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如凡·高筆下奇異絢麗的星空、如馬蒂斯手中靈動鮮豔的拼貼……一群武漢孤獨症兒童的畫作,讓人忍不住一次次驚歎。其中有不少是武漢市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美術老師陳葵陪着孩子們一起畫的。

陳葵,今年53歲,父母都是老師的她,從小在校園裡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她也喜歡跟孩子們打交道。1994年她從江漢大學工藝美術專業畢業後,也成了一名老師。如今,她和兩名同僚一起,承擔着這所特殊兒童教育學校的美術課教學。

孤獨症,是一種無法預防也無法完全治愈的終身疾病。有人說,孤獨症兒童的内心住着一個我們一無所知的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怎樣的?孩子們無法用語言表達他們内心的感受。陳葵和同僚所做的,就是帶着他們在色彩裡嬉戲、釋放。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武昌區培智中心學校美術老師陳葵。

“從一無所知,到認識各種線條、圖案、色彩,再到有意識的挑選這些色彩表達心中的感受,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他們在告訴我們他們的成長。”2022年4月2日是第十五屆世界孤獨症日。陳葵老師選擇了5幅畫作,講述這些畫作背後的孩子和他們的故事。

終有一天,這些孩子們要走出校門,融入社會。“期待着,更多人能夠透過這些畫作,走近孤獨症孩子的心靈,讀懂他們,一起給予他們更溫柔友善的世界,讓他們享受生活的陽光。”陳葵說。

畫完後,他很高興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這是四年級的小宇(化名)的作品。

小宇一年級進校的時候,就是個漂亮的小男孩,高鼻子、雙眼皮。随着年齡的增長,他的症狀越來越嚴重了,但他的畫畫得非常好。他知道怎麼塗色,怎麼配色。

從一年級開始,就是我帶着他畫畫。他畫畫的時候,有時愛發呆,有時你喊他,他好像聽不見。

人們說孤獨症的孩子是來自星星的孩子。我們平時觀察到他們的那種自我封閉,就好像在一個瓶子裡自我保護,但是他們内心非常孤獨。

我們想用這樣一幅畫告訴大家,孤獨症的孩子就是這樣一個狀态:别的人進不去,他也出不來。

畫的時候,小宇來勾線、塗色,他塗色塗得非常好,勾線也勾得非常精美。畫完後,他很高興。

作為一個美術工作者,我對色彩自然比較敏感。我發現孤獨症的孩子似乎有個特點,他們畫畫的時候喜歡用深色。有時候你把其他的顔色放在一起,他就是挑那些黑色的、藍色的、灰色的、深咖啡色的。

至今我也沒想明白,我覺得這是不是可以作為一個個案來研究。

我還和其他老師交流過,會不會是他們用這種深色把自己包裹起來,尋找一種安全感?是不是太明亮的東西讓他們覺得刺激和危險?他們或許有他們的思考。

同齡的小孩,大多喜歡鮮亮的顔色,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顔色,有時我甚至想鑽到他們的腦子裡去看看,他的眼睛裡到底看到的是什麼?他看到的紅色到底是不是紅色?灰色到底是不是灰色?

孤獨症孩子的心裡很難走進,但我還是希望能靠近他們,希望他們的天空是彩色的。我們和家長都是一樣的心情,希望有一天科學的發展,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他們,破解這些謎團,使他們能夠回歸正常生活。

畫面像凡·高的《星月夜》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這是六年級濤濤的(化名)的作品。濤濤長得高高大大的,他體育很好,學習習慣也挺好。

畫畫時,這些孩子需要啟發,如果你讓他自己開始,他可能會無從下手。

我那天輔導他的時候,我問他:“濤濤,你心裡是怎麼想的啊?”他笑笑不作聲。

我拿出一盒油畫粉彩筆,我問:“不作聲,這些筆你喜歡什麼顔色啊?”他笑着把畫筆一扒,意思是都喜歡,我說:“那你想畫什麼就畫好嗎?”

他就自己在畫紙上畫。一會兒,我發現他畫了一些圈圈,我問“你為什麼畫這個”,他笑着說:“這好看,像水。”我很驚喜,連聲說:“這個想法好,這像不像水在流動、像不像風在吹?”他說像。

這幅畫色彩非常鮮豔,顔色都是他選的。他們畫大的、抽象的可以,如果畫小的、畫精細的東西就會差一點。我就扶着他的手,“這個圈圈不能繞出去了,就在裡面多好玩啊!”

