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北京是會館之都。自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至1949年12月,北京興建的會館共計647處。然而,時代變遷讓會館經曆了不同的際遇。有的挂上“文保”牌,有的成了大雜院,有的隻聞其名,舊址早已無處尋。

2021年下半年,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上司小組研究制定《關于推動文藝院團演出進會館舊址的工作方案》,着眼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聚焦打造會館演藝新空間。在北京市委宣傳部部署下,“會館有戲”系列活動陸續登場,湖廣會館、臨汾會館等8個會館先行先試。

北京,用文化激活了百年會館資源。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北方昆曲劇院對正乙祠戲樓進行修繕和營運。

東城·臨汾會館

大雜院重獲新生 兩進院落盡顯古風

會館,是京城幾百年來曆史變遷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也是北京曆史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

前門草廠三條與西打磨廠街交會處,一座古樸的灰色小樓是臨汾會館。2017年,有着400年曆史、曾淪為大雜院的臨汾會館重獲新生。清退30多戶居民後,東城區對其進行修繕保護,建成“北京會館文化陳列館”。

臨汾會館始建于明代,距今逾400年,由山西臨汾五行商人共建,整座院落為三進四合院,山西民居特色十足。2015年,東城堅持原材料、原工藝、原結構、原布局,對臨汾會館進行了修繕。

現在走進館内,能看到多處曆史遺存。北京會館文化陳列館館長張勇介紹,第一進院落門楣上,是民國二十六年的“紫氣東來”木匾。第二進院落的中殿屋頂,發黑的梁、柁也是原來的構件,上面的“金龍和玺”彩繪和金藍兩色的雙龍戲珠圖案依稀可見。中殿還有一組鎮館之寶,是留在東、西山牆上清乾隆、光緒年間的四塊石碑,上面的文字講述了當年牙行和商會之間的鬥争。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臨汾會館

西城·正乙祠戲樓

戲樓“活化石”的逆生長

距離臨汾會館不遠的西城區前門西河沿220号的門頭,幾位畫工正在給牆上的戲曲人物着色。勾一勾醜角臉上的“豆腐塊”,描一描老生的白髯口,簡單幾筆,就給人物增添幾分靈動。這裡是“銀号會館”舊址,相比之下,它的另一個名字更加響亮,正乙祠戲樓。

在這個坐南朝北的小院裡,藏着一座二層戲樓。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代,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座室内劇場,被稱作“中國戲樓活化石”,有着不可複制的獨特文化地位。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畫工正在給正乙祠戲樓牆上的戲曲人物着色。

作為一座曆史悠久的老戲樓,百戲之祖的昆曲曾在此作場,也見證了平劇的興起與發展,衆多昆曲、平劇大師都曾在這裡演出,命運不濟時也曾淪為倉庫、兵營、煤鋪、招待所,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才重新恢複戲樓本貌。

2018年12月31日,結束最後一場演出後,正乙祠關門謝客。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經過深入調研後決定,将正乙祠戲樓交由北方昆曲劇院修繕、營運及使用。

北方昆曲劇院對正乙祠戲樓的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協調推進對于正乙祠的加強、重裝工作。組織多方力量多次研讨探索如何用好、用活這座“殿堂級”的文化“活化石”;如何以高品質的文化内容不斷滿足人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承接好新時代首都的曆史文化使命。

此次重修去年啟動,按照古建修舊如舊保持原貌的要求,進行了彩畫補彩和重新粉飾。小院裡,青磚灰瓦透着古樸、幽靜,遊廊間的紅色立柱經過粉飾後更顯喜慶。在一些立柱的中間,套着一個個“箍”,原來,這就是古建修複中常用的墩接技術。即截去腐朽部分,接上新的木材,保證其構件功能。

小院西側,一塊三米多高的石碑被安上了一層玻璃罩。據負責此次加強裝飾工作的北方昆曲劇院院務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觀衆更加直覺地了解這座百年戲樓,這塊碑上篆刻了正乙祠修建的過程,是這座百年戲樓的“身份證”。透過玻璃罩,“清康熙六年”字樣清晰可見,可在石碑的底部和背面,一些文字已模糊不清。

不僅如此,此次修繕還恢複了遊廊内裝飾牆的功能。原來,曾經的會館院落中都會留出白色的裝飾牆,畫師在上面繪出吉祥圖案,彰顯會館地位。現在,“柿柿如意”“花開富貴”“松鶴延年”等裝飾畫也已重繪完畢。穿過院落走進戲樓,百年餘音恰似昨日。

據北方昆曲劇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觀衆更加直覺地了解這座百年戲樓,修繕過程中在戲台、廊柱、台階、包廂等處安裝了LED冷光源,用淡光勾勒戲樓輪廓。

“這些光源是可感的,如果有觀衆準備登樓,台階就會随之亮起。”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穿過院落走進正乙祠戲樓,百年餘音恰似昨日。

