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臍膨出胎兒突然早産!“生命救援”争分奪秒

現代快報訊 ( 通訊員 張艾萱 記者 劉峻 ) " 孩子存在畸形!" 孕 25 周的正常産檢中,家在沭陽的蘇女士被告知,B 超顯示胎兒腹壁缺損,有明顯外突,初步診斷為先天性腹壁畸形,即臍膨出。一時間,整個家庭陷入了悲傷和慌亂。蘇女士回憶:" 在好幾家醫院看了都說情況複雜,處理不了,我們甚至動了放棄的念頭。"

臍膨出胎兒突然早産!“生命救援”争分奪秒

今年 2 月,蘇女士在當地醫生的推薦下,找到了南京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外科主任唐維兵的胎兒産前咨詢門診,并在唐主任的建議下進行了基因檢測。唐主任告訴家長," 初步檢測顯示,胎兒沒有合并其他嚴重的缺陷,密切觀察随訪,出生後及時手術,臍膨出的治愈率可達 90% 以上。" 這句話讓一家人懸着的心放下了。在接下來的孕期,唐主任和新生兒醫療中心主任程銳,一邊與蘇女士随時溝通胎兒情況,一邊計劃胎兒出生後的轉運和手術方案。

然而,意外發生了。3 月 23 日淩晨,蘇女士突感腹部劇痛、羊水破裂,孩子即将早産。當地醫院和孩子的父親張先生,立即與唐維兵主任、程銳主任取得聯系。程主任表示:" 是上午 9 點 50 接到通知,我們立即安排轉運車,新生兒醫療中心沈仙副主任醫師和張婧護師跟車。" 轉運團隊接到任務後第一時間出發,希望趕在孩子出生前到達當地醫院。

但在趕去的途中,沈仙接到電話," 孩子已經出生,孕 32 周,體重僅 2.2 公斤,還沒斷臍,肝髒和胃腸道全部暴露在體外,情況危重 ……" 沈仙立即指導當地醫院對患兒實施必要的救護," 最重要的是在術前盡可能保護好髒器,防止發生低溫、感染、脫水等,為手術創造條件,改善寶寶的預後。" 用溫熱生理鹽水浸透的紗布覆寫暴露的髒器,用保鮮膜包裹,并對寶寶進行保暖、生命體征監測等。

上午 10 點出發,下午 1 點到達沭陽。轉運車接到孩子後,進行了必要的體格檢查,便立即折返。路上,沈仙和張婧為患兒開通靜脈通道,予以打點滴,并時刻監控生命體征,并與院内接診團隊保持聯系,提前做好孩子入院後相關準備。此外,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轉運團隊提前做好聯絡告知,順利通過查驗,一路通暢到達南京市兒童醫院。

開通院内綠色通道,全面做好術前準備。患兒 5 點半到院,7 點手術就開始了。手術前新生兒醫療中心調整孩子的整體狀态,行氣管插管為手術準備。手術由唐維兵主任主持,新生兒外科醫護團隊、麻醉科協作進行。唐主任說:" 腹部缺損直徑約 8 厘米,巨型臍膨出,且由于早産低體重兒,腹腔容積小,是否能承受髒器回放時的壓力,需要全面評估和測試。患兒心肺功能不全,也增加了手術風險。"

臍膨出胎兒突然早産!“生命救援”争分奪秒

術中,麻醉科憑借豐富的早産兒救治經驗,為體重僅 2.2 公斤患兒實施了精準麻醉。新生兒外科團隊多方位測試腹腔壓力,逐漸嘗試将髒器放入,盡最大努力通過一期手術修複,避免多次開刀造成的損傷。終于,經過 1 個小時的嘗試和努力,孩子的髒器全部回歸。醫生又為患兒腹部 10 厘米的創口進行了美容縫合和臍部再造。

晚上 9 點,孩子被推出了手術室。面對在門外焦急等待的爸爸,唐主任說到:" 手術很成功,一次就完成了修複,家長請放心。" 術後,孩子被送入新生兒監護室,内外科專家密切對其進行術後監護。術後 1 天,呼吸機成功撤機,患兒恢複自主呼吸,2 天就開始喝奶了。

産前産後的一體化管理,危重症新生兒的轉運,内外科專家的聯合救治,讓這場疫情下的 " 生命救援 " 在患兒出生後的 12 小時内便完成了。新生兒外科唐主任介紹:" 對一些危重症出生缺陷的患兒來說,時間就是生命,每早一點就多一份生存的可能。若在産前懷疑或确定胎兒有畸形,請及時與新生兒外科專家聯系,做好産前随訪,指導分娩,确定生後最佳治療方案。新生兒産前産後的一體化管理,能讓更多出生缺陷的孩子得到最及時的治療。"

南京市兒童醫院新生兒專業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新生兒内外科關聯、通力合作,擅長疑難及危重重新生兒救治,出生缺陷新生兒産前咨詢、産後一體化診治等。新生兒醫療中心程銳主任表示:" 我們的轉運車不僅是轉運,更是移動的 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轉運裝置齊全,轉運醫護團隊經驗豐富,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醫生負責轉運安全,并随車急救。一直以來,我們把 NICU 延伸到入院前,為危重新生兒的救治争分奪秒。"

(通訊員供圖 編輯 陳海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