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背景一直有很多朋友給我留言,要我講講這個病。好,今天我們用幾個病例的形式來彙報這個疾病,希望能引起大家警惕。

病例一:患者女性,36歲,因為“間斷性肢體無力、心悸、頭暈2年餘”就診醫院,而且是反複就診,肢體無力、心悸、頭暈,這都是比較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心悸、頭暈,一般涉及到神經内科、心血管内科疾病,肢體無力也常常被以為是神經系統、内分泌疾病,比如有沒有中風,有沒有甲亢性肌病等。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這個病人多出就診,拿了很多藥物,效果都不好。後來以為是低血糖,低血糖也會導緻肢體無力、乏力、心悸、頭暈的,但給予升高血糖治療效果也不好。多次進行各種檢查都沒有發現異常。後來一個醫生仔細,發現患者伴有情緒緊張、失眠、胃口不好等情況,建議轉診心理科,最終被診斷為“抑郁症”。給予藥物治療後,患者症狀明顯改善,心悸、頭暈等症狀也逐漸消失。

病例二:患者男性,49歲,因“上腹痛、惡心、食欲缺乏反複發作1年”就診,患者做過胃鏡,診斷為淺表性胃炎,但治療效果不好。還是反複發生上腹痛、惡心、胃口不好等情況,而且睡得也不好,體重減輕,來看醫生的時候,患者情緒低落,自以為自己這個病治不好了,是不治之症,情緒消極。醫生比較警惕,發現患者聲音低微,懷疑這個懷疑那個,還說得了絕症,活着痛苦,生不如死,經抑郁量表測定總分35分,考慮抑郁症。

最終給予氟西汀、碳酸锂治療,病情逐漸好轉,1個月後痊愈,恢複工作,重新測量抑郁量表是12分。

跟大家提一句,胃鏡說的淺表性胃炎其實就是沒啥事,一般人做胃鏡可能都有這個診斷,不要自己吓自己。

病例三:患者男性,29歲,因感全身瘙癢反複發作1年餘就診,1年前他開始覺得背部瘙癢,到醫院就診,診斷為過敏性皮炎,治療效果不好,後來發展到四肢、胸腹部瘙癢,有時候瘙癢難以忍受,不得不到處求醫,考慮疥瘡、糖尿病接觸性皮炎、濕疹等等,西醫中醫都看了,就是不見好轉。

後來有醫生細心,發現患者除了皮膚瘙癢以外,整個人意志比較消沉,而且這大半年都已經辭職在家,閉門不出,郁郁寡歡,經抑郁量表測定總分32分,診斷抑郁症。給予治療2個月後痊愈,再無皮膚瘙癢。自此可認為皮膚瘙癢是抑郁症本身引起的。

通過上述三個病例,大家應該知道咱們今天的主題是抑郁症了。

抑郁症離我們并不遠,身邊就有不少人是有抑郁症的。2009年的調查資料顯示,大陸抑郁障礙月患病率(看清楚,是月患病率)為2.0%。2010年WHO的調查結果顯示,發達國家抑郁障礙年患病率5.5%,開發中國家5.9%。另外,大約70%的抑郁症會複發,20%左右成為慢性難治性患者,還有10%的患者最終自殺死亡。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我幾個平台都有不少讀者跟我聯系,希望我發一些關于抑郁症的文章,這也證明抑郁障礙真的不是一個少見問題,大家要警惕,當有所懷疑的時候,一定要記得看醫生。

李醫生鄭重跟讀者們說一句:抑郁症是病,冠心病是病,慢阻肺是病,B肝是病,哮喘是病,都是病,隻不過抑郁症是精神上的疾病,其他是肉體上的疾病,都得治療,不要覺得精神上的疾病就丢人、自卑、諱疾忌醫,千萬不要,精神上的疾病很多也是跟神經系統有關,這都需要治療的。普通人也不要覺得抑郁症就恐怖,冠心病不恐怖,這種認識也是不對的。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必須坦誠,李醫生接觸抑郁症比較少,平時工作中很少遇到這類病人,我對抑郁症的印象還是大學課本和實習階段在精神病醫院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患者的交流,那也隻持續了2個星期時間,認知不多。下面資料來源教材、文獻

1.為什麼會患抑郁症?

