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戲曲元宇宙”是啥?怎麼建?委員這樣講述……

編者按:

VR、AR、AI、元宇宙……這些科技名詞已成為近年來炙手可熱的高頻詞彙。近日,由全國政協委員、平劇表演藝術家張建國主演,配備3D效果的平劇《諸葛孔明》已完成錄制。年初,國家平劇院推出的VR版《龍鳳呈祥》收獲大批粉絲……科技助力戲曲,使戲曲傳播更加廣泛,讓戲曲煥發新的生機活力。本期文化周刊采訪張建國,請他談談如何運用科技手段助力戲曲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戲曲元宇宙”是啥?怎麼建?委員這樣講述……

▲張建國在《四郎探母》中的劇照

為戲曲插上科技的翅膀

文化周刊:今年兩會,您提出關于推動中國“戲曲元宇宙”建設的建議受到廣泛關注。提出這一建議的出發點是什麼?

張建國: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為落實疫情防控政策,并滿足人民的文化需求,各大劇院的演出都進行了調整,多數院團将演出由線下轉為線上,将戲曲與科技相結合,這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也讓我越來越感受到戲曲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已成為現實。元宇宙,就是其中一個重要手段。

元宇宙,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手段建構一個新的虛拟空間,并與現實世界進行連結和互動。戲曲元宇宙,就是對舞台演出(現實世界)進行虛拟化、數字化,打造一個能與觀衆互動的另一個空間世界,它是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

戲曲是寫意藝術,它恰恰能夠和元宇宙結合,創造一個讓觀衆參與、與觀衆互動的世界。因為很多戲曲劇目,特别是平劇劇目,都是傳統經典故事,這樣,就容易讓觀衆進入到元宇宙,回到劇情中的年代,切身感受那個時代的故事,體驗戲曲藝術中的真善美,體會戲曲藝術的魅力,同時也利用元宇宙将戲曲藝術傳播出去。為戲曲插上新時代的翅膀,讓它飛得更高更遠。

文化周刊:那麼,戲曲人需要做什麼?

張建國:戲曲人需要做的很多。除了本職專業以外,就是利用元宇宙技術來制作戲曲元宇宙空間及數智人。

比如,排演《草船借箭》,由我一人出演,我先演一遍魯肅,再演一遍諸葛亮,一人飾演兩個角色;排演完畢,再利用元宇宙進行後期制作,制作成全方位多角度能都觀賞的數智人。觀衆一旦進入這個空間,不僅能與“我”對話,還可以與“我”互動。

線上線下都需要我們來做。線上,要先構造一個虛拟場景,再打造出一個個數智人,由數智人引領觀衆進入元宇宙中去看戲。線下,建立戲曲元宇宙體驗館,觀衆進入後,數智人會在門口迎接;然後與你交流,詢問你的需求;根據需求,數智人會帶領你進入體驗廳;不同體驗廳有不同的内容安排,如想感受《四郎探母》的情深,那麼你就會進入宋代體驗廳,了解北宋時期的人物故事,欣賞那個時代的傳統經典。

文化周刊:這樣是不是對戲曲人甚至是戲曲行業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張建國:這是必然的。元宇宙中,給觀衆呈現的内容必須是最經典的劇目、唱段,最出色的演員和演出團隊,把它制作成最高标準。隻有這樣,觀衆才能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才能吸取戲曲藝術的精華。隻有這樣,戲曲藝術才能得到傳播和弘揚,也才能潛移默化給觀衆,提升觀衆的素養。是以,在這樣的标準和要求下,不管是戲曲演員還是戲曲演職人員以及戲曲管理人員,都需要轉變思維,積極參與到“戲曲+科技”中來;還要有創新意識,想觀衆之所想;同時且最重要的是,更加注重磨煉自己的專業水準。

