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抽獎遊戲:變相的賭博陷阱!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段對話。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哎,又沒中。

中了,中了,三等獎!哈哈,老闆,快,兌獎!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我就不信了,一直中不了,老闆,那文具盒我不要了,換成50塊錢的“刮刮卡”!

原來三等獎隻是個小玩偶啊,真沒勁,我要赢那個限量版大“龍珠”!老闆,再來100塊錢的,我就不信我得不到它!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作為家長,這場景你一定不熟悉。你熟悉的是5分鐘前。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老爸,我文具盒上的書撐壞了,書總是往下掉。

兒子學習是大事,得支援,喏,50塊錢,買個好點兒的去,一定得買好點兒的啊,錢不夠回來跟老爸說!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媽媽,昨天毛毛教會了我一道數學題,我想請他喝奶茶。

那必須得請,喝什麼奶茶呀,你不是一直想吃比薩嗎?正好今晚我和你爸都有事兒,你拿這100塊錢請人家好好吃一頓。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3.15

你敢信嗎?

你給孩子的零花錢,

孩子可能并沒有用來買文具,請同學吃飯,

而是全部用來買一種叫“刮刮樂”的東西。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一個針對孩子的新型消費陷阱。

放學鈴聲一響,學校門口的文具店便熱鬧了起來。

一個擺滿了七彩球的攤位前,圍滿了背着書包的國小生。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這是一款抽獎遊戲,獎品是一些不值錢的小玩具,有些甚至是三無産品,打開就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可孩子們還是玩得不亦樂乎。

有的孩子已經在攤位前逗留了至少二十分鐘;

有的孩子手裡有一堆“戰利品”了,可還是遲遲不肯離開,不停地試手氣,為了那個充滿誘惑的“特等獎”。

如果說孩子參與這種抽獎遊戲隻是為了得到“新奇”的玩具,那接下來“現金大派送”該怎麼解釋?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沒錯,一些商家将刺激更新,堂而皇之地将獎品由玩具換成了錢!

更過分的是,在一款“砸金蛋抽現金”的遊戲中,

金蛋可以重複利用,

這就意味着,你能不能抽到獎,能抽到多少錢,

完全由商家說了算!

……

有沒有嗅到一絲異樣的氣息?

如果說之前的抽獎還勉強算是“遊戲”的話,那這算什麼?

已經涉嫌了“變相賭博”!

抽獎遊戲和賭博一樣,背後都隐藏着危害極大的“成瘾性”。

賭徒為什麼對賭博上瘾,停不下來?

因為赢了想賭,輸了更想賭。

抽獎遊戲也是一樣,

下次就能中的刺激,以小博大的誘惑,

讓孩子們沉迷其中,難以自拔。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孩子并不想知道,他們用來抽獎的錢,

買幾個大“龍珠”都綽綽有餘;

也不想算明白,他們為了抽到那一塊錢現金,

投進去了多少個“一塊錢”。

他們在乎的可能并不是獎品,

而是不确定性帶來的刺激和快感。

這種刺激和快感不斷疊加,慢慢形成了對抽獎遊戲的依賴性,

而依賴心理一旦建立,孩子是很難從中抽身的。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無良商家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

設定抽獎陷阱,刺激孩子們的心理,

讓他們覺得這次中不了,下次就能中,以此來達到賺錢的目的。

為了給孩子們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的學習環境,

各地明令禁止遊戲廳、網吧等各類娛樂場所出現在學校周邊。

可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萬萬沒想到無良商家竟然把魔爪伸向了學校周圍遍地開花的文具店!

作為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陷入抽獎陷阱的苗頭,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及時且良好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

在交流中搞清楚孩子參與抽獎遊戲的意圖。

如果是對獎品本身感興趣,那麼家長可以為孩子購買品質有保障的同種玩具,以滿足孩子的願望;

如果孩子是被抽獎過程所吸引,且已經有了一定的成瘾性,

那麼家長就需要采取行動,及時制止。

掌握孩子每一筆零花錢的去向以及非在校時間孩子都去了哪些地方。

必要時限制孩子的零花錢,并與孩子來一場面對面真誠的溝通,給孩子正确的引導,讓孩子認識抽獎騙局。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有能力的家長還可以從抽獎遊戲的原理出發,

在網上尋找或自己設計類似遊戲,與孩子互動。

在親子遊戲中帶着孩子去探索,

幫助孩子了解抽獎遊戲背後的“套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讓他們明白“原來抽獎遊戲也就是那麼回事兒!”

智能手表:你孩子的行蹤,不法分子比你更了解!

現如今,兒童智能手表幾乎成了孩子的标配。

它擁有實時定位、高清雙攝、人臉識别、視訊通話等功能,

對于家長來說,它就像自己的第二雙眼睛,可以随時掌握孩子的行蹤。

可是你知道嗎?

原本為孩子安全服務的智能手表,

有可能已經被惡意程式軟體盯上,變成了行走的“竊聽器”!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今年“3·15”晚會上,記者對一款有10多萬銷量的智能手表進行了測試。

記者把一款惡意程式裝進二維碼中,僞裝成抽獎遊戲,

很輕松就騙取了孩子的信任。

當孩子完成掃碼後,惡意程式便進駐到了智能手表中,

有關孩子的一切資訊都被這款惡意程式綁架,

發送給遠端的資訊處理器。

這意味着,孩子的一舉一動都在“不法分子”的掌握之中!

它可以對孩子進行實時定位,輕松圈定孩子的活動範圍;

還可以監聽到孩子和家人的聊天内容;

甚至連孩子在家裡做手工的畫面,都一覽無餘地呈現在“不法分子”眼前!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可怕的是,這一切都是在悄然中進行的,

而你對這一切一無所知!

直到充斥孩子身份資訊的詐騙電話打來,

你才意識到周圍多了一雙隐形的“眼睛”。

為什麼備受信任的“看娃神器”卻成了孩子資訊的叛賣機?

問題出在未經更新換代的老舊的作業系統上。

許多商家為了壓縮成本,使用的還是10年前的舊版本的作業系統。

舊版本的作業系統有個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安裝的APP無需經過使用者授權,就可以自動開啟多種權限!

權限背後隐藏的資訊一旦落入不法分子手中,

後果将不堪設想!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那作為家長的我們,該怎麼防範呢?

首先,别貪小便宜!

打開某購物軟體,搜尋“兒童智能手表”,

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打着“成本效益之王”旗号的百元左右的兒童智能手赫然在清單,而且銷量還不低。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這時候我們就要學會甄别,

如果遇到我們沒聽過或不了解的品牌,

可以網上搜尋一下該品牌及該型号産品介紹,以及市場評價等方面的資訊,

重要的是,産品有沒有“CCC”認證标志,如果沒有這個标志,那堅決不能買。

不過小編建議,如果自己不會判斷且經濟條件允許,

還是盡量選擇公信度高、具備研發實力的大品牌,在保障孩子資訊安全方面會相對可靠一點。

其次,警惕惡意程式植入。

從源頭把關,禁止孩子随便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

即使是正當途徑的APP,

在安裝時,也要把權限開到最低。

比如安裝一款天氣預報APP時,

就不需要開啟位置、通訊錄、相冊、攝像頭等權限,

如果軟體有這方面要求,一律拒絕,以防後患。

警惕!針對孩子的詐騙!

(部分圖檔來源:央視财經)

文 | 舒陽 是之

編輯、排版 | 是之

稽核 | 舍予 蘭子李

我的創享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