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動化時代,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還有溢價能力嗎?

電動車打破了原有規則,開創了一條新賽道,傳統品牌在新賽道已經落後,而最終都隻能在新賽道賽跑。

在燃油車時代,自主品牌B級車大多10萬左右起售,合資品牌B級車大多20萬左右起售,BBA則是30萬左右起售。空間、配置差不太多的情況下,主流合資和BBA品牌的車型貴得多,除了産品力差距,還有就是它們的品牌溢價能力強。

如今來到了電動車時代,品牌與價格的關聯程度變化了。我們以幾款純電動中大型SUV為例,蔚來ES8售價46.80-62.40萬,2021年總銷量22635輛;一汽-大衆-ID.6 CROZZ 售價23.98-33.48萬,2021年6月-2022年2月上市9個月總銷量為12752輛;一汽-大衆奧迪-奧迪Q5 e-tron 售價54.68-64.88萬,據消息稱,其2021年全年銷量為1429輛。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要麼賣得更便宜,要麼賣得少。

電動化時代,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還有溢價能力嗎?

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燃油車溢價能力強

在燃油車時代,BBA和主流合資品牌燃油車的産品力有着絕對優勢。發動機排量更大,變速箱規格更高,傳動系統的調教經驗、水準更高,車身、内飾的裝配工藝和用料也更好。總的來說在這個時代,消費者更關注的動力、做工、駕駛感受、豪華氛圍營造等等方面它們都拿捏的更到位,溢價能力自然強。在燃油車這條賽道,隻談産品力,新興品牌就很難追趕。

和造車新勢力比,它們的溢價能力為何消失殆盡?

電動化時代,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還有溢價能力嗎?

電動車時代,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大不同了。電動車核心的是三電系統和智能駕駛,消費者對“智能”的關注度超過“豪華”。比亞迪、特斯拉、蔚來等車企在三電系統方面的研發已深耕多年,各自都建立了自身的技術壁壘,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傳統品牌則基礎薄弱。

電動化時代,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還有溢價能力嗎?

電動車的動力可輕松擊敗燃油車。售價28.45萬的比亞迪漢2020款 EV 四驅高性能版旗艦型,零百加速能力3.9S;售價34.99萬的小鵬P7 2020款 562E性能版,零百加速能力4.34S;售價32.8萬的蔚來ET5 2022款 75kWh版,零百加速能力4.3S。而燃油車的動力想達到如此水準,價格起碼要60萬起步了,比如售價63.38萬的寶馬M2 2018款雷霆版,零百加速能力4.2S。相對而言,30萬左右的電動車就可以獲得燃油車60萬起步的性能,這大大降低了性能愛好者的入手門檻,同時還得到了更寬敞的空間。而如今的BBA品牌電動車,似乎仍沒在性能方面發力,售價39.55萬起的上汽奧迪-奧迪Q5 e-tron全系車型的零百加速能力為6.7S,和燃油車Q5L高功率版差不多。

電動化時代,BBA與主流合資品牌的電動車,還有溢價能力嗎?

BBA和合資品牌的車機不好用,給消費者留下的印象差。選擇新能源車的消費者較大比例是第二輛車或更多,對老品牌車機不好用的印象很深刻,它們螢幕小,功能少且封閉,網際網路功能弱,倒車影像或360影像不實用,語音互動體驗不佳,基礎的導航功能,很多使用者都還在使用手機。相比之下,造車新勢力的車機使用體驗明顯更好。這種印象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扭轉,如果傳統品牌已經意識到的話。

BBA與合資品牌的入場時間晚,不僅如此,早入場者也因創新少而敗下陣來,留下了更不好的印象。現在主流新能源車企已經站穩了腳跟,像特斯拉,比亞迪,蔚來,小鵬,理想等等,銷量和市場占用率趨于穩定。傳統品牌在純電動車市場還沒有明顯起色,沒有競争力很強的産品,而且,早期入場的一些“半成品”反倒給傳統品牌電動車帶來了負面影響。比如2019年10月份上市的寶來純電,續航裡程僅270km,朗逸純電情況也差不多,續航短,電動機功率僅100kW,動力性能和1.5L燃油版差不多。2020年,豐田在中國推出首款電動車-奕澤E進擎是典型的油改電車型,外觀、内飾、動力、車機都沒有明顯更新,這些早期試水的産品沒有太大創新,還不如不推出。

寫在最後

雖然現在電動車占乘用車總銷量的比例不大,2021年全球電動車(EV)銷量為650萬台,占乘用車銷量的9%,但随着燃油車禁售政策在全球逐漸進入倒計時,電動車的市場占用率勢必越來越高。而且,中國和歐洲市場的電動化推進最為迅速,2021年,中國大陸電動車銷量達320萬台,幾乎是全球銷量的一半,歐洲市場緊随其後,達到230萬台,占比35%,全球85%的電動車都是在中、歐兩大市場完成傳遞。2030年起,海南将率先開始禁售燃油車,相信其它省份也會逐漸跟進,在中國市場,留給BBA和合資車企提升電動車競争力的時間不會很長了,對它們來說,放下架子,不再考慮品牌溢價或是首先要做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