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書林漫步】周波文藝評論的審美燭照——《飛泉集》讀後|随筆 王偉業

【書林漫步】周波文藝評論的審美燭照——《飛泉集》讀後|随筆 王偉業

欣悉《飛泉集》即将付梓,頗有沖動,很想談點體會。蓋因作者周波先生是我十分敬慕的老友,多年來我們筆墨交流甚洽,加之拟收作品大都是本人拜讀過的,因而不揣冒昧,刍荛區區,忝列骥尾。

本書是時下一部難得的文藝評論專輯。一般而言,優秀作品臻至上乘已屬可貴,而能寫出引領時尚、提升審美的書評更為可貴,何況這是一部集納了二十餘篇書評的作品集,尤其可貴。

可貴之一,作者紮實深厚的文藝理論功底為我們撐出一片燦爛。周波先生七十年代初入伍,曆任排長、連指導員,師、軍政治部宣傳幹事,八十年代中期轉業地方後,曆任機關秘書、電台編輯、鄉鎮長和黨委書記、縣級機關部門負責人,長期從事文字工作,不僅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而且發表了相當數量的文藝評論。舉凡本書所收作品,細細品味,可說是篇篇切中肯綮,别有開掘。比如《誦之行雲流水 聽之金聲玉振——楊華詩歌“佳句”工夫刍議》一文談到詩歌創作時:

“筆者認為,寫新詩(現代詩)在表現主題前提下,錘煉佳句,精雕細琢,對提高詩的内含力水準很是關鍵。像現代名家老詩人賀敬之、李瑛等對此皆頗為經意,像‘長征路上那血染的草鞋,已經化進蒼松的年輪’‘一輛車,輾過了一個峥嵘的世紀’等等,都精警新奇,味濃意深。新詩煉句雖和古詩不同,因為新詩用白話,但多讀點古詩,研究一下古人煉句的技巧和工力,該會是獲益匪淺的。”

由此可見作者通曉諸多文體,且每常闡發精警獨到的創造與見地。細讀周波先生的評論,不難發現,他的理論、學養涉及文學詩詞、文藝學、美學乃至哲學等衆多學科的視域融合。加之規範的、翔實的資料引證,無一不顯示出作者紮實的理論功底和深厚的文學素養。

再如《詩心妙筆悟性 采得心靈風景——淺談的散文靈性美》一文片斷:

“一切景語皆情語,情是命脈血肉。自然的景與物隻有在情感輝煌浸潤中,才會生氣貫注,幻化成令人忘我的藝術真境。南遠景先生在評論書畫家作品時,緊緊抓住這一點,盡力把評論文字抒發出散文的靈性,讓讀者通過閱讀,心曠神怡般品出書畫家作品的韻味,悟出作品要表達的深邃。”

由此足見作者文藝理論不僅有深度,還有寬度,對詩文、書畫等文藝範疇,均能臧否指點,激揚文字。其評論既觀照文藝作品,又觀照現實生活,既有冷靜客觀的學理評判,也有靈動抒情的藝術随筆,因而常常呈現出情理交融的詩性闡發。

可貴之二,作者為時代鼓與呼的強烈使命感讓人感佩。從源頭上說,文藝是人民大衆創造的,理應屬于人民,為普羅大衆服務是作家的首要任務。但長期以來尤其當下,我們的作家對當下火熱生活和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卻呈現一種遊離傾向。周波先生所捧出的一帙帙佳作,無論是散文、詩歌還是文藝評論,都緊扣時代、貼近生活,多視角、全方位地觀照着人民大衆所行所為、所感所盼。如他在《一曲英勇悲壯的抗戰贊歌——高福崗讀後》所感悟的:

“當過兵的同志都知道,靈魂賦予尊嚴,血性赢得光榮,靈魂與血性永遠是軍人的脊梁和勝利的刀鋒。無論是和平時期,還是遇有戰争年代;不管是從事何種職業,還是幹某項具體工作,保持軍人的靈魂血性,把握做人的基本原則,至關重要。有了它,即使面對熱鬧嘈雜的喧嚣,也能保持心靈的指向,在欲望橫流的時候有所堅守,在攀登人生制高點的征途中,心向遠方,壯志盈懷。”

這樣的點撥與評判,給予我們的是撥雲見日般的解讀與點化。文藝評論是理性、學術的,需要冷靜的解讀、嚴謹的論述;文藝評論又是感性、藝術的,需要敏銳的感覺、自由的創造。周波先生能自覺地把自己的情感、思想、理性、意志即整個生命體驗融入文藝評論,我感到他的評論便有了生氣和力量。

