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能做好的一些事兒

大人和小孩總是存在着差異性。孩子在兒童時期,做的很多事情,大部分都是模仿最親近的大人。而大人幾乎都是獨立的個體,很少完全“雷同”,但是孩子卻很容易出現“雷同”的現象。不信的話,大家可以稍微留意看看,孩子日常的一舉一動,是不是和帶着ta玩耍的人特别相像呢?

孩童時期的孩子們,他們沒有獨立的思想,也不能獨立地完成很多事情,是以常常都要借助着家人們的力量,來完成日常的大小事情。随着時間的流逝,孩子漸漸地成了國中生以後,我們會發現他們不僅有了自己獨立的想法,同時還擁有了第一本自己的私密日記。

父母這時候是不是會覺得有了些許距離感呢?是的。大部分的父母們都會覺得,孩子突然長大,好像不再需要自己了。這種突然間的不需要,讓父母們既歡喜,又擔憂。父母們歡喜的是我家孩子漸漸長大了,擔憂的是我家孩子有了自己的小空間以後,是不是就不會再和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分享ta的世界了。

其實孩子步入青春期,會有很多變化,但是不論如何變化,ta永遠都還是我們的孩子。父母能提前做好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狀态。

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會有情緒方面的多種波動,ta們會變得十分在意外界的目光和聲音,而這個階段,父母如果不懂得正确地引導孩子好好度過。那麼孩子以後的性格,可能會出現比較多不可控的因素。

那麼在孩子處在青春期階段,父母都能做好哪些事兒呢?

1、面對青春期情緒不穩定的孩子,首先得讓ta冷靜下來

父母和孩子大多都隔了好大的歲數,是以和孩子們的想法,難免會有很大的差異。在孩子與自己看待同件事情上,如果出現争議時,父母能做的不是大聲指責孩子,而是引導孩子,先讓ta平複激動的情緒,然後耐心地傾聽孩子内心的想法。

關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能做好的一些事兒

2、保持暢通無阻的溝通管道,讓孩子覺得父母永遠可以是自己傾訴的最佳選擇

無論平時工作有多忙,希望父母們都能為孩子停下幾小步前進的步伐,聽聽對着我們毫無保留的孩子,都在說些什麼。隻要我們足夠用心,建立起和孩子的溝通管道,那麼無論孩子到了幾歲,遇上什麼事情,ta們總是會第一時間選擇和父母分享、傾訴。

3、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成為最鐵的朋友

平等地對待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與父母相處是一件很輕松、愉悅的事情,就好像和自己的同齡朋友、同學一般自在。對于孩子的一些想法,父母可以不贊同,但是要給出具體的理由。當然啦,并不是父母覺得不好的事,就真的不好。隻是在我們想要孩子聽話之前,我們是不是也得以大人的方式,說服孩子,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為什麼得聽我們的,為什麼這件事得這樣才是正确的。

關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能做好的一些事兒

結語:

血脈相連的親情,是這世間最寶貴的财富。作為成年人的父母,我們能做好的事兒,就是通過不斷學習,學會如何與孩子更好地溝通、相處。以此來幫助孩子順利、平穩地度過青春期。

感謝各位讀者對“何老師的教育筆記”的閱讀,願天下的父母都能和孩子成為最好的朋友,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青春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