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炜為了創作《你在高原》到深山老林采風,差點被狼吃掉

2011年8月,第八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揭曉。經過激烈的角逐,張炜《你在高原》、劉醒龍《天行者》、莫言《蛙》、畢飛宇《推拿》、劉震雲《一句頂一萬句》在178部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了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拿走了50萬元獎金。

在5部獲獎作品中,張炜的《你在高原》非常引人注目。

首先,這是一部超長篇幅的長篇小說。全書分39卷,歸為10個單元,共有450萬字,是茅盾文學獎曆史上篇幅最長的獲獎小說,字數比《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這四部巨著加起來還多。

其次,這部長篇小說得票很高。當時參加第八屆茅盾文學獎最後一輪投票的評委一共有61人,《你在高原》獲得了58票,在5部獲獎作品中票數最高。得票最低的《一句頂一萬句》隻得到了45票。這說明,《你在高原》能夠獲得茅盾文學獎,堪稱衆望所歸。

最後,張炜創作《你在高原》的曆程,有一段曲折而驚險的故事。

《你在高原》全書以地質隊員甯伽的故事為主線,穿插講述了梅子、呂摯、甯珂、莊周、武早、林蕖、小白、四哥、肖潇、瓷眼、三先生等50多人的故事,精心打造了一個人物衆多、色彩斑斓的小說世界。為了創作這部長篇小說,張炜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制定了寫作計劃,并耗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深入民間體驗、考察生活。

張炜不但去了最繁華、最熱鬧的大城市,還去了最貧窮、最落後的偏遠山村。他需要準确記錄不同地區、不同階層的人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态,而不是浮光掠影地“到此一遊”,就如張炜自己所言“一個作家心靈的指針永遠要指向生活在最底層人們的生活”。

衆所周知,張炜是一名山東作家。他的出生地龍口市和原籍地栖霞市,都位于膠東半島。是以,他将采風和考察的重點放在膠東半島。膠東半島地處膠東經濟圈,經濟實力雄厚,有青島市、煙台市、威海市等大城市。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這裡還有很多地方屬于深山老林,尚未開發。

有一年,張炜在膠東半島地區采風時,到了深山老林。這時候,天空意外下起了大雪,将他困在山裡一間破舊的老屋裡,長達一天一夜。這間老屋裡既沒有食物可吃,也沒有柴火取暖,又冷又餓。多年以後,張炜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陳華文采訪時,還心有餘悸地說:“要不是朋友來得及時,(我)不是凍死餓死,就是被狼吃掉。”

更多的艱難跋涉則貫穿于寫作全過程。

他把自己關在一個舊樓裡,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中。在這種寫作狀況下,吃飯似乎都成了一件多餘的事情。他盡量減少花在吃飯上的時間,将飯菜分成7天的份額,分開包裝後放到冰箱裡;需要吃飯時,就用蒸鍋熱一熱。他的吃飯速度很快。好朋友趙劍平曾經親眼目睹他“填鴨似地往胃裡灌”。

顯而易見,這樣的進食方式毫無“色香味”可言,最大的功能僅僅是維系一個人的生存狀态。

由于過度透支生命,張炜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病痛的侵襲便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他多次突然暈厥,被送往醫院救治,最長一次昏迷時間長達10多分鐘。當他躺在醫院的病床上時,腦子裡想的卻是:“我何時才能下床走上一小步啊!”

從1988年開始創作,到2010年發表《你在高原》之九《荒原紀事(上)》,張炜花費了22年時間,來完成了這部39卷本鴻篇巨制。

這22年間,中國社會各方面都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張炜在稿紙上寫下《你在高原》的第一行字時,大多數中國人還在使用書信溝通;當《你在高原》之九《荒原紀事(上)》在《中國作家》發表時,人們已經在智能手機上閱讀文章、聆聽音樂、欣賞影視劇了。光是文壇上的文學流派,就已經從上世紀80年代興起的傷痕文學、反思文學,逐漸變遷到後來的改革文學、尋根文學、“痞子”文學、荒誕文學、新寫實主義文學、先鋒文學……各種文學流派層出不窮,“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五年”。然而,《你在高原》的橫空出世,還是震撼了文壇,成為2010年文化界的标志性事件。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當代作家鐵凝評論:“這部作品對于人類發展曆程的沉思、對于道德良心的追問、對于底層群眾命運和精神深處的探詢、對于自然生态平衡揪心的關注等方面,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作家韓少功評論:“張炜是一個優秀的文學長跑選手,他用心跑了1000多萬字,這是空前絕後的,他對土地、曆史、文化、精神的堅守讓讀者感動,也是我學習的榜樣。”

21世紀初,長篇小說的銷量日漸萎縮,可大部頭的《你在高原》在圖書市場上非常暢銷,在沒有獲得茅盾文學獎之前,就拿到了幾十萬冊的銷量,以至于獲獎後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這部書處于缺貨的狀态。

這也說明,人們對于優秀長篇小說依然保持着較高的接納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