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疫情發展到現在已經三年了,我仔細想了想這三年來的心路曆程,發現不僅病毒變異了,我的心态也跟着變異了。

最早的時候覺得這玩意頂多三個月吧,等到了夏天就能結束,因為非典差不多就是三個月。

後來發現不但結束不了,看樣子可能得一年,一年就一年吧,忍着呗,不然還能咋樣。

然後到今年,很多人包括我,嚴重懷疑是不是病毒會一直存在下去。

在這個過程中,有件事對我沖擊很大。

之前西安封城的時候,我的一個同僚由于太過“熱愛”工作,把公司當家,吃住都在公司,家裡啥都沒,封小區之後家裡啥吃的都沒,那真叫一個完全徹底的崩潰,硬是餓了好幾天。

不過搞笑的是,餓到第三天他竟然有了一種身體變輕、腦子變清晰的感覺,并且不餓了,感覺還挺爽,有種從沒體驗過的全新狀态。

拿到社群送過來的吃的後,他竟然一度非常糾結到底吃還是不吃,覺得吃了之後又變回之前的狀态了。

後來查了下,說是這叫“輕斷食”,支援者覺得這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反對者覺得有百害無一利。

反正他果斷點了“斷食”的技能點,從那以後樂此不疲地每隔幾天斷一天。

盡管學習到了新技巧,他還是成了一個狂熱的準備狂,并且去國外網站自學了相關課程。

小夥伴們你們可能不知道,國外末日準備狂們已經發展到了嚴肅的硬科學狀态。

有那種巨有錢的“大神”,在地下埋了幾個集裝箱,留好通風管道,用水泥澆死,然後在裡邊準備了遊戲電影燃油發電機咖啡飲水過濾器,甚至在栅欄周圍挖好了坑,如果發生什麼事,就在坑埋好反步兵雷,全家藏進地庫。

此外美國已經把之前廢棄的冷戰民兵指揮中心和地下彈藥庫都當成末日掩體賣給了群衆,因為美國已經挖好了更先進的地堡。

咱們普通人自然用不着這麼嚴肅,他經過嚴肅的學習,搞了個計劃,我覺得挺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下,如果覺得用得着可以參考下。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他在家裡常備三個月的物資。

比如友善面,鹽,油,臘肉,大米等基礎資源,最壞情況下,泡面和炒飯可以抗兩個月。

牛排豬肉塞滿冰箱,尤其牛排,反正是凍肉;

還有不少紫菜蛋花湯,各種幹菜,黃花菜,幹豆角,梅幹菜,木耳,粉絲,腐竹,反正幹貨區備一下,還有部分蔬菜可以冷凍,比如蕃茄,不要完全解凍可以切一下做湯炒雞蛋、做意面。

還有各種能抗三個月的必需的藥物,維生素,防止缺乏蔬菜得什麼奇怪病。還要準備幾千塊錢現金。

以前不在家做飯,現在強迫自己做,一方面把家裡庫存循環起來,保持持續買菜習慣,另一方面防止下次出現這事不至于啥都不會,至少要挺到這次疫情結束。

并且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做飯技巧,類似:

放蚝油永遠不會錯;

全世界通用公式,茄子配蒜,洋蔥配肉;

想讓肉類嫩滑,得學會上漿,也就是提前擱點蛋清或者澱粉;

熱鍋涼油,就是先把鍋燒熱,再把油放進去;

