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對于新生兒寶寶是很重要的,規律的睡眠也會關系到寶寶的正常發育和成長,是以每位新手媽媽都會很關心寶寶的睡眠品質,但是正是因為關心則亂,寶媽們總會發現小寶寶在睡覺時候,經常會出現很多“奇怪的行為”。

這些“奇怪行為”,總是讓家長非常擔心。但是孩子的這些怪異活動并不一定就是壞事,他也是一種信号,不僅可以表示出負面情況,還能給出正面暗示。
以下這些行為,家長可以放心,這是代表孩子是健康的信号。
1 睡夢中連蹬帶踹
很多寶媽反映自家的孩子睡着之後十分不老實,這應該也是很多家長擔心的。還有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腦袋還乖乖的靠在枕頭上,第二天早上醒過來卻變成了腳在床頭、頭在床尾的睡姿。這一類的舉動其實可以讓寶寶更快的适應身體,是骨骼發育良好的信号。
2 睡夢中翻身
一般情況下,孩子在三個月齡的時候才會開始翻身,但是很多家長卻反映自家孩子還沒有滿三個月,卻在睡着之後開始翻身,這到底是因為孩子是“小神童”的表現還是異常的特征呢?其實這隻是孩子下意識的行為,并無法證明孩子是擁有着超乎常人的智慧,但是這個行為可以證明孩子的身體發育的比較好,大腦也有着不錯的控制力。
3 睡夢中一驚一乍
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在睡夢中一驚一乍是因為缺鈣,其實這是“驚跳反射”的表現,當孩子對刺激感覺到敏銳的時候就會有一驚一乍的表現,這足以說明孩子的中樞神經很是正常。
當然除去我們以上所說的這些,孩子這些在睡夢中的小動作,也可能預示着疾病。
1 磨牙
6-13歲的孩子很可能會在睡夢中出現這樣的行為,這不僅會損害孩子的牙齒品質和美觀,還會引發肌肉酸痛和睡眠品質下降的問題。
如果孩子在睡眠中經常有磨牙的舉動,也要引起媽媽的注意。這很可能是因為孩子肚中有蛔蟲,或者吃得太多不消化導緻的。寶寶在臨睡前兩個小時之内,盡量不要進食主餐,由于孩子還小,就可能會因為運動不充分而導緻積食以及消化不良。
如果排除因消化不良引起的磨牙咀嚼,家長應盡快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般隻要驗一下糞便即可知道是寶寶否腹中有蛔蟲,按照要求及時給孩子服藥即可。
2 打呼噜
如果排除了睡姿對于寶寶帶來的影響,寶寶還是在打呼噜的話,那家長就需要觀察寶寶是不是得了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比如說感冒發燒等。
3 哭醒
有的寶寶在睡着之後會突然的大哭醒過來,這其實是一種夜間的驚恐證,可能是孩子在白天受到了驚吓,也可能是因為肺部方面的疾病,導緻孩子在睡着之後有一種憋悶的感覺。
如果寶寶睡眠中經常伴有抓耳、晃頭等舉動,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孩子是否患有中耳炎或外耳道發炎。家長應先觀察一下孩子的耳部是否有紅腫的情況,如果自己不好判斷,也可以去醫院檢查。
孩子睡眠時哭鬧也有可能是因為臨睡前玩兒得比較開心,神經過于興奮引起的,是以家長應注意在寶寶睡覺前盡量不要引逗孩子過于激動興奮。
4 大量出汗
孩子在剛剛入睡時候出汗是屬于正常的現象,家長不需要過于擔心,但是如果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經常大量的出汗,那寶媽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如果在寶寶被子蓋的不厚的情況下,孩子還是經常大量出汗還伴有“出牙晚”“肋骨外翻”等症狀,那家長就應該考慮寶寶是不是換上了佝偻病,需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
寶寶的健康成長其實是離不開家長的細心照顧,家長平時和寶寶在一起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健康情況,千萬不要因為忽略小細節而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