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全區中國小生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大家好!

這段疫情期間您兼顧工作和孩子全天的學習,用實際行動給孩子展示了中華民族内在的勤勞、踏實和堅毅的優秀品質。正是有了家長的全力支援和不懈努力,線上教學才得以順利推進,在這裡,懇切地向您道一聲:您辛苦了!

在疫情反複的非常時期,“努力”是一項正向的選擇,“線上教學”也是一種正常的教學方式,線上線下教學切換将是一種常态。家庭、學校、社會都在盡最大努力,保障孩子更好地進行線上學習。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國的未來。梁啟超說:“少年強則國強。”是以,你我都擔負着激發青少年堅強向上力量的責任。那麼,就讓我們拿出了解、寬容、信任和鼓勵的态度、方法,幫助孩子在這個非常時期依然能夠積極健康成長。

特向家長提出以下建議:

一、多一點了解,讓孩子自己去豐盈

生活是原料,了解是釀造。我們常說:“了解萬歲。”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要有“兒童視角”和“兒童立場”,也就是說,要學會“換位思考”,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了解孩子。居家學習期間,我們和孩子有時難免因溝通不暢發生一些不愉快。孩子不像成年人那樣,還不具備成熟的心智,是以,我們要多去了解。

在疫情波動期間,孩子心理也會産生忐忑、憂慮等不良情緒,也會因為線上學習的不适應産生一些負面情緒,會有一些急躁的行為。此刻,我們就要選擇和孩子進行良性溝通,多問問孩子:你有什麼樣的困難?我該怎麼幫助你呢?我們一起解決這個問題怎麼樣?孩子擁有能夠了解自己的父母,是很容易産生幸福感的。孩子就會更加積極、愉悅地解決遇到的問題。

二、多一份欣賞,讓孩子自己去成長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孩子居家學習期間,對孩子多一份寬容和欣賞,有時可以讓很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我們用“特點論”替換“缺點論”,把“大人思維”替換成“孩子思維”,就能獲得積極的心理暗示。這樣的話,您就會常常覺得:孩子這樣解決問題也不是不可以,他這麼個孩子能為大人做事真了不起。我們隻需要欣賞和期待,孩子下次做這件事,一定會變得更好,因為孩子獲得了尊重和欣賞。尊重和欣賞是激發孩子内在能量的動力之源。

三、多一些信任,讓孩子自己去提升

線上學習,用開車打個比方:興趣讓他點火啟動,督促讓他起步,而信任讓他動力十足。疫情反反複複,居家學習和線下學習切換已經成為我們不得不選擇的常态學習方式。孩子已經慢慢适應這樣的學習方式,家長們也要對孩子信心百倍。一個被人信任的孩子的表現遠遠會好于不被信任的孩子,我們作為成人,也喜歡被人信任的感覺。如果您出門的時候這樣說:“孩子,我們出門工作了,你在家學習,一定也會認真負責。”也許孩子上課并不十分如意,孩子未必做到10分,做到8分時也應該得到信任。後續的上課問題全家一起解決,培養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态,輕松面對學習問題,也不是一件難事。

四、多一句鼓勵,讓孩子自己去探索

孩子做了一件達到我們目标的事情,值得去鼓勵。孩子有時做得不好,失敗了,更加需要我們去鼓勵,一味地責備可能會導緻孩子疫情期間學習生活的懈怠。失敗是常有的事,關鍵在于如何面對失敗。作為家長,要掌握好“五多五少工作法”,即多露笑臉,少皺眉頭;多說我們,少說你們;多走過去,少叫過來;多豎拇指,少豎食指;多教方法,少去指責。居家學習期間,孩子會面對更多挑戰,挫敗感也會多一些。如果此時,我們沒有及時引導鼓勵孩子,就會産生不良後果,導緻孩子懈怠學習,重要的是面對困難的心态也會發生變化。面對沮喪的孩子,希望您多說:沒事兒,下次老爸老媽跟你一塊兒看看這個問題,凡事都能解決的。

五、多一次溝通,讓孩子自己去解決

家庭教育中的任何危機都是一個提升父母教育素養的契機,現在開始調整、學習,還來得及。線上學習期間,父母最大的困惑是手機“拿得起”容易、“放得下”很難。身為父母,不要因為手機跟孩子産生激烈的沖突。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說什麼,怎樣說,都是有講究的。如果說不好,甯可先不說。建議家長把握三個原則: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所甚欲,慎施于人”;三是“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還要會傾聽,一要聽清孩子說的内容,二要聽出孩子的情緒,三要聽懂孩子的心理需求。尤其不能在憤怒的時候管教孩子,務必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否則不僅會事倍功半,還可能南轅北轍、欲速不達。線上居家學習就像是家庭教育的一次深度體檢,有的家長很奇怪,同樣的方法怎麼就搞不定家裡那個一直都很乖的孩子了?

尊敬的家長,“立德樹人”是目前和未來教育的總基調,知識重要,體質重要,人品更重要。我們應該為孩子深思遠慮,多了解、包容、信任和鼓勵孩子,少一點唯分數,少一點焦慮,讓他們在疫情期間的學習和生活豐富起來,人格全面發展起來。笑對陽光和風雨的人,才能成就真正的自我。再次向您誠摯道地一聲:您辛苦了!正是因為有了您,孩子的雲帆才會高揚,孩子的前程才會燦爛!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長竭盡努力!

濱海新區教體局

2022年3月28日

來源:天津濱海教育

轉載須注明來源濱海釋出

喜歡這篇推送,點這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