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讓愛點亮星空

關注“世界自閉症日”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2022年4月2日

是世界自閉症日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在我們身邊有這樣一群特殊兒童,他們經常會聽而不聞,視而不見,既有着仰望星空的明亮眼睛,也有着專屬自己的内心世界,外人很難走進,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是以社會交往和互動障礙、興趣狹窄及刻闆重複行為等為特征的發育障礙,自閉症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閃爍在自己的世界裡,不能正常地與周圍世界相融。然而,他們需要我們的了解、關注、尊重和接納,他們應該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受到這個世界的溫柔相待。

孩子不愛說話是得自閉症了嗎

提到自閉症,不由得想到很多家長會問“我的孩子不愛說話,特别内向,還有點怕生人,也不願意跟其他小朋友玩,是不是有點自閉症啊?”。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其實,人們對自閉症還并沒有那麼了解,認知停留在字面意思上,這是不對的。

根據2013年新給出的定義,自閉症的全稱叫“自閉症譜系障礙”,根據這個名字就可以知道,自閉症指的不是某一種病,而是一系列的相似症狀,而且個體差異會很大,不同的孩子最初表現出來的問題不盡相同,輕重程度也不一樣。

有的孩子表現為不說話或說話很少很簡單,也不會用手勢、表情等其他方式與人交流;有的孩子表現為雖然會說話,但說話時不看對方的眼睛,在結交新朋友或維持友誼上有困難等社交功能障礙;還有的孩子可能有一些刻闆的動作(如反複拍手、轉圈、用舌舔牆壁、跺腳等),狹窄的興趣,對某些刺激比較敏感或遲鈍等等表現。其中社交功能障礙是最主要的表現,是以并不是大家簡單了解的“不說話或者不跟别人交流就是自閉症”。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都是先天的嗎

自閉症并不是由單一因素引起的,而是通過環境因素、生物和遺傳因素等共同作用引起。

1、遺傳因素

對自閉症患者的雙生子和家庭成員的研究表明,一些患者存在明顯的遺傳易感性。同卵雙生子之一患有自閉症,另一個的患病幾率可達60%,甚至90%。而異卵雙生子若一方患有自閉症,另一個隻有5%的患病幾率。有研究報道,父母生育孩子時的年齡越大孩子患自閉症的風險越高,并且祖父母晚育也會增加第三代患自閉症的風險。現代的遺傳模型認為自閉症的引發因素是多因子的,至少有兩個基因,最多可能有十個基因與此有關。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2、環境因素

重金屬、殺蟲劑、農藥、添加劑和防腐劑等正常人體不存在的生物異源物質進入體内,會對人體産生傷害。某些重金屬,如砷、鉛、汞、镉、銻和錳等會對人體神經系統産生毒害。

3、心理因素

自閉症的早期研究者發現,父母是“冰箱型”的兒童,容易患自閉症。這類兒童會在情感上遠離父母,不敢與父母親近。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孩子有這些行為要注意

自閉症的最佳的篩查和幹預時間在3歲以下,因為在這段時間患兒的相關神經尚未發育成熟,可塑性較強。早發現、早幹預可使部分患兒“自然回歸”,有的患兒社會技能會有提高,部分長期沉默的患兒也會開口說話。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是以幼兒如有這些表現,家長應該引起重視:

眼睛不與家長對視;

6個月大之後缺乏情感表達(如微笑、咯咯笑);

9個月大之後缺乏對他人表情的回報(比如你對Ta微笑,Ta也會用微笑回應你);

滿1周歲很少開口說話甚至咿呀學語都不會;

16個月大的時候仍不能說出任何話;

12個月大的時候缺乏手勢(如張臂、伸手或者揮手等);

24個月大的時候仍不會說任何有意義的、超過兩個詞的句子(不包括模仿或重複)。

【世界自閉症日】有愛不孤獨,一起守護來自“星星的孩子”

我們每個人要做到的就是,正确認識自閉症,避免因誤解而對自閉症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傷害,平等、真誠地接納他們,幫助他們融入社會。

關愛身邊的自閉症患者,以笑容擁抱他們,你不冷漠,便可融化孤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