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作者 | 嬌雲

《我的小尾巴》第二季收官,其中“最舒服”的一對兄妹,太讓人難忘了。

哥哥聶澤甯27歲,妹妹安安則剛過兩歲。雖說兄妹倆有着25歲的年齡差,但絲毫不影響他們在大家心中“理想兄妹”的地位。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兩人相處舒服融洽,溫和的哥哥還特别善于引導,人稱“教科書級别帶娃”。

而妹妹安安,則擁有數個“頭銜”。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謝楠稱她是:“别人家的十項全能妹妹”,

王耀慶直呼她是“兩歲的獨立女性”,

幾乎所有的嘉賓都一緻認為,安安就是“乖寶寶模範”。

小小女孩,憑什麼獲得如此之多的稱贊?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兩歲的獨立女性”,就這麼優秀

兩歲的孩子,早晨醒來第一件事是幹嘛?吵着要媽媽,還是因起床氣哭鬧?

但安安的日常卻是這樣:

睡醒後立即起床,自己拉開睡袋,

爬過正在熟睡的大人,找到床頭喜愛的繪本,

接下來就開始享受美好的晨讀時光。

愛閱讀的習慣,讓安安擁有了豐富的詞彙量,

表達能力也超棒,見到某個情景,

她會在腦海裡搜尋出準确的詞語來描述。

比如 ,哥哥為她點了最愛的甜品,

問她喜不喜歡,

她偏着小腦袋想了想說:“诶,還不錯哦……”,

因為是哥哥第一次單獨陪她吃飯,

她又補充道:“這真的很特别……。”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哥哥帶她外出旅行,

精心準備了漂亮的房間,

安安非常開心,以“甜言蜜語”回饋:

“今晚,我要睡在哥哥的心上……”,

哥哥喜得嘴都合不攏。

在夕陽西下的草原上,

她告訴哥哥:“是夕陽诶,好漂亮”,

接着詩興大發,吟唱起古詩: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愛讀書、表達一流,這樣的孩子,太惹人喜愛。

但安安也并不是“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書呆子”,她動手能力也超強:

早晨,大人把她安置在洗漱台上,安安就開始忙着刷牙、洗臉、抹潤膚霜……

安安自助,大人則協助;

至于自己吃飯,也早已不在話下。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玩耍時,安安很少要大人陪。

要麼,端端正正地坐着看書,

一邊認真地看,還時不時端來水杯抿口水,

像極了專心治學的“小教授”;

要麼,她就專注地玩玩具,

結束之後,還不忘把玩具和書放回原處。

安安也很愛運動,

1歲10個月時,

就學會了滑雪,

平衡車也玩得十分熟練。

智商高、性格活潑、獨立自信,

這樣的孩子恐怕是天賦異禀吧?

并不是。

孩子的性格、習性背後,

一定隐藏着相應的家庭教育。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優秀的品性,離不開父母恰當地放養

養育孩子,安安父母一直主張“放養”。

安安和哥哥一起參加節目,

在把安安交給哥哥時,媽媽隻提了兩個要求:

一是,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安安做任何事。

其次,不強迫她做任何事。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這也是媽媽對安安的養育方式,

不限制、不控制,支援孩子照自己的想法行動。

比如,

為了友善安安參與做飯,

媽媽做了專屬小木車,

隻要安安願意,媽媽就會把她放在上面,

任她幫着淘米、洗菜、洗碗。

對廚房事務,安安早已熟練,

知道如何拉下水龍頭、

該擠多少洗潔精、

怎樣清洗餐具、蔬果等等。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沒有太多成人的限制,

安安練就了超過同齡孩子的自主獨立。

而哥哥也完美接續了媽媽的教育方式,

既不禁止也不勉強她做任何事。

更可貴的是,

面對困難,哥哥還有好方法給予她正向引導。

第一次跟哥哥上遊泳課,

一向活潑的安安,

卻不敢當衆自我介紹,

也不回應小朋友的打招呼。

為此,哥哥特意籌劃了一堂“社交教育訓練課”。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兩人來到大超市,

