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是孩子
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玩玩具熱度隻有3分鐘?
想法太多,總是閑不住?
怎麼就注意力不集中呢?
··· ···
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疑惑,好好的寶寶怎麼就坐不住呢?其實寶寶能否全神貫注在手頭的事物,主要是由專注力決定的。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心理學家經過觀察、研究表明,一般來說,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下,專注力的平均持續時間如下表:

你家的寶寶達标沒
根據資料可以發現,孩子的專注力并不是與生俱來的,随着他們漸漸長大,專注力時長也會逐漸增加。
1
專注力不足的表現
因為孩子大腦大多功能區域尚未發育成熟,是以孩子(特别是低齡段的孩子)出現專注力不足的情況是比較普遍的,其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但總的來說,可以分成三大類:
01容易分心、被影響:
孩子可能原本正在很認真地做一件事情,但隻要旁邊有什麼風吹草動,他的注意力就很容易被吸引過去。
02難以持久專注,專注時間短:
有的孩子可能會難以集中精神去做一件事,或者專注不到幾分鐘,就已經思維渙散。
03自控力比較差:
就像我們成人一樣,如,手機突然來了一條微信,然後就中斷了正在專注的工作,去刷手機了。
而專注力好的孩子,一般能夠抑制對外界的刺激和誘惑,在學習的過程中,即使出現了某些有趣的新鮮事,也能夠控制住自己的沖動,繼續專注在眼前的工作中。
2
影響孩子專注力因素
01家長過度關心的打擾
有的家長常在孩子認真玩耍時,過度關心:
哎呀,手怎麼這麼髒?!
寶寶,喝點水再玩吧~
累不累呀,等會再玩吧~
其實家長雖然帶着關心孩子的心态介入,但卻會打斷孩子專注力的連續性。久而久之,孩子的專注力自然就無法得到鍛煉了。
建議家長確定安全的情況下,請給孩子适當獨立空間,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ta感興趣的事情。
02經常催促、批評孩子
怎麼這麼慢還學不會
怎麼現在還玩不好
快點,别玩了
父母催促和批評孩子時,往往伴随着怒吼和指責,會讓孩子感到焦慮,抑制孩子思考與記憶保留的能力。會使孩子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态,導緻難以專注,完成效率低,且品質差。
建議時間允許的話,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能夠安靜的思考,盡情的地琢磨。
03玩具過多
家裡玩具過多,也會讓寶寶變得專注力不強。新買來的抓娃娃機還沒有完全熟悉,就看到了電動小汽車,孩子就總是想要玩一下這個,玩一下那個。是以想要讓寶寶提升專注力,就需要規避掉這些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
除此之外嘈雜的環境也是對影響孩子專注力的一種重要因素。
在家盡量給孩子創造一個有序較安靜的環境。
3
日常培養專注力方法
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得先弄明白我們要培養哪些方面,應用到哪些方面。
專注力有五個次元,分别為:持久性(專注多久)、集中性(是否快速專注)、轉移(是否容易轉移)、配置設定(專注力配置設定到多個事)和廣度(專注資訊量)。
對于小朋友而言,我們更多關注專注力的持久性、集中性和轉移三個次元,主要是持久性和轉移。
日常中主要展現在孩子是否能夠坐住不亂動,不走神,學和玩時是否能夠集中有效。
那我們的引導應該圍繞這幾個要點:
要求安靜坐着進行,
能夠調動孩子主動注意和思考,
可操作性強,
孩子感興趣且符合其能力的活動。
例如生活中操作性強的拼拼圖、拼七巧闆、連線、塗色、找不同,連繩遊戲等等,都是培養專注力不錯的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