還買了一個汽車電池那麼大的充電寶,如果停電了,就可以用它來給手機充電,給熱水器燒水,給筆記本充電,還有幾大桶水。

最重要的是,如果家裡用瓦斯,一定要備好電池,小心打不着火。

此外,備足了衛生紙,這幾天有長春網友回報終于明白了美國人為啥搶衛生紙。

咱們國家老百姓這些年有點被政府保護得太好了,沒像美國人一樣經曆過飓風後很長時間物資上不來,是以廣大市民沒太明白他們為啥那麼熱愛衛生紙。

這玩意一旦短缺,生活的困難程度遠超大家想象,而且社群會送菜送肉但是幾乎不可能送衛生紙,望周知。

他的朋友按照這麼來搞,在長春挺了二十多天毫無壓力。

我們上司聽說這事,讓那小子寫一封總結郵件,全員轉發,建議大家都有所準備,畢竟一旦發生疫情,哪個城市都是人手奇缺,大家要有提前準備的自救意識。

當然了,上司還有個意思沒法直說,千萬不要因為封城影響了工作和學習,尤其前者。

不過這次上海封城後,還是有同僚啥都沒做,他的想法是,上海作為中國最先進的城市,不至于連自己的飲食都供應不上。

然後現實狠狠打了他的臉,這段時間混得那是相當慘。誰能想到都2022年,上海群裡還在讨論怎麼吃飽的問題。

好在每次覺得要抗不下去了,總能繼續混下去,比如社群的菜到了,比如社群聯系到了快遞小哥,還有那個一萬塊團購,這兩天依舊很煎熬。

不隻他艱難,某風投女王,幾百億的身價,收購永輝超市的大佬,在魔都上海住着上億豪宅(單價20萬每平米,而且是800平的超大戶型),這幾天也在群裡求購面包牛奶上了熱搜。

這事還要後續,她說他們家有十來個小孩,是以吃的不夠了,大家懷疑有錢人在集中補課,差點二次沖熱搜。

其實慢慢想想,中國在漫長的曆史裡,基本上很難維持三十年以上的太平盛世,哪怕康乾盛世,也是戰火不斷地盛世,用張宏傑的話說,叫饑餓的盛世。

隻是我們這代人足夠幸運,出生在了和平的國家和時代,享受了漫長的和平,我倒是相信和平會繼續下去,但是今後可能不會像之前那樣平靜了,大家還是要學會自我保護。

大家看美國,美國本土都多少年沒打仗了,不過照樣被冰雪暴和飓風狂虐,是以他們的老百姓憂患意識比我們多一些,動不動就去搶衛生紙。

食物準備講到這裡,最重要的事,還是好好上班,這兩天看到一個不是段子的段子。

有個網友做銷售年前效益還不錯,于是定了個特斯拉代步,現在馬上要提車了(特斯拉1000定金,剩下的提車時候交),可是工作快要黃了,是以求助大家到底提不提車。

下邊高票答複是必須提啊,提了電動車正好去跑滴滴。

也有人說,不如把車轉出去,現在特斯拉已經漲價了,有三萬塊差價,正好買個電驢送外賣。

不少人說笑着笑着就哭了。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這事說明一件事,現在是大疫時期,大家最重要的事,還是要保住工作,保持穩健現金流,并且盡量發展一些省錢并且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愛好。

比如這段時間上海封城,有人已經學習了PR,有人在B站跟着大佬學畫畫有了新進展,還有小夥伴迷上了練字這個古老技能,哪怕坐在車裡聽歌呢,以前不懂這事咋回事,最近徹底迷上了。

此外說到身心健康,我自己有個體悟,這段時間盡量壓低自己上網接受負面的、碎片化消息的時間,尤其不要跟别人去做無意義的争論,我前段時間把微網誌戒了,生活品質有了明顯提升。

現在的網絡情緒很差,充滿了一種暴躁情緒,這幾天看到一件事特别鬧心,一個上海32歲的女性給孩子做好飯後跳樓自盡了,這事說起來也非常難以了解。

她家住虹口彩虹灣,患有聽障的父親獨居在西郊的青浦,在封城後她無法給父親送菜,也無人接單,4月3日晚,她情急中找到一直為她送菜的小哥。

那位騎手聽到她焦急、帶着哭腔的聲音,立刻心軟了,當晚7點就出發,行程27公裡,最後2公裡還是不得不步行的,終于在半夜11點将這一單送達。

事後,她非常感謝,要給騎手報酬,但旗手堅持不收,她實在過意不去,就給他的手機充值了200元答謝。

4月4日晚,微網誌大V披露了這事後,原本是作為一個“暖心”的故事,但誰也沒想到,事件的發展在此之後急轉直下:

一大堆人指責謾罵她“小家敗氣”、“尖酸刻薄精明”,人家如此曆盡千難萬險,才給200打發人,至少要給500。

後續就失控了,各種難聽的話噴湧而出,她俨然就是不知報恩的無德之人,承受千夫所指,終于被壓垮跳樓了。

這不是孤例,已經有不少人經曆了或輕或重的網暴,包括我自己,當然了,我在網上混了這麼多年,臉皮早就混出來了。

再說我也不會去刻意看那些罵我的言論,反正看了也改變不了啥,隻能讓自己心裡不爽,幹脆不理會就是了。如果上海的那位女士能做到不去看微網誌,估計也沒啥事,眼不見心不煩。

