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約:5353 字
閱讀時間約:6 分鐘
本文要點:
1、家長要學會識别,自閉症3歲前有這些迹象
2、自閉症未必有智力問題,别再喊患者“智障”了
3、6歲後突然“自閉”,往往不是自閉症
4、輕度自閉症的形成可能有疊加性心理創傷
每年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雖然我們臨床中不收治單純因自閉症而求治的患者,但從業18年以來,我也接觸過部分自閉症患者,并在臨床深度心理幹預中,對一些症狀有一定見解。
以下這篇文章,就針對大衆較關注的幾個自閉症問題進行解答,希望能使更多人科學地認識自閉症。
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自閉症又叫做孤獨症,但大衆還是更習慣使用第一種稱謂。是以下文仍将這個疾病稱為“自閉症”。
還有,2013年,美國精神醫學學會釋出了《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裡面出現了自閉症譜系障礙,将以往臨床中的典型自閉症、艾斯伯格綜合征等相關障礙都囊括了進去,涵蓋了症狀典型或不典型的自閉症病例。
這種分法在學術界還是有争議的,有的人認為這把自閉症的診斷擴大化了。是以國内很多精神科大夫在臨床中,還會保留艾斯伯格綜合征的診斷。
不過,在以下文章中,我們為了便于讀者了解,也順應了臨床中的趨勢,我們所說的“自閉症”指的就是自閉症譜系障礙,而不是僅僅指典型的自閉症。
一、越早識别、越早幹預,恢複得越好,自閉症孩子3歲前有這些迹象
病向淺中醫,對于自閉症更是如此。在整體上,越早發現、越早接受幹預,孩子的恢複程度就越好。
可是,在自閉症孩子到醫院被确診之前,還需要家長有識别的意識和知識,知道孩子出現什麼表現時,應該及時就醫。
以下分享大陸自閉症篩查中推薦使用的預警征,也就是說,如果3歲前的孩子出現下面這些表現,那就有可能是自閉症患者,家長要及時帶孩子就醫,接受進一步評估。
大陸孤獨症篩查中推薦使用的預警征,圖檔來源于《沈漁邨精神病學第6版》,點選圖檔可放大浏覽
二、自閉症患者的3大核心症狀,具體是什麼意思?
自閉症有3大核心症狀: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狹窄、刻闆與重複的興趣行為。
社會交往障礙,指的是患者的社交能力明顯有異于同齡孩子。患者會回避别人目光,對别人的呼喚缺乏反應,常常沒興趣與别人交往,更喜歡自己玩,有的患者甚至對爸爸、媽媽等主要撫養人的反應也是如此,還不喜歡被抱抱。
當然,部分自閉症兒童也會表現出一定的社交興趣,但他們的方法非常不恰當。比如會突然摟抱、推搡其他兒童,對别人開不開心,生不生氣,有什麼想法,他們往往了解不了,自然就不懂得合理應對。如果不進行幹預的話,他們會很難建立友誼。
不過,跟很多人了解的不同,自閉症兒童雖然“自閉”,但不一定會害怕陌生人。很多患者對陌生人缺乏應有的恐懼反應。在他們眼裡,陌生人與其他人沒有多大差別,表現還是一如既往。
而交流障礙,又分為非言語交流障礙和言語交流障礙。尤其是言語交流障礙,常常是最先引起父母關注的因素。
因為對于社會交流障礙,很多父母缺乏意識,覺得這孩子隻是内向、膽小,或者比較難管教。當然,也确實不排除有這個可能。
圖檔來源于網絡
可對于言語交流障礙,父母就非常重視了,“孩子這麼大了,怎麼還不大會說話?”“都2、3歲了,怎麼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說?”有的患者1、2歲時語言發育比較正常,但起病後語言逐漸減少。有研究發現,約50%的孤獨症患兒終身緘默不語。
