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越催越磨蹭,家長越催越火大,是孩子問題?還是家長問題?

終于可以不用再催孩子了,樂樂爸感覺瞬間年輕了很多。

每天從早晨起床,就開始催孩子起床、穿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飯。

就連坐校車都要一遍遍地催促,快遲到了,加快點走......

讓人惱火地磨蹭

晚上回來吃飯又開始催,快點吃,一個小時過去還有半碗飯。吃完飯盡量休息半小時多點,又要檢查作業,哎!拿個作業本都像瘋狂動物城裡的樹懶“閃電”一樣,看得樂樂爸想發飙。

過去還可以3、2、1倒計時來刺激一下孩子的行動速度,現在上國小幾乎沒啥作用。孩子大了,想法也多,有點失去控制的感覺。

看着這個小混世魔王,打又不能打,罵又不能罵,都說文明教育,可實在沒轍,每天如此煎熬,比上班完不成報表和業績都難受。

孩子越催越磨蹭,家長越催越火大,是孩子問題?還是家長問題?

直到前段時間去參加一個育兒課程,專家老師針對樂樂爸的問題:其實樂爸遇到的問題,是普遍育兒家庭都有的現象,需要正确面對,也不能急躁,否則會适得其反。

因為國小一二年級的孩子,對時間還不是特别敏感,在學校有老師管着,到家自然就想放松下來,對家長的喊話,有的時候完全是忽略的,根本沒進入耳朵。

孩子越催越磨蹭,家長越催越火大,是孩子問題?還是家長問題?

專家老師給我出了兩個小妙招:

一、告訴孩子做事有先後順序:先做什麼,後做什麼

過去,每次吃飯樂樂都捧着書在看,喊幾遍都沒反應。這次回家,告訴樂樂先吃飯,吃完飯再去看書,放在過去,我說一遍根本聽不到,這次竟然很痛快地跑來吃飯。

樂爸改變了和孩子的交流方式,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大人減少了焦慮,孩子也避免了被吼。看來育兒不是個簡單事情,想需要講求方式方法的。更需要科學的教育方式。

孩子越催越磨蹭,家長越催越火大,是孩子問題?還是家長問題?

二、每次隻要求孩子一件事,太多會混亂

過去每天晚上都是一連串指令下達,結果就是不執行,最後一頓大吼。

現在按着老師的方法,樂爸每次都告訴孩子去做一件事,比如到晚上準備睡覺了,會告訴孩子咱們去刷牙吧,沒有下文,孩子竟然很驚訝地看着我,然後就一起痛痛快快地把牙刷了。

最後想說

很多時候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思考孩子的想法,家長們真要學習一下關于孩子的相關知識,就像兩國交兵一樣,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對付小孩子也是如此。

很多時候,面對孩子,大人不能操之過急,要給孩子自理的時間,在家長眼裡孩子的動作或許比較慢,但是無論如何都要給孩子這個過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