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聽非遺講故事|京城傳統“寒食十三絕”:追懷先賢 傳承文化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除了踏青、祭掃,古人們還有吃寒食的習俗。這就不得不提一個綿延兩千多年的節日——寒食節。

古時候,冬至過後105天,也就是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家家戶戶燒了一冬的爐膛,開春後要滅火清理,是以家裡停火一兩日,人們隻能吃冷食,這一天就叫作“寒食節”,又稱為“百五節”“禁煙節”。

一般都說寒食節源于春秋時期“介子推綿山焚身”的民間傳說,為了紀念介子推死難日,人們在這天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使得這個節日具備了懷念忠義之士的文化意蘊。

聽非遺講故事|京城傳統“寒食十三絕”:追懷先賢 傳承文化

圖為蜜麻花。受訪者供圖

時光荏苒,時至今日,寒食節已經漸漸融入清明節,人們也不會再在寒食節這一天隻吃冷食。然而,千年前對祖先的追思與今人懷念故去親朋的心情,卻毫無差别。人們通過品味傳統寒食小吃,追懷先賢、傳承文化。

如今,頗具京味兒的“寒食十三絕”成為清明節前後市民搶手的節令食品。“十三”意指“十全十美”加“福、祿、壽”三星,是個内涵豐富的吉祥數。看似簡單的寒食講究也不少,适于冷餐、便于攜帶和不用佐料,凝聚了小吃制作師傅的功力。

“老字号”護國寺小吃的制作技藝是北京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從業20餘年的護國寺小吃店面點師王延斌說:“以十三絕中的芝麻燒餅為例,從和面開始就有嚴格要求,每一個步驟都會影響最後成品的看相和口感。而相關制作技藝需要在實踐中不斷進行領悟,才能掌握其中的制作精髓。”

聽非遺講故事|京城傳統“寒食十三絕”:追懷先賢 傳承文化

圖為芝麻燒餅。受訪者供圖

護國寺小吃起源店經理王新梅介紹,蜜麻花,老北京俗稱“糖耳朵”,因其形狀似人的耳朵得名。寒食節前後有放風筝的習俗,風筝上還得插上竹笛,猶如“筝”鳴,吃糖耳朵還是為了圖個“耳聰目明”的好口彩。姜絲排叉則蘊藏着養生的道理:春天乍暖還寒,又是冷食,先吃姜,取其祛風散寒、暖胃助陽的功效。

近年來,“寒食十三絕”小吃與時俱進,在“個頭”上變得越來越小巧精緻,在配料上也更為健康。受疫情影響,一些寒食小吃還采取獨立包裝、線上銷售,受到年輕人歡迎。

記者:羅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