這往往令家長很焦慮,也是他們帶孩子就診的主要原因。
非言語交流障礙指的是自閉症患者缺乏用于交流的表情、動作、姿勢,比如好奇、生氣、喜笑顔開等表情,點頭、搖頭、雙臂張開想要擁抱等動作。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自閉症患者都有上述症狀。根據目前DSM-5的診斷标準,部分自閉症譜系障礙患兒的言語發展遲緩、或者交流障礙可以非常輕微,甚至可以不伴随。
興趣狹窄及刻闆重複的行為方式,往往指患兒過度關注或癡迷于某一種物品或活動,比如紙盒、瓶子、繩子、轉動等非生命物體。
患者還會以同一種方式反複做同一件事,比如重複開門、反複排列物品、堅持某樣物品隻能放在某個位置等等,如果發生變化,他們會煩躁不安。
其實很多正常孩子在某個成長階段,也會特别喜歡某些物品,重複做某些行為。但這種現象往往是階段性的,随着長大,興趣點就轉移了。
而且,正常發育的孩子通常會同時對很多事物感興趣,比如卡通片、奇妙有趣的玩具和互動遊戲,他們對這些幾乎沒有抵抗力。可是自閉症患者往往會對此缺乏興趣。
以上是對自閉症核心3大症狀的簡要描述,僅供讀者們參考。如果孩子沒有這些症狀,那自然皆大歡喜。可如果似乎有,大人也不要随便對号入座、盲目焦慮。
因為上面說了,即使是正常發育的孩子,也有可能在某個階段社交能力、交流能力相對弱一些,興趣相對單一一些。尤其是如果孩子在嬰幼兒時期遭受過一些疊加性心理創傷的話,往往會比較内向、膽怯、不敢跟外人說話,但他們在家的表現、跟父母的交流還是比較自如的。
是以,如果家長存疑,最好帶孩子到專業、權威的醫療機構,多找幾個在這方面有豐富經驗的醫生作專業判斷,不要自己給孩子随意貼上“自閉症”的标簽。
三、自閉症患者不一定智力低下
社會上很多人對自閉症患者帶有有色眼光,認為他們是“傻子”“智障”,有的人甚至還罵出口,這實在非常不可取!
有自閉症,并不一定就有智力發育障礙(又叫做“精神發育遲滞”),這是兩個獨立的兩種疾病。部分自閉症患者不但沒有智力問題,反而智商超過一般同齡人,甚至在某些方面特别擅長。
舉個例子,愛因斯坦小時候沉默寡言,4歲才開始說話,社交和交流能力也很弱。有學者認為愛因斯坦小時候其實患有艾斯伯格綜合征。按照現在DSM-5的診斷标準,艾斯伯格綜合征就屬于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一種。
但我們現在誰都不能否認,愛因斯坦在實體學、數學方面有着超強大腦。要是有人說愛因斯坦是“傻子”“智障”,恐怕這個人才是智力有問題。
不過,自閉症患兒的家長也不要對孩子的智力盲目樂觀,不要以為所有自閉症患兒在某些方面都有超強能力。其實,所謂的高功能自閉症患者隻占總數的一小部分,而且有不少是因為早期就開始堅持接受幹預,慢慢改善而實作的。
有既往研究報道,大約50%以上的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伴有智力發育障礙。這個資料值得家長們注意,早識别、早幹預更有可能避免成為這50%。
還有,有的人以為自閉症患者沒有情緒情感、很酷很冷漠,這也是天大的誤解。其實很多自閉症患者還共病有焦慮症、抑郁症,他們也有複雜的情感,隻是不能像一般人那樣表露出來。
四、兒童、青少年、成年人突然變得自閉,那往往不是自閉症
上面第3點分析了自閉症的3大核心症狀,那如果兒童、青少年、或者年輕人也出現了這些症狀,是不是也屬于自閉症?
