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怎麼防孩子被别的孩子“帶壞”?

我家鄰居小朋友4歲,不上幼稚園天天來我家找我兒子玩,我兒子之前看書看一個小時都很專注,現在接觸鄰居學到了很多壞習慣,發脾氣,打人,做事情三心二意的,什麼時候做一點點就放在那裡,怎麼辦呢?現在都躲着鄰居了,還跑到家裡找我家玩[大哭][大哭]

2歲11個月,以前這鄰居家孩子沒有這麼頻繁的過來,白天一直上幼稚園,最近疫情不上學了,每天白天過來,那孩子特别野,沒我家有禮貌,打他奶奶,老是蠻橫發脾氣的那種。我家以前都被我練的很好,陪他讀繪本,他基本上可以看書畫畫兩三個小時都坐的住,而且也不會發脾氣,每次都是和我說“媽媽,我會生氣的”,會告訴我。最近這個孩子因為疫情不上學了,和我家玩了半個月。現在我家兒子也開始總是發脾氣,打人,而且坐不住了,書翻幾頁就走了,又玩玩具,玩一會又做另一件事。[飙淚笑][飙淚笑]真是不知道怎麼辦了。[大哭]

就是肉眼可見自己的兒子變得開始蠻橫無理,喜歡發脾氣,很暴躁。以前很紳士,懂禮貌。鄰居家比我家大一歲,我兒子特别喜歡跟在他屁股後面。[流淚][流淚][流淚]

現在我兒子已經不聽我講道理了。以前我總是可以想到辦法引導他,他現在完全脫離了我的引導,就是那種說啥都我不聽的那種,就會撒潑打滾,[大哭][大哭]鄰居家娃對他奶奶一直都是撒潑打滾,打他奶奶。現在我兒子也這樣了

如果我說,讓我們暫且不去看、不去管鄰居家的孩子,你可能會來打我了!但是我還是想說:媽媽,暫時讓我們放下對鄰居的這些想法吧!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自己的家庭以及孩子身上吧!因為這樣更能幫助你們這個家庭!

一來、幸運的是孩子才2歲11個月,第一次出現這樣的”叛逆“的情況,我覺得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至少表明孩子開始思考自我、自己的需求了,隻是這個方向并不是我們父母所期望的!

二來、孩子的種種行為,也側面提醒我們當父母,是時候要反思自己的做法是否過時了,是否已經不适合孩子成長的特點了!

這就比如:孩子2歲前,其實都是非常乖的,至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如此,你讓孩子把垃圾撿起來,她會乖乖撿起來;你說不可以吃糖了,孩子也不會主動去翻箱倒櫃找糖……可以說孩子2歲之前,都是規規矩矩的,而大部分孩子過了2歲之後,就開始”叛逆“了,在有些專家的口中,這也說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是以也就有”可怕的兩歲“之說。加之孩子現在接觸到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事務、觀點、資訊……孩子開始慢慢有了自己的思考,是以往往我們用一成不變的養育方式,往往力不從心了!

是以是時候,反思自己,而不是說被鄰居家的小朋友帶壞了!如果把這一切歸于外界,這對孩子的成長是沒有幫助的,因為即使沒被這個鄰居”帶壞“,孩子出了門、出了小區,還是會被别人”帶壞“的。

就像我們成年人經常會說,生了女兒,擔心渣男,是以教孩子各種各樣渣男特性,讓孩子遠離渣男……結果孩子還是遇到了渣男……問題的關鍵其實不是教孩子去識别渣男,而是把自己的孩子養好,安全感十足、不缺愛、有信心……給自己養成一個保護圈,讓渣男無法靠近;

這兩者其實是有差別的,前者是火眼金睛,後者是保護圈;顯然你用火眼金睛一個個去看、去查費時又費力,一不小心睡着了,哎呀!就被人盯住了。後者是無論何時,保護圈都在,渣男靠近就像會被灰飛煙滅一樣,靠不進。

不知道,我這樣說,你是否了解。類似的,對待孩子也是一樣,我們需要去思考用什麼養育方式,讓孩子有那樣的保護圈,自己本身就不會對這樣的”壞朋友“感興趣了!

當孩子出現這些種種”問題“時,你如果把它當契機,那調整好,孩子跟你的關系更緊密,孩子的自我會發展的更好;

如果你把它當”問題“,一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會忽略孩子自身成長心理的需要,孩子會越來越變成“問題”。

說一個小故事:剛開始上班的那段時間,果凍(我的孩子的小名:2歲8個月)交由奶奶照顧,晚上我回家再跟我一起。剛開始的時候,前半個月的樣子,奶奶經常向我抱怨:”果凍真是一點都講不通,說要幹啥就要幹啥,說要去哪裡玩就要去哪裡玩……“。平常跟我在一起,我自認為果凍是非常好溝通的,但是到奶奶手中,果凍卻變成一個胡攪蠻纏、蠻不講理的小家夥了。那一段時間,我也受奶奶的一些影響,回家第一件事就跟審犯人一樣:”果凍,你今天睡覺了沒有呀?你吃零食了沒有呀?吃了多少?你吃飯了沒有?上廁所了沒有?……“

剛開始果凍還挺開心的、老老實實的回答我

然後我就說:”你怎麼又沒午睡呢?“”你都咳嗽了,你怎還吃糖呢?“”你又隻吃了一點點飯了呀“……

然後,過了幾天,果凍看到我回家就趕緊藏起來了……

因為對于育兒,我偶爾會反思。是以那些天,我反思了很久、很久,做了很多調整!下班後,我不再認為”果凍就是xxx樣“,大概了解她的日常活動,抓住果凍一天進步的點。”果凍,你今天才吃了兩個酸棗糕,不錯喲!“”果凍你今天午睡還睡了一下,不錯喲!“”果凍,聽說你今天還幫小夥伴出面把車要回來了,不錯喲!“……

如果有一些不合适的行為,我會想辦法用一些搞笑、幽默的方式,能讓小家夥容易接受的方式來表達,而不是幹巴巴說一些道理!

當我調整好了,我對待果凍的方式也有所調整,我跟果凍的關系又甜蜜如初,她又能非常信任我了!

說到這一點,其實題主媽媽出現這個問題,也表明孩子不是那麼信任媽媽,你們之間的親子關系出現了裂縫。需要花時間好好去想想了!

至于要怎麼去做?一來、可以去找一些比較好的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幫助你跟孩子、以及家庭越來越好;二來、可以自己看書,不斷反思、不斷調整、不斷進步……養娃其實不是一兩天、一兩年,而是幾十年,而是自你當父母到你西去,以及你西去了,還會對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好的、壞的……各種各樣的影響!是以養娃、好好去投資自己去養好娃,值得我們用心去努力!

今天因為你的“在看”,讓我元氣滿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