可貴之三,作者火熱情懷呈抱給我們的是一輪輪春日暖陽。周波先生幾乎每天都在筆耕不辍,每每黎明時分,我常收到他剛剛擱筆寫就的熱作、快作,讓我大快朵頤之餘不禁感歎,這得有一副何等情懷才能如此堅守!綜觀他的作品,或關注民生,或贊美田園,或感時傷事,或談古論今,字裡行間流露的都是濃濃的愛、滿滿的情。表現在評論篇章,便是敏銳的把握和熱烈的追蹤。如《寄情山水意韻 抒發天地正氣——宋智先生讀後》一文所言:

“《浮生散記》共六輯,其中‘賞閱山川’部分最讓我陶醉。作者對祖國山水美的不同向往,凸顯獨特審美個性藝術追求,貫穿整部文集的字裡行間。例如,《品讀西湖》篇,寫得别緻宏闊,耐人尋味。杭州西湖遊覽者何止萬千,寫西湖作品也是數不勝數。對此,作者必須尋求全新視角,另辟蹊徑,才能從自然景色中發現西湖脫盡浮華的靈性本質,那就是西湖的铮铮硬骨與浩然正氣。”

無疑,紮根人民、深入生活的意義不僅在于文學與生活的天然聯系和血肉關系,同時也在于它對今天的文學創作仍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重要的指導意義。周波先生的作品汲取的都是原生态的生活乳汁,因而他的作品有個性、有溫度,有情有義、有血有肉,在他獨特視角下所作的價值引領恰似一股清風暖陽,吹拂溫暖着我們的身心。

可貴之四,作者呈奉給我們的是一束束绮麗的審美燭照。多年的寫作實踐給我一個堅信,好文章必須做到三個字——“信、達、雅”。“信”是真實,是基礎,是讀、寫之間能夠溝通的最大公約數;“達”是順暢,是無阻,是讀、寫之間資訊傳遞的最佳管道;“雅”是賞心,是悅目,是作者獲得讀者喜歡、贊賞的秘訣法寶。周波先生有哲人氣質、詩人情懷,其遣詞用句、篇章段落典雅脫俗,清新隽永。仍以《南遠景書畫印研究文集的散文靈性美》為例:

“書畫評論除了它的專業術語外,要評到入木三分、如入其境狀态,關鍵在乎情、在乎評論者悟的靈性,古人所謂‘獨抒性靈,不拘格套’。舉凡古今美文,字裡行間無不流淌着真情、真性、真悟。書畫評論也是如此。設若沒有蘇東坡的浩然胸襟,哪裡會有古赤壁迷人的清風明月;缺少了朱自清的苦悶沉吟,也不會有荷塘月色幽妙的美麗;桃花源裡融進了陶淵明絕世情思,小石潭浸透着柳宗元的寒骨凄神。”

這些文字,直讓我們感到縷縷清香從作者心田流轉貫注到讀者心田。

周波先生詩文、評論無疑氤氲着清氣和英氣,而更多的是充盈着銳氣和朝氣。因為他愛這個時代,是以愛唱贊歌;因為他愛這片土地,是以敢于發聲。他捧給我們的是一顆滾燙的赤子之心!

别林斯基說,批評的任務,是 “從藝術的言語,譯成哲學的言語;從形象的言語,譯成論理學的言語”。通過這樣一個理性提升的過程,文學作品具體個别的藝術描寫,才具有普遍的意義和價值。正是因為有了評論引導介入,《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紅色經典作品才讓讀者更為深刻地認識和了解中國革命的艱難曲折,并讓今天的我們依然能夠汲取營養、砥砺奮進。文藝評論給予我們的正是一般讀者難以悟到的理性提升與價值判斷。

故而王爾德也說:“沒有批評的官能,便沒有藝術的創造。”優秀的文藝評論不僅會對同時代個别作家作品起到支援、鼓勵和指導作用,還會對同時代作家群體的創作思想和藝術傾向産生影響。

周波先生的文藝評論,不僅能幫助我們提高鑒賞力和藝術旨趣,還能激勵大批作者與我們一道去開墾,去創造,去建設一個大美世界。

期待着作者奉獻出更多優秀作品,繁榮地方文藝,賦能嶄新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