一般不是。自閉症是一種起病于幼年的精神障礙,也就是說通常起病于3歲内。
如果孩子上了國小、中學,甚至大學後,突然變得沉默寡言、自我封閉、不願社交,父母說話他們也沒反應,總是沉迷某樣東西的話(比如電子遊戲),這不是自閉症,而往往是其它精神心理問題,甚至是精神心理障礙,比如抑郁症、雙相障礙、遊戲障礙、社交恐懼症等。
五、有部分自閉症可能是誤診?
在自閉症的家長圈子裡,還出現這樣一個現象。
有的孩子早期被診斷為自閉症,考慮到自閉症的預後并不樂觀,家長自然非常焦慮。
可是,後來家長帶孩子接受了專業的治療和幹預,家長也學會了更科學的家庭教育方式,孩子有了明顯的改善,甚至跟一般的孩子沒有太大的差別。
于是有的家長懷疑:我的孩子是不是被誤診了?是不是根本不是自閉症,隻是早期有些性格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是有争議的,也很難給出完全準确無誤的答案。目前自閉症仍是症狀學診斷,如果醫生認為孩子滿足診斷标準裡的症狀,那下這個診斷無可厚非。
可是,正因為這跟“醫生認為”有很大關系,那不同的醫生觀點不一緻,診斷就有一定的主觀性和波動性。尤其是症狀不太典型的、輕微的兒童,這個醫生可能認為是自閉症,那個醫生就可能認為仍有待觀察。
其實抑郁症也是相似的道理,它也是症狀學診斷。當患者某一段時期内的表現滿足診斷标準,精神科大夫就可以下診斷。
那後續經過藥物治療、實體治療,家人的科學應對,患者自身的努力,抑郁症也是完全有可能痊愈的。康複者的性格甚至可以變得比以前更積極、逆商更高,社會适應能力更強。
有的輕度到中度抑郁症患者,甚至可能沒有吃過藥,而是靠着頑強的意志、較高的悟性,還有的是通過運動等方式逐漸康複了。
那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可以質疑當初那個大夫診斷“抑郁症”是誤診嗎?當然不能。
是以,對于自閉症也是一樣的,我們不能因為部分患兒的預後良好,就盲目認為大夫是誤診。即使是診斷尚不明确的患兒,隻要他們出現了某些精神、心理、行為問題,那接受科學的、有針對性的幹預,改善問題本身也是好事。
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的話,我也能了解這部分家長的質疑。這涉及下一個問題:自閉症的病因到底是啥?有沒有生理上的判斷名額?
六、自閉症的病因是什麼?主要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
目前主流的精神醫學認為,自閉症的病因和發病機制非常複雜,是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導緻的結果,尤其與遺傳因素的關系更加密切。
家系調查、細胞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研究研究認為,自閉症遺傳度高達80%~90%。分子遺傳學的研究找到了幾百個與自閉症相關的基因。還有研究發現,表觀遺傳學機制也與自閉症有關,也就是後天環境導緻的、可遺傳的基因表達,也可能參與自閉症的形成。
在環境因素方面,研究人員主要将關注點放在母孕期的不良因素,比如母親懷孕時夫妻年齡大,母孕期病毒感染、服用某些藥物,暴露于重金屬或空氣污染等。
可是,自閉症的症狀很多樣,個體之間差異性較大,每個患者的生理檢查結果、所處環境又不完全一緻,是以以上任何一個因素都沒法解釋所有的自閉症,也沒法說清楚具體的機制。
講得直白一些,自閉症的确切病因現在還沒有人知道,隻知道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都有影響。
但可以明确的是,它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那種單基因遺傳疾病。也就是說,父母沒病,不代表孩子就一定不得病。而部分自閉症患者如果康複得好,長大後也可以結婚生子,其後代也不一定會得病。
不過,再次強調,以上隻是目前主流精神醫學的觀點。