研究顯示創傷和不良生活事件與成年抑郁症的起病風險和嚴重程度明顯相關。應激性生活事件也是重要危險因素。

但抑郁障礙的病因迄今未明,是以沒辦法完全治愈。關于病因,目前有許多假說,包括遺傳因素、神經生物學因素、心裡社會因素等。

抑郁症有家族聚集現象,患者的雙親、同胞、子女中患抑郁症的人數明顯高于普通人群,是以有人認為抑郁症跟基因有關。但一般認為基因僅僅決定抑郁症的易感性,而環境則是抑郁症發生的觸發器。換句話說,抑郁症的發生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神經生物學呢?這個比較複雜,主要是一些神經遞質的異常分泌引起發病,到研究不夠徹底,也不能完全解釋,隻能說是一個假說。

心理社會因素是很關鍵的,絕大多數抑郁症患者在首次發病時存在一定的心理社會因素,比如不愉快的事件,特别是嚴重生活事件(比如父母離異、受虐待等等)、接踵而來的事件或長期應激性事件(比如婚姻不和睦、冷暴力等)。

總的來說,抑郁症病因不是完全明确,當它要來的時候,我們預估不到,但要做到警惕,早期發現。

2、抑郁症會有什麼症狀?

心境低落、興趣喪失和愉快感缺乏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狀。

所謂的心境低落是很容易了解的,就是心情不好,情緒低落,甚至悲觀絕望,覺得這輩子就這樣了,這個病治不好了,對人生失去了盼頭,甚至自尋短見。

以往喜歡的活動、節目等等都突然之間不喜歡了,比如以往喜歡唱歌、吹笛子,突然就不想開嗓子了,笛子也束之高閣了。整天唉聲歎氣,雙眉緊鎖、愁容滿面,沉默少言。

多數患者還會伴有焦慮、容易被激怒等。

思維遲緩,自覺腦子轉得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對一切感到悲觀,這種悲觀是裝不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存在的。回憶過去,會把一些小事誇大,認為是不可原諒的罪過,比如平時偷了同桌的橡皮擦,同桌聯考落榜,把這兩件事聯系起來,則怪自己。思考未來,感到前途渺茫,自己是累贅,悲觀,生不如死。嚴重者有自殺行為。

言語動作減少,這是心境低落的外在表現。患者沉默寡言,動作緩慢,活動減少。嚴重者可能卧床不起,不吃不喝,懶于梳洗,平時愛幹淨的人突然變得邋遢,不愛做家務。

上述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現,也是跟大衆熟知的抑郁症表現。

但抑郁症還會有軀體症狀,這些軀體症狀,往往會給人造成誤會,讓患者本人、旁人、甚至是醫生産生錯覺,進而做出疾病的錯誤診斷。比如文中一開頭的那三個病例,就是錯把抑郁症認為其他疾病。

常見的軀體症狀包括:睡眠困難、食欲下降、體重減輕、便秘、性欲減退、閉經、腰酸背痛、肌肉疼痛、頭痛等。

我找到一份研究,納入112例抑郁症患者,分析他們的軀體症狀,如下: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3、怎麼判斷自己有抑郁症?

抑郁症的診斷不算太難,當有上述表現的時候都要警惕。可以對着以下表格來看,同時符合ABC才能考慮診斷。A可能比較容易處理,難點在C。因為診斷抑郁症首先要排除一些軀體疾病,比如一些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會有類似抑郁症表現,但是經過治療甲減是可以恢複的,不能診斷抑郁症,是以心理科門診老師通常都會給病人查甲狀腺功能,目的就是排除甲亢或者甲減的影響。

還有,肝豆狀核變性或者其他肝炎可能出現類似抑郁症的表現。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一旦懷疑自己有抑郁症可能,或者身邊人有這個可能性時,盡早建議他們到專業機構就診,盡早做出抑郁症診斷,盡早幹預。再次強調,抑郁症也是一種病,不要把抑郁症妖魔化,病人之是以會有奇怪的認知,那是因為病了。就跟精神分裂症一樣,病人是痛苦的,藥物是可以解決問題的,即便不能全部解決,但是可以大部分解決,對患者及其家庭來說都是可以救命的。

4、怎麼治療抑郁症?

