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表姐家的女兒欣欣是有名的“拖拉大王”,表姐本來就是慢性子,但是欣欣是能夠把慢性子的表姐都逼瘋的孩子。

雖然欣欣已經上國小了,但她卻一點時間觀念都沒有,每天早起起床之前都要表姐催三四遍,穿衣服就要半個小時,寫作業更是拖拉,每天不到十點之前根本睡不了覺,這讓表姐每天都很頭疼。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後來跟辦公室的幾個同僚閑聊,發現他們家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拖拉的毛病,甚至有的孩子還有逆反心理,家長越是催促,他們越慢。

後來看過一個育兒專家的訪談,從中學到了防止孩子做事情拖拉的好方法,建議家長從這3個方面糾正,就能輕松幫助孩子慢慢改掉壞毛病。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1、幫助孩子确立時間觀念

很多家長為了防止孩子做事情拖拉,也總結出了一系列的辦法:

比如寫作業的時候大家先是不斷催促,結果孩子不當回事,結果家長也沒了耐心,開始吼孩子,可能一開始的時候孩子還會有點改變,但是長此以往,孩子也不當回事了。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或者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威逼利誘,有些家長會告訴孩子半個小時之内寫完作業可以玩一會手機,半個小時寫完作業可以吃一個冰淇淋等等。

實驗證明,這些方法并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心理學家研究孩子的心理發現,面對父母對他們的催促,他們大多都有一種逆反的情緒,表達這種情緒的方式就是:你越催我,我越慢。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是以在家長催促孩子的過程中,孩子的内心會萌生反抗你的情緒,進而導緻越催越慢,越慢越催的惡性循環。

家長們明白這一點之後就要盡量控制自己,從根本上上解決問題,在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培養他們的時間觀念,讓他們自己承擔拖拉帶來的後果,養成良好的習慣之後,孩子拖拉的毛病就會很大程度得到改善。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2、幫助孩子明确目标

自從孩子上國小之後,學業的壓力就會增加很多,每一個科目的老師都會留作業,别說孩子,就連家長看到也會感到壓力很大。

是以孩子拖拉并不是他們的性格使然,而有可能是因為作業太多,他們不知道從什麼地方開始下手,他們缺乏明确的目标。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是以建議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之前,先把孩子的作業由簡單到複雜進行分類,先做簡單易做的,然後再做複雜的。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積極性,提升他們的自信心。

另外,家長也不要吝啬對孩子的誇獎,當他們在規定的花時間之内獨立完成了作業,一定要及時表揚他們,讓他們更加積極去堅持。

這樣一來,孩子慢慢就能戒掉拖拉,養成好的習慣。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3、讓孩子自己為自己的拖拉買單

家長從小就要教育孩子學會承擔責任,尤其是因為拖拉而造成的損失,都要讓他們自己去承擔。

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尤其是學習,假如家長意味催促孩子去做功課,去輔導孩子,孩子就會把寫作業當作是父母的事情,而不是他自己的事情。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這樣的心理會讓孩子越來越拖延,是以家長必須明确告訴孩子,這是你的作業,我提醒你隻是為了幫助你,是以當你因為拖延無法完成你自己的作業,你就要自己買單。

隻有這樣,孩子才會擺正自己的位置,自己肩負起自己的責任,自己制定計劃,積極地去完成。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家長要想教育出一個優秀的孩子,首先就要明确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扮演的角色,哪些事情是需要你們做的,哪些事情是需要孩子自己做的,做好這些,才能更好幫助孩子成長。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獨立不拖延,希望這篇文章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希望這些建議能夠幫各位家長找到更适合教育孩子接近拖延的方法,我們一起加油!

孩子做事拖拖拉拉,家長要從這3個方面糾正,輕松幫娃改掉壞毛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