就這樣,這幅作品用了兩堂課的時間慢慢完成。看過這幅畫的人都驚歎,像凡·高的《星月夜》,但更抽象。這些圈圈似乎在訴說孤獨症對孩子們帶來的無聲禁锢和包裹。但盡管有這些禁锢和包裹,他們的内心也是五彩斑斓的。

他們的内心并不是别人說的暗淡無光、一成不變的,他們的發怒、微笑,證明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情緒,看到不同的東西也能夠觸及他們的内心,隻不過那些微小的東西我們難以捕捉到。

隻要有時間,我都會去觀察他們,去捕捉他們這些看似無常的微小變化。

作為老師,我們在學校裡能看到的是些片段,家長在生活細節上可能有更多的機會去觀察和體會,希望我們能把這些捕捉的内容結合在一起,互相交流,或許可能給他們更多的幫助。

這幅畫畫完,整個效果呈現了之後,濤濤也很高興。

“你看色彩這麼鮮豔,線條這麼自然流暢,就像流動的漩渦,是不是你腦子裡也像這樣奔騰流動着的思緒?”那個時刻,我看見他在笑,他的語言表達不出來,但他的笑容代表了一切。

畫的像武漢的春天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八年級的小瑩(化名)的作品。這是一幅彩色卡紙拼貼畫。

小瑩是從普通國小轉學來的。剛來到我們學校的時候,她總低着頭,不愛說話。給予她寬松的環境,她慢慢變得開朗自信。她平時喜歡畫畫,在班上表現也挺好,心思細膩。

畫畫時,我問她:“小瑩,我們現在是什麼季節?”她說是春天。

“春天你看到什麼啊?”“我看到了樹,我看到了花。”

“那我們就在這張畫紙上來畫春天好不好?”她很高興地點頭同意。

畫這張畫的時候,還有個小插曲。平時我們上畫畫課,多數會用白紙做底,我教過孩子們,在白色畫紙上,可以用淺藍色來畫雲朵。可這次,底色是一張淺藍色的紙。原本我們計劃用白色畫筆畫上白雲。一轉頭,她自己選了深藍色的畫筆畫上雲朵。

我馬上表揚了她,因為她知道要用深淺的變化表達她心中的雲朵。她是在創作,她在享受畫畫本身。她有自己的想法。

看到這幅畫,我們就像看到武漢的春天,櫻花、綠樹,五彩斑斓。

我表揚她畫面大氣,幾棵樹顯得幹淨利落,整體感非常強。

生活中,我也希望她是個大氣的女孩。希望她今後從學校走出去,能夠像這幅畫一樣,大氣,獨立、陽光、開朗地面對、适應社會。

希望她能夠像這朵特别的“雲朵”一樣,根據變化而變化,完成她人生的“作品”。

從喜歡的事物身上感受喜悅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這幅畫的作者是慶慶(化名),現在讀四年級。

慶慶的症狀比較明顯。有時候上課上得好好的,他會突然站起來到處走。老師一喊他的名字提醒,他會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但過了一會兒,他可能會再次站起來走動。老師就再次提醒他。

我們學校教室前面有大螢幕,畫畫那天,我把冰墩墩的形象展示給孩子們。“冰墩墩可不可愛?你們喜不喜歡?”孩子們都很高興,都喜歡冰墩墩。

慶慶是個很可愛的小男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樣,也喜歡可愛的冰墩墩,喜歡熊貓那憨态可掬的形象。

這幅畫中,冰墩墩的外形是老師輔導他創作的,而冰墩墩臉上彩色的圈圈,是他自己獨立塗色的。“慶慶真棒!”大家都鼓勵他。

他畫這幅畫的時候,狀态是享受的,他知道老師在關注他,他也從他喜歡的事物身上感受到了喜悅。

渴望融入正常的孩子中

生活在“圈圈”裡的孤獨症兒童,他們畫下了春天、地球和星空……

這幅畫的作者小雨(化名),今年讀五年級,是個個子小小、有些膽小的小男孩。

如果在班上布置任務,别的孩子開始動手了,他會坐着不動,用眼睛望着老師。

“小雨,你融入!”他還是會望着你,直到你拿起畫筆,告訴他“你把這個地方畫上”,他這才開始畫。

小雨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媽媽說,他從小見了人就往後躲,他媽媽想讓他與其他人交流,故意帶他去人多的地方,他會把媽媽的手抱得緊緊的。

他媽媽是我們學校的老師。畫這幅畫之前,我跟他媽媽商量,針對小宇的情況,那我們就創作一個星星的孩子融入地球上的人群之中的故事。他媽媽連聲說好。讓他們融入正常的孩子當中去,這是所有人的渴望。

畫面主題定下來了,小雨和媽媽一起參與,融入線、塗色,地球上的綠地、藍色海洋都是他畫的。

畫面中,那個快樂的翻筋鬥的小孩就是小雨。我們都希望小雨能改變膽怯,能活潑一點,釋放出他的天性,融入人群之中。

(長江日報記者夏瓊 通訊員楊士啟)

【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