可是很多人的情緒很容易被影響,如果知道自己容易被影響,就幹脆不看就是了,也不要跟别人去争論,這段時間生活已經很艱苦了,沒必要刻意給自己找不痛快。

而且網絡情緒現在也非常不穩定,屁大點的事,很容易鬧得不可收拾。

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妹子,本來就有抑郁症,由于在一個大V部落客下邊評論了一句,被罵了幾千次,差點沒緩過來。

道德潔癖也好,匿名施暴也罷,每個群衆都義正嚴詞譴責網絡暴力,但是一旦組成一個群體就變得莫名狂躁,成了暴力的一部分。

這一點不隻是咱們國家,全世界都差不多,我們改變不了啥,隻能避免自己卷進去。如果卷進去,就選擇不去看,眼不見為淨。

此外類似“中醫和西醫”,“清零還是共存”,“支援俄國還是烏克蘭”,這些話題基本上已經發生了“觀念固化”。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也就是過了這麼長時間,大家早就已經形成了邏輯閉環,互相争辯的時候往往說得都不是一件事,争一個禮拜啥也争不出啥來。

是以根本沒必要去争,有那時間去研究下做菜不香嗎?

我算是明白一個道理,你是說服不了别人的,你隻能和那些跟你觀念一樣的人玩。

尤其算法時代,你的觀念稍微有點定型,算法立刻就給你灌輸大量同質化内容,讓你對自己的想法深信不疑,發現誰跟自己想法不一樣,那就是異端,恨不得用文火燒死對方,沒法搞宗教審判,那就罵死你。

前段時間某數字研究院研究算法的時候,進行了大規模調查,驚訝且在意料中的,發現支援烏克蘭的人看到的資訊都是烏克蘭必勝的,支援俄羅斯的人看到的消息都是俄羅斯赢麻了。

一方面算法幫你過濾一次,另一方面腦子再過濾一次,幾乎一點反面資訊也聽不進去了。

對于很多人來說,他們的腦子缺了一個固件,也就是“被說服的能力”,正常情況下有一部分人聽了道理,覺得對方邏輯比較嚴密,可能就被說服了,但是還有一部分人他的腦子已經固化了,根本沒法被說服。

一旦逼急了,就質問你立場是不是有問題,或者幹脆質疑你的說法是不是違背祖宗,都到這地步了,還聊啥聊。

是以關鍵還是找能聊得來的小夥伴玩,如果實在找不到就學習點新東西,如果實在不想學就去玩玩遊戲看看電影,幹啥都比沉迷于充滿焦慮的碎片化資訊裡強。

情緒既能量,保護好自己的情緒,多去做有用的事。

如果疫情繼續,普通人應該如何生活

相信大家都有個體會,本來狀态不錯,刷一堆短資訊之後整個人都不好了,而且反而對這類資訊有種成瘾,想停也停不下來,這種症狀在快要睡覺的時候尤其明顯。

大家要區厘清楚,有些資訊是有積累效應的,也就是你每次閱讀,都會增加一些你的知識儲備。

但是現在很多碎片化的東西,那些文字裡資訊量極低,本質都是“情緒”,通過不斷刺激你情緒,讓你憤怒、興奮、抑郁,當大腦被情緒主導,人就容易停不了,過後非常疲勞。

做算法的産品經理們,就是通過點選率、點贊率、留言分析(人工智能已經可以通過語義和關鍵詞對文章進行歸類),來确認這條資訊是不是可以不斷給流量讓更多的人看到,并且算法可以對資訊分類,順便推給相應标簽的人。

為啥大家經常刷起來就停不下來,因為你看到的内容都是從無數内容裡被篩選出來的,把你情緒拿捏得死死的。

不準備多寫了,今天就到這裡吧,文末用三句話來結束本文。

1、有底線思維,這段時間要做好可能面對的壞局面。

老百姓要自己照顧好自己,出了事政府肯定會竭力去幫大家,但是畢竟大陸城市裡人實在是太多,大家還是要提高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2、放下焦慮放下獵奇,不要在沒啥用的事情上消耗時間和情緒。

有些事我們能改變,就去改變,但是還有很多事,根本啥都改變不了,幹脆不要去理會和争辯,徒增煩惱。

3、現在尤其要多做正确的事,正确的事就是可積累的事。

等疫情結束了,不斷見證曆史之餘,自己也有所提升。

本文轉自微信公衆号:九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