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咱們揭秘了“在卓正做腺樣體手術是怎麼樣的體驗”,該文章主人翁是咱們卓正北京正畸專科杜飛宇醫生的兒子,有朋友問:隻有卓正家屬,才會跨省動刀吧?
今天這個故事,來自于另一位從北京來到廣州做腺樣體手術的小朋友,JR。手術是在今年春節期間進行的,跨越2000+公裡,做一台算不上什麼疑難雜症的手術,到底是為什麼呢?
01
口呼吸、打鼾、鼻窦炎
JR今年4歲,是一個身體很棒的小男孩,從小很少吃藥,媽媽從不擔心孩子“抵抗力”“免疫力”方面的問題。雖有輕度的過敏性鼻炎,但孩子能配合洗鼻子,症狀能夠控制。
可去年年初,媽媽發現孩子常常張着嘴巴,晚上睡着後還會張嘴呼吸。到了下半年,JR開始上幼稚園了。媽媽發現孩子從幼稚園回來,晚上睡覺不僅有張嘴呼吸的問題,還伴随着打鼾。
睡眠時因咽部氣道狹窄而引起打鼾
熟睡時之是以會發出鼾聲,是因為空氣通過上呼吸道的某些部位時阻力增加,使得該部位的軟組織振動進而發出聲響。
健康的孩子也會偶爾打鼾,但如果發現孩子經常打鼾,就要找找原因了,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某些部位因為種種原因“變窄”導緻孩子經常呼吸不暢。
那麼原因有哪些呢?
一方面,可能和“腺樣體肥大”這個問題有關。如果腺樣體阻塞了孩子的後鼻孔,鼻子不好通氣,空氣通過受阻的鼻腔就會出現鼾聲;有時鼻子呼吸實在不夠,還會通過口呼吸來補償。
另一方面,上幼稚園對于孩子是一個挑戰,也是孩子的免疫系統“更新打怪”成長成熟的過程。孩子上幼稚園容易發生交叉感染,免疫系統在跟各種病原體作鬥争的過程中,感冒(急性鼻炎)、鼻窦炎容易反複,而發炎也會導緻通氣不暢。
至于這兩方面因素分别對打鼾的影響有多大,具體到每一個孩子,哪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的,需要專業的醫生去評估。
後來,JR出現了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流濃涕、鼻塞,媽媽趕緊帶他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不僅診斷了鼻窦炎,還通過鼻咽鏡診斷了腺樣體肥大4/5。(注:4/5指的是鼻咽鏡直視下看到肥大的腺樣體占據、堵塞後鼻孔的程度。)
再加上過敏性鼻炎,兒童耳鼻喉的“三大難題”,沉沉地壓了下來。
醫生給JR開了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内舒拿,還有一些看起來好像“不循證”的藥物。JR從小很少吃藥,從醫院帶回的一堆藥物,讓媽媽很困惑,于是通過線上問診找到了卓正耳鼻喉科。一方面想知道如何規範治療鼻窦炎;另一方面,也想知道腺樣體肥大的問題能否嘗試通過藥物來解決,打鼾、口呼吸的情況怎樣能夠得到改善。
02
腺樣體肥大的“保守治療”
通過充分洗鼻、藥物治療來改善腺樣體肥大孩子的呼吸情況和打鼾症狀,常常被稱為“保守治療”。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堅持用藥6周,症狀有改善、腺樣體體積有縮小(需要借助檢查來判斷),那麼就可以繼續用藥,直到孩子呼吸完全順暢。有些藥物,例如鼻噴激素(内舒拿)最長可用藥半年。
門診醫生建議JR用的藥物,仍是内舒拿(其他不循證的藥物這裡不展開了),另外配合每天洗鼻。JR媽媽通過線上問診征求了武漢卓正耳鼻喉科張文娟醫生的意見,“鼻噴激素+洗鼻”的方案可行,但家長得觀察效果。
遺憾的是,這麼堅持下來,孩子的鼻塞、口呼吸,還有打鼾,都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另外膿鼻涕控制的也不太理想,有可能是因為此時的腺樣體還起着一個細菌蓄積的“病竈”的作用,影響了鼻窦炎的恢複。
媽媽很心急,開始考慮“手術治療”的方法,為此做了不少功課。
03
腺樣體怎麼“切除”?