會館·新生

“會館有戲”再現“看鄉戲”

修繕和提升為會館“新生”提供了保障。2021年10月至今,位于核心區的湖廣會館、安徽會館、顔料會館、臨汾會館、台灣會館等,陸續上演“會館有戲”精彩演出。這是當代會館活化利用的創新嘗試,也是對百年前會館裡“鄉人歡聚看鄉戲”生動場景的再現。

舊時的北京會館,其作用類似于現在的各省市“駐京辦事處”,但兩者卻有着本質差別:會館是民間自發集資所建,而辦事處則是官設機構。是以,當時赴京的同鄉們在會館說家鄉話、吃家鄉飯、聽家鄉戲,上演鄉人歡聚、吟詩飲酒、祭祀演戲的生動場景。

在顔料會館修繕中,戲台原貌重制,一幕幕“會館有戲”上演,400多年前山西顔料、桐油商人相聚聽戲的場景回來了。“山西是大陸民族音樂大省,許多觀衆耳熟能詳的名段都與山西有着不解之緣,百年之前,在顔料會館的戲台上就曾經是一派管弦絲竹之音。”北京演藝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

去年至今,“會館有戲”在顔料會館保持每周一次的演出頻次,以國樂為主,通過相聲、鼓曲、雜技等多種藝術形式展現,既能讓遊客觀衆感受到山西味道,也能體會到京味京韻。

顔料會館保持每周一次的演出頻次。

今年年初,顔料會館還吸引北京昆曲研習社社長歐陽啟明帶着戲曲愛好者們在此排練,“愛戲曲的人看到戲樓、戲台,天然就喜歡,而且會館位于老北京味兒濃厚的前門地區,青磚灰瓦、小橋流水,非常有詩情畫意。”

正乙祠戲樓重張在即,屆時,婉轉的昆曲唱腔将萦繞于古樸的雕梁之間。此次開幕季,選取了四幕頗有曆史淵源的大戲連台上演,分别是駐場戲《天官賜福》、戲樓版《牡丹亭》、觀其複版《牆頭馬上》和《憐香伴》。其中,由北方昆曲劇院出品的駐場戲《天官賜福》将作為開幕慶典戲首次亮相。

同樣,作為林則徐在京寓所的福州新館,也将在今年的“會館有戲”中推出曲劇《林則徐在北京》。“會館版”的創新之處在于,将會館作為故事展開的核心場景,利用現有建築空間的轉換進行沉浸式演出。全劇以林則徐仆人林義作為貫穿劇情的角色,引導觀衆挪移于會館外廣場、會客廳到内宅三個不同場景,通過移步換景完成劇情過渡。觀衆與演員同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空間,完全感受不到距離的存在,仿佛是在和劇中人一起思考、行動,一起作出選擇。

2019年6月3日為虎門銷煙180周年紀念日。也是在這一年,福建新館迎來了以全新面貌亮相的契機。北京市于2019年将福州新館挂牌為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挂牌機關為北京市禁毒委員會,這一年距離福州新館建館時間為203年。

不久前,福州新館剛剛升格為全國禁毒宣傳教育基地,在這一空間演出《林則徐在北京》恰逢其時。其禁毒内容與沉浸式演出形式巧妙結合,讓北京曲劇魅力與福州新館空間互相映襯,相得益彰。

文化激活!京城8座老會館先行先試“會館有戲”

湖廣會館

會館·變遷

會館建立與進京趕考相關

會館,彙四方人群、聚百行技藝、融同鄉情誼,其發祥地在明前期的北京,而後逐漸遍及全國。“會館的建立,最初與進京趕考密切相關。”民間文史研究者彭澤民對會館格外鐘情。“明永樂年間,朝廷由南京遷都北京,進京趕考的學子到了京城後,衣食住行成了一大問題。于是,各地的故裡鄉紳或者本籍京官出錢行義、置地建房,免費提供給本籍學子居住,陸續誕生了數百所會館。”

各地學子進京,栖居于胡同深巷,也将各地的戲劇、方言、飲食、文化等帶到京城,一時間北京民間呈現出文化大繁榮、大融合的盛況。當時,經濟貿易繁榮的前門、崇文門、宣武門外等地,成為會館集中分布的地區。

專家觀點

會館還可“有言、有神、有味”

北京會館文化陳列館館長 張勇

在幾百年的會館曆史中,無數赴京的外鄉人在此說家鄉話、聽家鄉戲、吃家鄉飯、拜家鄉神。雖然會館的輝煌已經成為過去,但會館在演變曆程中所承載的曆史、文化與地方記憶,卻永遠不會消失。

某種意義上,一座會館就是一個展示地域文化的活态博物館。是以,“有戲”可以隻是會館活化第一步。接下來,還可以有會館有言、會館有神、會館有味,再現聊家常、品鄉味、聽鄉音、看鄉戲、表鄉情等的完整會館文化。

來源:北京日報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