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檸檬心理丨作者

檸檬心理&QQ音樂丨音頻

Pexels、Pixabay、網絡丨圖源

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有心理學研究發現:

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是在童年時就缺乏安全感。

由于童年時父母沒有給夠孩子安全感,才會讓孩子在長大成人之後一直都缺乏安全感。

而缺乏安全感會帶來很多不良後果,比如:

讓一個人形成自卑、冷漠的性格等等。

是以,家長們要給夠孩子安全感,讓孩子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是值得被愛的,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那麼如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呢?

這裡我就給家長們幾個建議:

01

經常性地對孩子表達愛。

愛就要大聲說出來,對于親子關系也是如此。

當家長經常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感情時,我相信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

在形成了這樣一種表達愛的環境之後,孩子也會變得會表達愛,我們都知道表達愛的能力是多麼重要。

如果孩子在童年時就習得了表達愛的能力,在他們長大成人之後,面對身邊的人時,也更懂得并且更敢于表達愛。

02

給予孩子豐富的肢體接觸。

肢體接觸也算是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親密關系中要保證足夠的肢體接觸,這可以讓對方強烈地感受到被關愛。

就像很多孩子都喜歡親親抱抱舉高高,因為通過和養護人的親密接觸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自己是被喜歡的。

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03

回應嬰兒的哭聲。

嬰兒也需要安全感,在他們發出哭聲時,可能是餓了,也可能是感受到了不舒服,家長應該立即給予他們回應。

如果一直不理睬他們,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

可能有些家長聽到嬰兒一直哭會煩,但是在他們缺乏語言表達能力時,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就隻能用哭聲來傳遞資訊,是以家長們在了解的基礎上,多給他們耐心。

04

使用正面語言和溫和态度與孩子交流。

所謂正面語言就是積極向上的、鼓勵性的語言。

多說:你做的很棒,今天表現不錯等等,類似“你再這樣做就不要你了”等等這樣恐吓、否定的的語言最好不要出現,孩子聽了會感到沮喪難過。

溫和的态度也很重要。

有的父母動不動就大聲和孩子說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又惹家長不高興了、擔心家長不喜歡自己了,進而缺乏安全感,也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形成,孩子潛移默化中也會變得暴躁。

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充滿安全感?

05

給孩子盡量多的陪伴。

陪伴的重要性就不需要多說了,足夠的陪伴才能避免孩子缺乏安全感。

家長們要給孩子長時間且高品質的陪伴,比如:

可以每天晚上給孩子講睡前故事,陪孩子做遊戲等等。

這裡強調了高品質,因為有的家長以為在孩子身邊就是陪伴了,其實那些坐在旁邊刷抖音,沒有和孩子進行适當的交流的行為,都屬于低品質的陪伴,并不會産生太大積極的效果。

另外,生活中我們需要多多思考,留心一些小事情,細節上也會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比如多多參加孩子的家長會,去看孩子的文藝演出,按時接孩子放學等等。

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在長期忽視這些小問題之後,你可能會感受到孩子逐漸的失望和冷漠,這是家長們需要特别重要的。

本文由【檸檬心理課堂】原創,關注我,了解更多心理小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