。

它不是父母時時刻刻盯着孩子的視線,更不是對孩子的橫加幹涉。

而是給孩子關注和看見,用耐心和回應去“善待”孩子。

好的父母一定會給孩子這些:

用親密連接配接撐起孩子的安全感,給他擁抱和互動;

用欣賞和關注喚醒孩子的求知欲,陪他探索和創新;

放大孩子的空間,别把孩子“抓太緊”,把孩子的試錯當成是曆練。

陪伴而不打擾,關注而不控制,從陪伴中讓孩子找到一生的幸福才會有意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