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經常有人說,女兒從小更黏爸爸,兒子從小更黏媽媽,這個說法雖然沒有很直接的科學依據,可在我們的周圍,确實看過這種情況。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尤其是兒子黏媽媽的比例,似乎比較常見,這是為何呢?

兒子從小愛黏媽媽?科學解釋來了

曾經在一檔真人秀綜藝中看過這樣一個場景:

一位5歲的男孩,打小就愛黏着媽媽。從上幼稚園開始,他隻要看不見媽媽,和媽媽分開一會兒,就會哭鬧不止,每天哄他去學校,成了媽媽最頭疼的事情。

兒子一路上哭得像個小淚人,死活拉着媽媽的手不願意松開,好不容易勸住了,可媽媽一走開,他又會對着老師哭鬧着要媽媽,别的小朋友都在開心地玩遊戲,隻有他獨自承受着“媽媽不在身邊”的痛苦。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大家都不懂,為何明明已經可以獨立的年紀,卻還是如此黏人。而且獨獨黏着媽媽,爸爸單獨陪着,小朋友也會情緒崩潰,大聲哭着說“不要爸爸……”

這是為何呢?

據專家解釋,這說明男孩有“俄狄浦斯情結”。常在3~5歲的兒童身上出現,這一階段,恰好是孩子上幼稚園面臨與母親暫時分離的時期,部分幼兒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

再加上他們受“俄狄浦斯情結”影響,慢慢建立性别認同,對異性母親的依賴程度會達到頂峰。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何為“俄狄浦斯情結”?

也可以稱之為“戀母情結”,源自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俄狄浦斯無意中殺父娶母的神話故事。不過後面統指孩子對異性父母的依戀和親近,有些甚至會對同性父母展現出一定的敵視、嫉妒心理。

上面也提到過,一般3~5歲的小孩容易出現這種心理,而且常會呈現以下心理變化:

對同性父母感興趣,但又會關注并模仿異性父母;

對同性父母的好奇心轉向異性父母身上,并且會因為嫉妒心理攻擊同性父母;

孩子正視兩性差異,對同性父母建立性别認同。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對男孩而言,媽媽是與自己接觸最多,也是認同感最強的異性,是以在建立對性别的認知過程中,對媽媽傾注的愛意也會更多,是以會格外黏着媽媽,而父親則成為了跟自己競争的對象,他們可能會對其産生敵意,不願意跟父親有太多的交流。

就像上面那位小男孩,可能就會有這一意識,專家認為,這一階段恰好也是孩子建立性别認同感的關鍵時期。

如果家人能夠引導得好,讓男孩對母親的認同轉移到對父親的身上,往往就代表着孩子真正開始長成一個小小的男子漢。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若沒能引導成功,孩子一直黏着媽媽,從心理上遲遲不能“斷奶”,有些潛在的隐患值得大家去關注。

警惕兒子太黏人

有時候能聽到一些媽媽誇耀,自家兒子非常黏自己,而且又特别聽自己的話。

對此,專家說:黏人要有一定的底線,如果無時無刻不跟着媽媽,别急着高興。

1、孩子難以真正成長

一個無法“斷奶”的小孩,往往從某種程度上來是缺乏主見的,他們在做事之前都會先咨詢媽媽的意見,自己沒有決斷能力,未來的事業和感情其實都容易受到影響。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2、未來家庭生活沖突多

首先,就夫妻關系來說,伴侶其實才是陪伴自己未來人生的重要人選,可有些人把過多的關注都放在孩子身上,忽視了老公的感受,長遠來說,可能會對夫妻關系有一定的影響。

其次,如果兒子結婚之後,依舊黏着媽媽,往往婆媳關系也容易出沖突。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很多婆媳争吵,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婆婆沒有界限,兒子又過于聽從母親的意見,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久而久之,摩擦就出現了。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1、孩子3歲以内:媽媽适當滿足其需求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3歲以内的男孩,往往内心也是比較脆弱的,需要母親的關懷,是以在這一階段,媽媽可以适當滿足他們的需求,給予其關愛,讓兒子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着的,這樣才不會陷入“我會被媽媽抛棄”的恐懼感中。

2、孩子6歲以後:媽媽學會放手

這一階段,孩子已經要脫離爸媽的懷抱,慢慢融入群體生活中,這時候媽媽就該放手,不要總認為他還是個小孩,是以凡事包辦,就連上廁所也不放心,把孩子往女廁帶。

為何有些男孩總愛黏媽媽?專家:别高興太早,到這一年齡應該放手

我們需要正視,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小男子漢,完全可以放心讓他去做一些事,讓他慢慢學會自己飛翔,學會承擔責任,不要逃避問題。

另外,父親也要積極參與到育兒工作中,平時多帶着兒子去玩耍,讓他感受男性的力量,培養男子氣概,這樣也能避免他過于依賴母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