腺樣體切除手術分為“刮除術”及“等離子消融術”(下文簡稱“消融術”),兩者都是很成熟的手術方法。
咱們“上篇”也有講到消融術——醫生把“等離子工具”從口腔放入鼻咽部和腺樣體組織接觸,也就是把堵在鼻子裡的“小肉肉”給消融掉。
傳統的“刮除術”,則是用專門的腺樣體刀或腺樣體刮匙将腺樣體組織刮下來。從面世時間來說,傳統方法确實更有“資曆”,而且不少醫院隻提供這一種手術方式。手術本身雖很成熟,但令JR媽媽焦慮的是術前、術後的種種事項。
她了解到,身邊幾家醫院都可以做“刮除術”,但術前需禁食、做檢查、住院,術後也需要禁食、住院打點滴,術後疼痛不适、出血的風險都是需要考慮的。一方面,孩子還小,對于要在醫院呆好幾天,還要打針,接受度并不樂觀。另一方面,疫情期間家長陪床也有種種不便。
而“消融術”則因其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對周圍組織的損傷更可控,是以日間手術就能夠完成了。不用打點滴、住院,也沒有嚴格禁食的要求。于是在春節假期到來前,JR媽媽聯系了廣州卓正的潘曉李醫生,做好了手術的準備。
04
日間手術,孩子接受度如何?
孩子的說服,從北京就開始做起。
第一點,孩子不用面對打針。卓正的腺樣體切除手術先通過吸入麻醉(即“戴面罩”)讓孩子“睡過去”,再去做打針、插管、靜脈用藥這些讓孩子比較痛苦的操作。另外術前和術後都不用打點滴。
第二點,術後醒來很快就能吃冰淇淋。全麻蘇醒後,醫生評估孩子蘇醒良好,會先試着讓孩子喝點兒水,如果沒有不适反應,接着就可以吃冰淇淋了。這一點能讓小朋友手術前有個“盼頭”,更好地配合家長、醫護人員到手術室做準備。

JR和媽媽都準備好了以後,來到了廣州診所。潘曉李醫生重新給JR做了電子鼻咽鏡,檢查了腺樣體、扁桃體的情況,根據檢查結果和既往病史,确定孩子符合腺樣體手術的指征,而JR的扁桃體并不大,無需切除。
接下來,孩子面診了麻醉醫生,做好術前檢查和麻醉評估,手術的日程正式安排上了。(目前卓正隻有廣州、深圳開展了腺樣體手術,成都預計8月份開展,武漢亦正在籌備中。)
手術流程
手術前:
1. 檢視小朋友狀态;
2. 告知術後注意事項;
3. 媽媽和小朋友一起進入手術室;
4. 開始麻醉,小朋友睡着後媽媽到手術室等待區休息片刻。
手術後:
1. 手術結束,檢視标本或術中腺樣體相關照片;
2. 麻醉蘇醒,媽媽到觀察室陪伴;
3. 再次交代術後注意事項;(術後可進食流質,但要避免進食熱飲、過燙食物;通常0~2天可以恢複正常飲食,但2周内多以軟食為主,多吃蔬菜水果。)
4. 手術醫生和麻醉醫生确認後離開手術中心。(為了更周全地觀察,JR一家在廣州多呆了1天,術後第3天返京。)
詳見文章: 關于腺樣體手術,您需要了解的都在這裡
術後我們采訪到JR媽媽,對于這次手術她印象最深的是——孩子術後還沒從麻醉中徹底蘇醒,睡在休息室的床上,呼噜聲、口呼吸都已得到改善,另外恢複期間JR也沒有明顯的疼痛不适。
手術後到現在已經1個月了,沒有出現打鼾的症狀。媽媽還發現,孩子現在喝水、喝牛奶開始有了大口大口咽下的“咕咚咕咚”聲,一兩口就能喝完整杯水、整瓶牛奶、整碗粥,孩子以前因為腺樣體堵塞了鼻咽部、都很難大口大口地把液體喝下去。現在幼稚園老師都誇JR吃飯好了很多,又好又快。
另外,原來因為腺樣體肥大的問題,JR平時跑不了很久就很喘,術後改善了很多,活動耐量增加了。術後嘴巴也可以閉起來了,孩子好像也變得更好看了。家長感慨,幸虧手術及時,拖延真的怕影響面容。(孩子的面容發育跟多因素有關,需要耳鼻喉和齒科醫生共同評估,“綜合治理”。)
雖然孩子的身高、面容還沒受到口呼吸影響,但媽媽看到孩子手術後的改變,仍表示——後悔沒早點下決定。
很感謝JR媽媽對于卓正的信任,從線上到線下,從北京到廣州。
讀到這裡,讓我們回到開頭這個問題:跨越2000多公裡到卓正做腺樣體手術,如此“折騰”,到底為了啥?值得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本文審稿專家
卓正醫療張文娟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