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山島九仙山“靖海碑”重制新姿

在九仙山西面氣象台大樓下過道右邊,一塊大石上镌刻着一方珍貴的明代“靖海碑”,它差不多有五百年曆史了。幾百年來,歲月侵蝕,風吹日曬,靖海碑長滿苔藓,部分字迹模糊難辨。九仙山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每一處碑刻都蘊含着一段往事,是第一手曆史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為進一步挖掘曆史,保護文物,3月31日,銅陵文促會組織文史人士劉長國、劉文生對靖海碑進行保護性清理和描紅。他們利用竹梯、鐵架,爬高就低,清除藤蔓,仔細剔除塵垢,清洗岩壁,然後對大字描摹紅漆,小字描摹青漆。經過三天苦幹,完成了“靖海碑”石刻的清理和描紅工作,使九仙山靖海碑重制新姿。幾年來,劉長國、劉文生二位先生積累了許多石刻清理和描紅的經驗,先後完成了古嵝山、九仙山及東山抗戰獻機紀念碑、東山抗戰陣亡烈士陵園、明德宮等多處摩崖石刻及碑文的清理和描紅。

東山島九仙山“靖海碑”重制新姿
東山島九仙山“靖海碑”重制新姿

“靖海碑”的碑高、碑文的字型、排行、字數、字徑,在陳立群、王君豔《東山曆代石刻》一書中已有詳細記載。碑文為楷書,直行5行,碑首“大明”兩字橫排,全文共108字。碑高3米,寬1.2米。“大明”兩字字徑12厘米,中間豎書大字“把總泉揮使王公靖海碑”每字高27厘米,寬23.5厘米,左右兩邊豎書小字字徑均9厘米。

此碑立于嘉靖三十四(乙卯)年(1555)十二月初一,石刻全文如下:

東山島九仙山“靖海碑”重制新姿

大明

把總泉揮使王公靖海碑

公諱鏊,字器之,号肖厓,累登武科,當道拔以總銅寨,其謀略之建畫,其政令之修明,井然不可及焉,餘可知也,故刻石以識之。

嘉靖乙卯年臘月朔,守備玄鐘澳漳州衛指揮佥事顧喬嶽、備倭指揮同知覃顯宗、百戶徐麟、汪梓、周福、劉欽、王章、羅清等仝立。

王鏊,時任銅山水寨把總。從“靖海”曆史可知,王鏊不僅消滅了進犯玄鐘的倭寇,而且在其任職期間多有惠政,“其謀略之建畫(注:建樹、謀劃),其政令之修明,井然不可及焉,餘可知也。”那個時期,銅山水寨的欽依把總是銅山的實際管理者,由于衛所官兵世襲,居民均為軍籍,是以把軍事和民政疊加在一起進行管理。

顧喬嶽,明代懷遠人。始祖成,洪武間,累功升指揮佥事。至達,調本衛。至娥,以全城功,升福建都指揮佥事,有傳。喬嶽以嘉靖間破賊功,升本衛指揮同知。子臬,襲升福建中路參将。(據萬曆《漳州府志》卷23兵紀上· 明·曆官·指揮佥事載)該碑即是顧喬嶽協同備倭指揮同知覃顯宗、百戶徐麟、汪梓、周福、劉欽、王章、羅清等仝立。

來源 - 銅山古城

文圖 - 劉長國 陳旭山 許培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