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文/老K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身邊好多00後都自嘲是“抑郁症患者”。

中科院去年釋出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明确表示,青少年抑郁症檢出率高達24.6%,相當于每5個孩子中,就有1個可能抑郁。而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篩查納入學生體檢内容,對檢查結果異常的學生給予重點關注。

這個資料讓很多家長不相信,認為怎麼可能,小小年紀哪有什麼抑郁症。

抑郁症孩子就在你我身邊

去年,一部科普抑郁症的紀錄片在央視上映。

其中第一集就是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片中高中生鐘華的經曆讓我很有感觸。

她和大部分的你我一樣,小康家庭,父母對其期待很高,總是希望孩子什麼都是優秀的。

結果在這種高期待的環境下,她越來越不堪重負,最終陷入抑郁,身處抑郁的她這樣形容抑郁症:

“學校一天一共8節課,我都會躺在桌子上8節課。回家之後就躺在床上,有的時候哭,有的時候不哭,一躺躺5個小時。洗澡或者洗臉刷牙,然後晚上再接着繼續失眠。這個狀态真的很消耗我。”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在如此折磨之下,她做出了決定,尋找父母的求助。

但她并不知道,當自己說出痛苦之後,父母是否可以真的了解自己,不過幸運的是,雖然父母非常吃驚,可還是耐心接納了抑郁症的她。

父母在得知她抑郁後,第一反應就是停止高期待,讓家庭恢複輕松氣氛,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救了鐘華。

鐘華痊愈後透露,如果父母在知道自己抑郁後還是和原來那樣對待自己,稱自己矯情的話,自己立馬會從樓上跳下去。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一個态度轉變就可以挽救抑郁症的孩子,而事實真相就是抑郁症從來不分年齡,任何人都有可能深陷其中。

不是每個抑郁症患者都是幸運的

相比上述鐘華的故事來看,有些孩子就沒有這樣幸運了。

B站有個抑郁症短片很火,片名叫《燈火之下》,借一個患抑郁症的高中女孩純子之口,表達抑郁患者的心聲,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

片中主角純子,也是一名高中生,同時另一個身份便是“資深抑郁症患者”。

她視訊中介紹自己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患病,但是導緻她情緒不好的原因卻是“家庭關系不佳、人際關系不好、加上高中學業壓力”,各種因素疊加一起最終陷入抑郁症。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臨近診斷那段時間才是她最難熬的時光,當時“每晚都會失眠,到淩晨四五點才會迷迷糊糊地睡着。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去學校,到了學校就趴在桌子上半夢半醒地發呆。”

走到馬路都不知道躲車,好幾次差點被撞,後來和老師求救,老師卻輕描淡寫稱:“這麼小抑郁什麼,操場跑兩圈就好了”。

這句話加深了她的絕望,她發現身邊沒人了解自己,隻能自救,一個人跑到北京六院就診,确診抑郁的她和父母說,可父母卻不敢相信,也不會了解她。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在片尾,她呼籲“精神疾病更多的是一個無形的較量”,在這個艱辛的過程中,患者、醫生、親人、同僚、朋友,都可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希望社會對這個群體多一分了解,少一分偏見。

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北京真故聯合原回龍觀主治醫師于宏華寫過一本書叫《少年抑郁症》,用親曆者口吻把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狀、病因、以及治療方案分享了。

5個孩子就有1人抑郁: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目前醫學也沒辦法準确概括青少年抑郁症的準确成因,是以于宏華用口述方式總結了17個家庭故事歸納出青少年抑郁症的脈絡。

從他親曆的抑郁的故事中,于宏華歸納了3點導緻青少年抑郁的家庭成因:

1、“雞娃教育“容易讓孩子産生自我批判,而自我批判是導緻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

2、父母吵架、打架、離婚這些事件容易讓孩子把罪責歸為自己,進而形成自責自罪。

3、校園霸淩、性侵等突發事件容易摧毀孩子的心理安全感。

而這些事實都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現象,吃藥的是孩子,生病的卻是家庭。

教育界的專家指出: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制造一個問題兒童。

如果一個家庭有問題,那麼家庭成員中會有一個或者多個人把問題呈現出來,而最容易出現問題或者受傷最嚴重的往往就是家庭中最脆弱,最無助的成員——我們的孩子。

有時候單單解決孩子的問題不足以讓孩子完全康複,我自己在從業經曆中也見過好多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醫院經過住院治療後達到臨床治愈标準,可一旦回歸家庭立馬情緒就又失控了。

美國家庭治療理論很注重以家庭為機關解決抑郁症,尤其孩子還未成年有時候是無法脫離家庭環境,經常會被原生家庭所影響。

著名心理學家埃裡克森曾明确表示,兒童從出生到 18 歲,心理發展至少要經曆5個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

但大多家庭的親子相處模式基本在孩子童年期就基本定型,這種“一招鮮,吃遍天”的教育方式明顯不利于孩子的不斷成長。

最後,我引用書中有個孩子闫闫給父母的一封信部分内容作為結尾:

我寫這麼多不是想讓你們自責和内疚,隻是想讓

你們意識到自己有意無意的行為會對我造成傷害,

希望你們也能和我一起成長。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們并不是把抑郁症的罪魁禍首都丢給家長,而是要讓更多家長明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的責任和影響有多麼重要,畢竟孩子痛苦,家長也同樣難受,過去沒有重視,所謂不知者無罪,但如果當下資訊越來越多,自己明明錯了卻不願意改正,是否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