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文|菁媽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孩子滿一歲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因為孩子脫離了隻會吃、睡、哭的生活。

慢慢的孩子在想獨立的路上越走越堅強,孩子開始學會自己走路,開始學會用真正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需求,孩子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孩子可以自己吃飯!

一歲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代表着孩子慢慢地長大。

而我們大人主要是吃飯菜長大的,孩子在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但是輔食隻是作為輔助的食物,奶還是孩子主要的食物。

但到了孩子一歲以後,慢慢學會走路,學會說話,我們就應該給孩子多吃飯而不是多喝奶!

很多家長卻還停留在,覺得牛奶比較有營養,希望孩子喝更多牛奶的錯誤觀念上。

因為覺得牛奶裡面各種營養成分會比較均衡,覺得孩子喝牛奶能夠長得更好,長得更健康,這樣的想法是錯誤的!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孩子一歲以後吃飯少,多喝奶,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媽媽别不以為然

★喝過多奶容易缺鐵

牛奶是一種貧血食物,特别是母乳中的鐵含量特别的低,純母乳喂養的孩子,到了一歲之後還天天大量喝奶,而少吃飯的話,很容易出現缺鐵的情況。

孩子缺鐵會影響氧氣的運送,而氧氣不足的話,直接會影響孩子大腦的反應能力,嚴重缺鐵的孩子反應比較遲鈍,表情比較淡漠,免疫力也比較差,這一切都不利于孩子大腦的發育。

雖然奶粉中會強化的鐵,但是鐵在牛奶中其實吸收率并不高,如果鐵含量太高的話,孩子喝了容易拉綠便,而這些綠便就是消化不了的鐵排出來的。

是以靠奶粉來補鐵是不太靠譜的,我們必須要通過飯菜來補鐵。

孩子在一歲之後如果還多喝奶的話,飯菜自然就吃得少,會導緻孩子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影響孩子大腦的供血供氧,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會讓孩子變笨。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多喝奶少吃飯,不利于孩子精細動作的練習

孩子到了一歲之後,他的精細動作能夠支撐他拿起勺子,把碗裡面的飯菜放到自己的嘴巴裡面。

這一個過程在我們大人看來是輕而易舉的,而對于一歲的孩子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大腦去指揮手指去動,需要手指靈活的抓住勺子,把飯菜送到嘴巴裡面。

這樣的一個過程,可以讓孩子的精細動作得到很好的鍛煉,也能對孩子的大腦得到更好的刺激。

是以孩子一歲之後每一次的吃飯,其實就是對他大腦的一次刺激,如果總是讓孩子多喝奶飯吃得少,這樣的刺激就會減少,不利于孩子大腦的發育。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多喝奶少吃飯,不利于孩子語言的發育

一歲以後孩子吃飯的時候,我們建議吃的是有點顆粒狀的飯菜,孩子在吃這些飯菜的時候動用到他的牙齒來咀嚼。

而牙齒在咀嚼的時候不僅僅會動用到牙齒,還會用到舌頭,咀嚼肌,孩子的舌頭,咀嚼肌靈活就能讓孩子發音更準确,而孩子發音準确,也能讓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變得更強。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就說明他的大腦越發達,孩子說得越多,越能鍛煉他的邏輯思維能力,也能鍛煉他的大腦。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而如果總是讓孩子多喝奶,對于孩子舌頭牙齒以及咀嚼肌的鍛煉就不足,會讓孩子說話發音的時候不清晰。

孩子說話發音不清晰,容易被别人取笑,會讓孩子不願意再說話,這其實會影響孩子大腦的發育,導緻孩子變笨。

是以孩子一歲以後多吃飯能夠讓孩子更聰明,媽媽們千萬不要搞錯了。

孩子在一歲到三歲,每天400~600毫升的牛奶,就滿足孩子基本的需求,其他需要的熱量營養要靠飯菜來供應。

而我們的飯菜也要做到營養均衡,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

一歲後寶寶多喝奶還是多吃飯?家長别搞錯,會影響娃智力發育

孩子一歲以後如果沒有特殊的過敏情況,魚、肉、蛋、奶、蝦、蟹,各種蔬菜水果孩子都能吃,營養均衡才是最重要的。

關于寶寶輔食和奶怎麼安排,你清楚了嗎?

(圖檔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