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我們過往很長一段時間的思維認知裡,車子都是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實惠的。我們的認知是沒問題的,在過往的這些年裡,汽車售價總體是朝下降趨勢,但踏入2022年,情況卻出現了“倒挂”,那是哪裡出問題了呢?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眼瞅着油價漲到“9元時代”,被燃油車高昂出行成本勸退的剛需消費者們,逐漸将目光投向新能源車,畢竟新能源車用車成本很低,電費便宜,保養費用相比傳統燃油車也要實惠太多。但讓人沒想到的是,進入2022年,新能源車價格進行了集體漲價。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不得不說這一屆的消費者真沒趕上好時候,尤其是那些持币觀望的等等黨們,可謂是輸的一敗塗地,還不如信奉“早買早享受”的消費理念。

集體漲價

2022年以來,比亞迪、特斯拉、小鵬、威馬、哪吒、零跑等陸續宣布旗下産品價格上調,調整幅度在幾千元至上萬元不等。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特斯拉3月以來已經連續漲價三次,今年以來,特斯拉在連續三次上調價格後,Model 3後輪驅動版、高性能版起售價分别上漲1.42萬元、1.8萬元,而Model Y的後輪驅動版、長續航版、高性能版起售價則分别上漲1.5萬元、1.8萬元和2萬元。而這兩款車價格門檻在去年分别23萬+、27萬+的日子目前看是一去不複返了。當初買高被“割韭菜”的車主最近也心理平衡多了。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比亞迪的提價也是非常受關注的。1、2月份比亞迪在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上已經進入國内前三。這一輪提價,比亞迪旗下王朝網和海洋網的新能源車型普漲3000-6000元。現在比亞迪All in新能源汽車的決心更強了,新開的海洋網全部是新能源汽車,而剛剛上市的比亞迪宋MAX也直接告别了傳統燃油動力總成,全部投産DM-i超混技術車型。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小鵬的提價幅度也是很大的,基本看齊特斯拉。其中小鵬G3i上調1.07-1.43萬元;小鵬P5上調1.32-1.56萬元;小鵬P7上調1.01-2.0萬元。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歐拉汽車,在好貓 GT 版提價1.2萬元後,3月19日再次宣布提價,歐拉好貓(含GT版)全系車型指導價上調6000-7000元。而廣汽埃安也是新能源銷量大戶,旗下AION Y/AION S Plus/AION V Plus這一輪漲幅 4000-10000 元不等。

再加上此前已宣布上調價格的品牌,幾乎涵蓋了大部分的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企,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了漲價大軍。據統計,3月以來共有近20個品牌、40個車型漲價,幅度從2000元到30000元不等。就連聲稱“不給使用者帶來價值的漲價是沒意義的”岚圖汽車,近日也宣布月底将迎來漲價。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2022年是新能源補貼最後一年,政府補貼降到最低;再加上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地的生産和物流受到明顯影響。這些因素的疊加,在客觀上刺激了市場對新能源行業的需求預期,在主觀上又增加了恐慌心理,最終導緻新能源行業全面漲價。如果你此前還在觀望、尚未入手一台新能源車,算起來已經虧了不少。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而新能源車産銷兩旺也讓此次集體漲價背後的原因愈發撲朔迷離起來。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達到13.4%,高出全球至少5個百分點。其中12月份,新能源在乘用車中的滲透率達到曆史峰值20.6%,一度超過國家制定的2025年20%的标準。今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的滲透率又達到了20.1%,在乘用車領域已提前3年完成國家任務。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近日,中汽協相關人士表示:這次漲價存在人為炒作的嫌疑,背後有某些資本在推波助瀾。業内企業家也紛紛建議: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強大宗原材料市場的宏觀調控,适度加快國内锂、鎳等資源的開發,打擊囤積居奇、哄擡物價的不正當競争行為。

材料成本瘋漲

新能源汽車價格上漲,除卻炒作嫌疑的話,主要是兩方面原因推動。直接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瘋漲,資料顯示,從去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價格便一路看漲。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如今,電池級碳酸锂市場綜合報價高達50萬元/噸,要知道,去年這時候碳酸锂價格僅為5萬元/噸。一年時間内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近十倍,也難怪新能源汽車廠商集體調價。有機構計算,受電池成本影響,部分高續航車型單車成本上漲1萬元以上。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除了锂,另一種原材料鎳的價格也翻了數倍。原材料價格飛漲,造車成本增加,這也導緻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商近期已兩度宣布漲價,同時也大幅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雖說工信部表示今年将适度加快锂、鎳等資源的開發力度,并且要提升動力電池的回收比率和資源利用效率,但短期内锂、鎳的價格迎來回落幾乎不太可能。這一方面是資源的稀缺性導緻的,另一方面也與終端的需求旺盛有關。

另一個原因則是,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供求關系也刺痛着電動汽車價格敏感的神經。2021-2022年度,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實作高速增長,目前特斯拉新訂單傳遞遙遙無期,小鵬汽車、廣汽AION等新能源汽車廠商同樣面臨産能缺口。需求推動,原材料以及晶片短缺,種種因素加劇了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平衡性。

寫在最後

對于油價上漲,已經使得很多城市年輕消費者購車計劃從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車轉向。但是實際上新能源車型的漲價造成的門檻價格上漲已經澆滅了不少購車者的熱情。畢竟電動車價格門檻相對較高,一次漲價一兩萬幾乎相當于一份“新車購置稅”了。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對于此次漲價潮是否會回落以及何時回落?我預測今年内恐難有希望。從長期來看,汽車價格必然是越來越低。但從短期來看,最起碼在新能源領域,想“低價”入場,基本沒門兒。如果最近你也在考慮入手新能源車,我勸你早買早享受,畢竟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晚買有折扣這個定律還真不适用。

圖|網絡

文|豆豆

編輯|豆豆

- END -

這是一篇Taycan與島嶼的故事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下一波賽道 感受領克05高性能SUV家族

集體漲價 突然“左右為難”的用車生活是哪裡出了問題

全新探界者RS靠什麼打動年輕人?

扯車無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