現在使用元宇宙的大多是年輕人,年輕人有活躍的思想,有良好的宣傳效應,要想年輕人喜歡傳統戲曲,就必須呈現最好的。一旦年輕觀衆喜歡元宇宙中的戲曲,就可能會想要到線下劇場體驗,那麼線下沒有達到元宇宙上的效果,可想而知,觀衆不會買賬,久之就會失去這群年輕觀衆,還會失去線上這個演出傳播平台。當然,還需要有配套的改革。比如,戲曲舞台改革,未來的戲曲舞台也應該根據社會的進步而進步。時代在前進,整個戲曲行業也需要跟随時代的步伐向前推進,這樣才能符合戲曲發展規律,才能促使戲曲藝術甚至是戲曲事業的發展。

守住原汁原味的戲曲

文化周刊:顯然,科技助力戲曲,對戲曲的傳承發展以及傳播都是有好處的。

張建國:不隻如此,對戲曲人才培養、觀衆的培養也有重要作用。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人才是戲曲事業繁榮發展的關鍵。如何培養戲曲人才?培養什麼樣的戲曲人才?元宇宙等科技的運用,給我們提供了一些思路。

對于戲曲藝術院校來說,不但要借鑒平劇傳統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還要利用VR、AR、AI、元宇宙等技術手段,實作數字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業務能力。觀衆也一樣,需要培養。觀衆的欣賞水準提高了,能促使演員水準不斷提高;演員的水準得到提升,就能帶動觀衆整體素質提升,二者相輔相成。在元宇宙中,更是如此。如果一大批年輕觀衆已經開始充分利用元宇宙進行學習、擷取資訊等重要活動,那麼戲曲就要更早進入元宇宙的空間,把最精華的部分傳遞給他們,形成一個互動空間,進而使戲曲得以發展,使觀衆得到美的體驗。

文化周刊:戲曲元宇宙與傳統演出有什麼不同?

張建國:傳統演出強調劇場效果,是一個空間;戲曲元宇宙強調互動,是兩個空間:舞台是一個空間,元宇宙是一個空間。戲曲元宇宙可以把所有的演出内容進行規範化、數字化,内容精确到演員的每個動作。比如馬連良演《空城計》,因為他就是标準,那麼就要利用科技手段把他在舞台上的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記錄下來,并數字化,後學者就依此進行學習、排練、提高——這就是不同——标準更加明晰。同時,元宇宙技術還能将前輩藝術大師“複活”,觀衆可以與他交流、互動。那将是一個激動人心的場面!

文化周刊:元宇宙與戲曲的連接配接點在哪裡?如何把握好藝術與科技之間的度?

張建國:元宇宙及其他高科技都是一種手段,都是為藝術而服務的。利用元宇宙等手段,隻為增強戲曲藝術的表演和真實性,友善觀衆更容易、更真切體會戲曲藝術的美。不能失去戲曲本身,這是最重要的。

那麼,如何把握好二者之間的度?這就需要一批懂戲曲、懂觀衆,又懂科技的人才。懂戲曲,就要了解戲曲的藝術特征、創作規律及舞台表現等;懂觀衆,就要了解觀衆的所觀所感、所思所想;懂科技,就要了解如何與戲曲藝術相結合、又不失藝術魅力的方式方法。如,平劇具有虛拟化、程式性特征,是寫意藝術。平劇舞台的上樓,沒有樓梯;開關門,沒有門……全靠演員的表演,來展現上下樓、開關門的動作。運用到元宇宙上,可以利用聲光電效應來表現“實物”,燈光的切換、地毯的冒泡、演員的水袖,展現了舞台上的大雨滂沱。進入元宇宙,這就是最真切的感受。

文化周刊:戲曲與科技、數字相結合,其落腳點應該放在哪裡?