抑郁症的治療目标是:抑郁症狀緩解(臨床治愈),功能水準恢複到病前狀态。目前倡導的是全程治療,即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維持期治療,換句話說,不要随便停藥。

為什麼不要随便停藥?因為抑郁症複發率高、緻殘率高,是以需要長期治療。要讓患者及家屬都知道,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長期服藥控制。不能治愈的疾病太多了,抑郁症并不是獨此一家,冠心病、哮喘、慢阻肺、高血壓、B肝、糖尿病、大部分癌症等等,哪一個是可以治愈的?基本都是需要長期用藥物控制治療。

藥物治療是最主要的手段,而且藥物多種多樣,但總體療效差不多,50%-70%的有效率,目前首選的有效抗抑郁藥物如下:

間斷肢無力、腹痛惡心、全身騷癢,容易誤診的抑郁症需要被關注

(圖表整理自:《實用内科學》第十五版)

除了藥物治療以外,還有實體治療,包括改良電休克治療、跨顱磁刺激。電休克治療有效率達70%-90%,高于抗抑郁藥物的有效率,對于嚴重抑郁伴有精神病性症狀、緊張症狀、自殺危險、拒食的患者可作為一線治療,起效迅速。

我們簡單說一下改良電休克治療。最早的是普通電休克治療,一開始有醫生發現誘導患者癫痫是可以治療精神障礙、抑郁症的,後來發展到用電休克療法, 就是短期内讓患者大腦過一遍電流刺激,誘發癫痫,進而控制精神障礙疾病。想必大家也聽說過,讓患者過一次電,猛烈的抽搐,然後精神障礙方面短暫控制住了。但電休克療法看起來太殘忍,似乎在懲罰患者一樣,而且也容易引起很多并發症,甚至容易強烈肌肉收縮而導緻骨折。

現在我們電休克療法都是改良的了,先給患者注射鎮靜藥(失去意識、感覺不到痛苦),然後注射肌肉松弛藥(讓患者肌肉不會痙攣),再給予電刺激,這時候患者大腦會有癫痫波形,但是肢體不會抽搐,感覺更舒服了,家屬看起來也會覺得更加人性化,而不像以前那樣需要幾個人按住患者那般恐怖。

但這種改良版的電休克治療也是有風險的,因為要注射鎮靜藥、肌松劑,患者在治療期間會失去自主呼吸,這就需要操作者(通常是麻醉科醫生)高度關注患者情況,給予輔助呼吸維持患者氧合,讓患者順利恢複自主呼吸。現在又有改良版再更新,使用的是更長效的肌松劑,然後用上麻醉機,患者就更安全一些,治療效果也更好,但動作也很大,每次都要類似手術全麻那樣。

總的來說,改良電休克治療是一個辦法,但一般用于比較嚴重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而且也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成功的,需要好幾次一個療程,并且以後仍然可能複發,還是得配合藥物治療。

5、什麼時候可以停藥?

剛剛我們講了,抑郁症最好長期用藥控制治療。急性期好轉後,還要鞏固期,預防複燃。鞏固期4-9個月,治療藥物劑量與急性期相同。過了鞏固期後,進入維持期治療。

原則上長期用藥才是最安全的。但是部分患者控制的比較理想,而且實在是不願意長期用藥,那能不能停藥呢?可以嘗試,但是有風險。如果病情穩定,在維持期一段時間後可逐漸藥物減量。避免突然停藥,要逐漸減量。停藥後最初2個月是複發的高風險時期,一旦複發,應及時用藥。而且要告訴患者及家屬,停藥後有複發風險,還有停藥綜合征等。

希望所有抑郁症患者都能得到合适的治療,當自己有上述情況時,不要諱疾忌醫,一切症狀都是疾病導緻的,不是真實狀況。你認為前途渺茫、生不如死,事實上也并非生不如死,而是疾病引起的,用了藥物是可以改善這種情況的。

祝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