哥哥鼓勵她跟陌生人求助,

在接受了别人的幫助後,安安仍然不說“謝謝”。

哥哥沒責怪,也不勉強她開口,

而是引導她握着拳頭碰碰對方的手,以示感謝,

這也是兄妹倆常用來表達謝意的手勢。

這次,安安沒有拒絕。

一個小小的動作,

打開了安安的心門,

在接下來與陌生人的溝通中,

她竟能開口表達謝意,

還誇素不相識的阿姨長得美。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既能給予自由,

又輔以正向引導,

無論孩子最終作何選擇,都給予尊重。

這讓孩子擁有了穩固的安全感,

有了審視自我的心理條件,

面對不同僚情,她能做出正确的選擇,

進而有更好的行為,

也很好地滋養了孩子心理、人格的健康健全。

而體驗越是豐富多樣,

孩子的智力就發展得越好。

就如心理咨詢師李雪所言:

“讓孩子智力發展的不是知識,而是體驗。”

體驗,也是孩子學習如何學習的過程,

從中習得解決問題的能力。

與其給孩子灌輸知識,

不如放手讓他自由探索世界。

這,才是決定孩子優秀與否的關鍵。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做到放養的父母,心中必有“謙遜”

幼兒教育學家瑪利亞·蒙台梭利指出,

幼兒出生時就有了精神胚胎,

是它一步步地指導孩子完成奇妙可畏的成長。

看看孩子學習翻身的過程,

沒人指導該怎樣發力、如何尋找支撐,

但孩子卻接收到了來自精神胚胎所發出的“渴望翻身”這一指令,

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嘗試,

最終完成人生的這一“壯舉”。

如果說父母是孩子來到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師,

那麼精神胚胎則是孩子的“内在教師”,

住在其内心,指導每一步的成長。

就像《當我遇見一個人,母嬰關系決定孩子的一切》說的那樣:

“如果父母不自以為是地教育孩子,

不強迫孩子做到父母想象的樣子,

孩子遵從内在精神胚胎的指引發展自己,

成就會遠遠超過父母的想象所及。”

兩歲安安的幸福就在于,

她的養育者,都是心存謙卑的人。

也是如此,

他們才能包容、接納孩子的一切行為,尊重她的選擇。

一歲多的孩子,剛學會走路,

可安安卻愛上了滑雪。

這種運動,對剛能夠掌握身體平衡感的孩子而言,

未免太冒險。

但父母卻沒有自以為是地限制,

而是大膽放手,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

尊重孩子的意願,支援嘗試。

可喜的是,安安竟表現出滑雪天賦,

單闆滑得比很多成人還好。

父母因謙遜而有的“大度”,

讓安安的心靈沒有束縛,大膽地探索世界,

并像海綿一樣地汲取知識,成為了大家所羨慕的“天才寶貝”。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一則短片中,女孩從小有個宇航員夢,

爸爸經常陪她玩“登月球”的遊戲,

還特意為她定制了漂亮的宇航鞋。

孩子長大,慢慢地不願跟爸爸溝通,

也不願談論不理想的學習成績。

爸爸雖不明白女兒的變化,

卻也不責怪、不強迫改變,

一如既往地陪伴着她,

并精心收藏着女兒小時的宇航員玩具。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直到爸爸離世,女孩才發現了這些“珍藏品”,

此時,她終于讀懂了爸爸飽含愛意、期盼的眼神。

女孩大受鼓舞,從此發奮讀書,

最終考上了理想中的航空學校。

父母不需要成為教育專家,才能教好孩子,

隻要保持謙遜,

始終尊重、接納孩子的行為和選擇。

如此包容的愛,能激發孩子的潛力,

促成樹苗長成大樹,

并且開出絢麗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武志紅說,

養育中愛與自由缺一不可,

如果孩子既獲得了充分的愛,

也獲得充分的自由,

他一開始就會是個成為自己的人,

而最終也勢必成為一個自我實作者。

正确的放養是,

父母不做教練,甘當陪練,

即讓孩子行有邊界,也讓他勇于挑戰,

放下養育中的焦慮和恐懼,

必将看見孩子一天比一天地更加強大。

——End——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作者:嬌雲,以文字療己悅人。本文部分圖檔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我的小尾巴2》大結局,優秀的孩子,是放養出來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