張建國:最終還是讓人們回到劇場看戲。平劇是劇場藝術,但離不開科技的傳播和助力。不管是在劇場的展示,還是在元宇宙的呈現,它們應該互相結合,最終把這門藝術推出家門、推向世界,讓平劇藝術更加完美、更加璀璨,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它、欣賞它、享受它。不設定觀衆必須回到劇場,也不設定觀衆必須在元宇宙,一切都是看戲曲如何發展,看觀衆的認可度和滿意度。經過時間的沉澱、社會的衡量,這門藝術能夠走多遠,觀衆最有發言權。但我們要做的,是守住戲曲的“正”,留住戲曲的原汁原味。

建設中國戲曲數字産業園

文化周刊:您所在的中國平劇藝術基金會參與建立了“中國戲曲數字校園”、中國戲曲數字技術技能教育訓練中心等,這給我們哪些啟示?

張建國:要盡快建立國家級中國戲曲數字産業園。将戲曲數字産業研發、創造融入國家戰略之中,整合、集聚有數字技術創造能力的行業和資源,完成中國戲曲數字産業研發及成果孵化。這一數字化工程,我們也正努力推動中。

參與建立“中國戲曲數字校園”項目,是以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結合點為新抓手、以當代老中青30位戲曲名家的經典劇目為主要内容、以動漫IP實作戲曲導賞、以數字技術落實“戲曲進校園”的新教育方式。這一方式為解決多年來全國“戲曲進校園”沒有标準化課程及師資不足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全新解決方案。

參與建立中國戲曲數字技術技能教育訓練中心,是把數字設計制作技術引入“戲曲元宇宙”領域,專注于培養國内外數字技術人才投身“戲曲元宇宙”建設。包括國小戲曲數字技術技能普及教育,中學戲曲數字技術技能初級教育訓練,大中院校戲曲數字技術技能中級教育訓練,戲曲和數字行業在職人員及愛好者戲曲數字技術技能進階教育訓練等。另外還要設立戲曲數字技術的級别認證,進行規範化管理。

文化周刊:如何看待“戲曲元宇宙”“戲曲+科技”等發展前景?這對于戲曲的創新發展有哪些意義?

張建國:元宇宙的應用,應該是今後一段時期内科技發展的必然之路。

拿平劇來說。從四大徽班進京到最終形成平劇,至今已230多年。上世紀初,“四大名旦”的出現,平劇達到鼎盛。新中國成立後,一批脍炙人口的經典現代戲(樣闆戲)上演,成為平劇史上的一次革新時期,更是一次大發展時期,也成為守正創新的典範。那之後,平劇不斷得以發展,但能夠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作品并不多。這是因為傳統平劇已經達到了高峰,後人很難在此基礎上創新。但是新時代,科技給了平劇很大的提升空間,為我們創作出可反複欣賞、集高标準于一身的平劇提供支援。平劇創新很難,不僅要有一批好角兒,還要有一批懂技術的人才。歸根結底,就是把培養戲曲複合型人才,利用高科技手段,把平劇傳揚出去,使平劇得到發展。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看大戲的習俗。如果把這一習俗以元宇宙的方式展現,那麼對于老百姓來說,就多了一條看大戲的管道。精英們沒有時間到劇場,便可以通過元宇宙欣賞。欣賞後學一學、唱一唱、傳一傳,最後走進劇場,感受劇場裡的震撼。而劇場上演的也不是單一平劇,有傳統的,有不同版本的,還有利用高科技制作後的,但它都是原汁原味的平劇,觀衆可以置身多種多樣的形式中、多角度欣賞。

這就促使院團對劇場進行革新。比如,在一些大型院團,下面分設的幾個小型演出團可同演一出劇目,一個團演原汁原味的傳統戲,一個團演高科技改良後的戲,一個團演不同的版本……劇場根據不同的演出方式,分别滿足演出條件,作出改革。不論觀衆喜愛哪一種,我想戲曲都能得到很好的傳播。大膽與時代相結合,才能不被時代抛棄,才能不斷進步、不斷發展。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2年03月28日09版文化周刊)

記者:郭海瑾

版面編輯:王小甯 謝穎 楊雪 張麗 郭海瑾

新媒體編輯:莫愁

稽核:周佳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