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生兒突發溶血性貧血,換了兩遍血才搶救回來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劉海霞 記者 顧潇)新生嬰兒突發嚴重溶血性貧血,皮膚蒼白,血氧降低、肝脾腫大、膽紅素不斷升高,病情不斷惡化。危急時刻,揚州市婦幼保健院的醫護人員,立即對患兒展開搶救,并為患兒換了兩次全身血液,終于讓他轉危為安。3 月 30 日,患兒康複出院。

3 月 17 日夜間,揚州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主任吳新萍接到了科室值班人員的電話,當天剛入院的一名新生患兒化驗結果顯示是重度貧血。憑着多年的臨床經驗,吳新萍意識到病情的嚴重性,立即趕往醫院。吳新萍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新生兒剛出生時血紅蛋白正常值為 145g/L 以上,但是該患兒血紅蛋白隻有 78g/L,并且患兒皮膚蒼白、出現了低氧血症、氣促、肝脾腫大等情況。

據介紹,新生兒貧血病因複雜多樣,嬰兒一出生即重度貧血,帶來的不僅是機體缺氧,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揚州市婦幼保健院立即對患兒進行吸氧、防治感染、丙種球蛋白防免疫性溶血等一系列救治,協調檢驗、B 超、X 線等各項輔助急診檢查查找病因,并聯系輸血科與市中心血站準備配血。此時,患兒的皮膚黃染已明顯顯現,再次急查血液膽紅素明顯增高。

新生兒突發溶血性貧血,換了兩遍血才搶救回來

△做換血準備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吳新萍判斷患兒應該是發生了嚴重溶血性貧血。在場的醫務人員立即給予患兒加強光療、配洗滌紅細胞做輸血、換血準備,經過一夜搶救,患兒各項生命體征趨于穩定。

新生兒突發溶血性貧血,換了兩遍血才搶救回來

△醫護人員在搶救中

但患兒病情卻一波三折,次日傍晚,患兒膽紅素繼續明顯增高。為防止病情惡化,吳新萍立即對患兒開展換血治療,降低膽紅素,以防治膽紅素腦病,改善患兒預後。曆經 2.5 小時,患兒全身的血液交換了兩遍,搶救初步成功。

經過 72 小時的日夜守候,患兒終于轉危為安,後續監測黃疸已基本消退,寶寶神經系統檢查及監測也均正常。

據吳新萍介紹,溶血即母親血液中的抗體進入新生兒體内,發生免疫反應,破壞新生兒紅細胞,屬于十分高危的新生兒急症。一旦發生嚴重溶血症狀,需要急診輸血和換血治療,否則極有可能會導緻新生兒貧血、水腫,膽紅素腦病、心衰甚至死亡。

(通訊員 供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