我們多年來對精神心理障礙實行多學科診療模式(MDT),尤其是通過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發現了很多精神心理症狀的心理根源。我們發現,部分自閉症患者的症狀背後也有心理社會因素,尤其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我們收治過的患者劉可,她一開始以抑郁症、雙相障礙來就醫。可在仔細問診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幼年時期的表現符合艾斯伯格綜合征(自閉症譜系障礙中的一種)的症狀。
比如她從小不愛跟同伴玩,在外明顯不愛社交,在家跟父母的交流也很少;她不懂得準确、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她興趣狹窄,就愛玩積木,一玩可以長達幾個小時。但她的成績一直不錯,明顯沒有智力發育障礙。
如果當時父母帶着她去找精神科大夫,把這些表現一說,她很有可能會被診斷艾斯伯格綜合征。
随着年齡增長,劉可不斷模仿、學習,她的社交能力有所改善,可與人交流時還是難以清楚地表達想法。是以她總是遭遇人際沖突,學習狀态和社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不得不休學。再加上父母不懂得科學應對,她逐漸罹患了抑郁症、雙相障礙。
後來,我們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尋找劉可社交障礙、交流障礙的心理根源,找到了她在幼年時期遭受的一系列疊加性心理創傷,主要來自于父母的錯誤教育方式和幼稚園欺淩事件。
催眠治療師對這些創傷進行了高效修複,引導她掌握積極、科學的社交技巧,劉可的社交障礙和交流障礙都消除了。後面她複學、跟老師同學交流,都沒有問題。
還有一個青少年患者青少年琪琪,她對聲音十分敏感,非常容易被周圍的噪音影響進而煩躁、激動,病情嚴重時拒絕出門、不和家人以外的陌生人說話。
當時,華南地區一名著名的精神科專家詳細問了琪琪的嬰幼兒時期的表現,認為她是一名艾斯伯格綜合征患者,并患有強迫症和雙相障礙。
後來我們利用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記憶修複技術(TPMIH)尋找琪琪過度關注噪音的心理根源,也發現了很多疊加性心理創傷,主要來自于父母的粗暴教育及巨大的學習壓力。
這些創傷修複以後,我們又引導琪琪父母及時自我檢討、改變和提升,學會科學教育,琪琪害怕噪音的症狀消失了,情緒越來越好,後來順利讀大學。
上面兩個例子就啟發了我們,部分自閉症患者、尤其是艾斯伯格綜合征患者的患病根源裡,很可能有心理社會因素,尤其是疊加性心理創傷。
可因為這些創傷事件發生在嬰幼兒時期,患者很快就不記得了,事件記憶進入了内隐記憶層面。再加上很多父母對一些不當的教育方式缺乏意識,“我們的教育方式就跟别的父母一樣啊”,那這些心理創傷就很難被發現。
是以,目前在主流的精神醫學裡,無論是美國的DSM-5,還是世衛組織釋出的ICD-11,在自閉症病因的讨論方面都沒有心理社會因素,這是非常大的局限和缺陷。
我們不能說所有自閉症主要都是心理社會因素導緻的,但至少在艾斯伯格綜合征和輕度自閉症方面,心理社會因素非常值得重視。
七、除了盡早帶患兒接受科學、專業的幹預之外,自閉症患兒父母還可以怎麼做?
像上面所說的,父母還應該關注症狀背後的心理社會因素,深刻檢討自己有沒有對孩子造成過疊加性心理創傷。如果有的話,要盡可能、盡快改善親子關系和家庭關系。
另外,自閉症的病因說不清道不明,那在接受主流的自閉症幹預方法(行為幹預療法、藥物治療、家庭指導等)的基礎上,父母可以對其它治療手段持比較開放的态度。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嘗試。
比如中醫裡的針灸治療,國内已有高水準的針灸大夫在這方面有臨床經驗和研究,對于部分自閉症患者可明顯改善症狀。廣東省“靳三針”的學術帶頭人就在這方面積累了不少經驗。
最後,希望自閉症的科學知識将越來越普及,消除大衆對患者的歧視和有色眼光;更希望科研人員和臨床大夫們一起努力,早日破解自閉症兒童的診療難題,幫助更多孩子恢複心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