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探秘三星堆

葉文定

在廣漢市三星堆鎮境内的鴨子河(湔江廣漢段)南岸,有處面積12平方公裡、核心區4平方公裡的古遺址,原國務委員、國防部長張愛萍對其出土文物題詞“沉睡五千年,一醒驚天下”,形象概括了它的悠久曆史和巨大影響——它就是距今近5000年的“古國、古都、古文化”所在地、舉世聞名的“三星堆”。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1

三星堆遺址處于成都平原西北,其所在的真武等幾個村,鴨子河、馬牧河兩河相擁,水源充足;基本平整,交通便利;地勢較高,适宜建築。

三星堆之得名,源于區内有段沿馬牧河南岸約200米長的土梁埂,頂部有3個起伏相連的“黃土堆”,好似天上的3顆星。遺憾的是,過去人們不知其重要曆史和文化價值,長期随意取土,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隻剩下一個半土堆。

遺址中部有塊彎月形台地,當地稱為“月亮灣”。近百年前,附近村民燕道誠為從溝中抽水,在屋外搭建牛車房。1929年春,天旱缺水,燕道誠同兒子淘挖溝底降低水源,鐵鋤碰擊到硬物。陸續取出後,曾在縣衙當差、人稱“燕師爺”的燕道誠,判斷這是經過加工的石器、玉器,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他們估計下面還有寶物,不願聲張,就悄悄掩埋好器物,等到夜深才去挖出,運回家中。後來了解到,此次出土的玉器有圭、璧、琮、圈、璋、環,石器有鑿、斧、璧及綠松石珠,約三四百件,“疊置如筍,橫卧泥中”。

這些器物成為私家藏品,部分賣給古董商,輾轉流傳社會;有的饋贈親友,成為家中寶物。縣城内的福音堂牧師董宜笃聽聞此事,覺得散失民間實為可惜,就去找到在廣漢很有影響力的駐軍團長陶凱,請他出面在社會上搜集。

思想進步、對廣漢有好感(此前曾在廣漢建公園、修公路)的陶凱,此前已被贈予5件文物,他即把自己所得交給董宜笃。董宜笃帶去成都,交給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的戴謙和保管。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情況,被具有專業知識和人才的華西協合大學知道,成為認識、發掘、判斷三星堆遺址的開端。

1986年的重大發現,讓三星堆的地位陡然升高。

三星堆一帶土層深厚、粘性強、無雜質,非常适合取土燒磚,村集體開辦磚廠,用人工采挖泥土。1986年7月18日時近中午,一個民工突然挖到一件叮當作響、外表古銅色的東西,像是金屬器物。他想學燕道誠,避開他人悄悄弄回家,掩埋起來。那時,三星堆遺址已是廣漢文物保護對象,村民受過有關法制教育;在遺址區建有考古工作站,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陳德安任站長。這個農民猶豫再三,最後還是不敢以身試法暗挖私藏,午飯後就去報告陳德安。陳德安知道事關重大,馬上通知縣文化局。縣政府迅疾調派武裝警察保護現場,通知磚廠停止取土,并組織人員配合考古工作站開始發掘。

刨開表土2尺左右就發現坑口,下挖1.6米,長4.5米、寬3.25米的土坑即呈現在眼前。這個後被編為1号的祭祀坑裡,雜亂無章地堆滿各類器物,其中有後被定為國寶的金手杖,有金面罩、金虎飾和小金塊等金器,人頭像、跪坐像、面具、龍、虎等青銅器,璋、戈、鑿、锛、鋤、佩等玉器,琮、斧、鏟、矛等石器,以及少量器物底座、尖頂盞等陶器,幾對象牙門齒、不少骨渣和灰燼。品類豐富、價值珍貴的文物出自一坑,在場人員既興奮又驚異。

更讓人意外的是,27天後,在距離1号祭祀坑僅20米處,又在取土時發現長5.3米、寬2.15米的2号祭祀坑,出土更多文物:上層是60多根1米左右長的象牙;其下是青銅器,有國寶級的青銅大立人以及40多個人頭像和神樹、車輪形器、小編鐘、人面像、罍、雞、鳥、蛇、獸面、飾件等;下面是金面罩、金箔魚形飾、金箔葉形飾以及斧、戈、锛、鑿、璋、瑷、管、珠等玉器,還有令人不可思議的海貝。

兩個祭祀坑内出土的珍貴文物,立即引起海内外轟動,豐富的實物奠定了三星堆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的堅實基礎。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三星堆博物館展品(雲何視覺 供圖)

2

80多年來,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有計劃發掘;專業人員的有意活動、當地村民的偶然發現,都獲得有價值的文物。

1934年3月,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的葛維漢到廣漢,經與縣長羅乃燔商議,派出80多名團丁到現場保護,在燕道誠發現文物的溝底繼續挖掘,發現幾件精美玉器;後又在溝邊挖了3條12.2米長、1.5米寬的探溝,得到許多殘陶片、殘石璧和手工藝品、玉石器。器物經羅縣長過目後,送往華西協合大學博物館。

新中國成立後,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四川大學曆史系考古教研室,對三星堆作了多次調研。1958年、1961年,有關人員寫出調查報告,并在專業刊物發表,提出該遺址屬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

1963年,四川省博物館和四川大學曆史系考古教研室,再次到月亮灣發掘,出土石器和殘陶片,并發現房屋遺迹。20世紀60年代,附近村社改渠,又發現不少銅兵器。1964年春,農民挖糞坑時發現一坑包括成品、半成品和胚料的玉石器。20世紀70年代,遺址區内農民在建沼氣池時,多次挖出磨制的斧、锛、鑿等石器和殘石璧;還在河邊撿拾到制作精美的玉鑿、銅虎和盉、豆等陶器。1974年,在田裡發現一坑打磨過的石塊,大小幾十個,石質堅硬、細膩光滑,有的呈桔褐色、有的是米綠色;還有盉、豆等陶器。

真武村磚廠建在一條5—6米高、10—20米寬、頂部平坦的土埂上,中部有缺口。後來判定,這條土埂就是古蜀國都城的東城牆,中部缺口就是城門。磚廠取土過程中,不斷發現文化層,挖出石斧、陶片、紅燒土塊。但磚廠仍在蠶食土埂,部分地段挖成溝槽。1987年初,三星堆被确定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磚廠停辦,古都城牆終于得到有效保護。

因有土堆而使三星堆得名的那條土埂,高約七八米,頂部寬十來米。1976年,當地開辦的另一座磚廠開始挖掘土埂,挖出不少古老陶片。雖然考古人員确認那是文物,并一直反映到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員會,但有關部門未及時采取保護措施。到1980年春,很長的土埂被挖平,3個土堆隻剩一個半。形勢逼人,省、縣聯合組成搶救性發掘隊伍,曆時1年,開挖49個5米×5米的探方,出土大量石器、陶器,并發現18座四川罕見的房屋遺址、灰坑3個、土坑墓4座。這些發現,為在遺址區采取保護措施創造了條件,為三星堆确定為省級文物保護機關提供了很有說服力的依據。

大批考古新發現,終于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航拍的房址和各種石器、陶器照片及文字資料送往北京,向國家文物局和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彙報。1982年,國家文物局派人到廣漢,實地考察三星堆遺址價值和保護情況,最終決定把三星堆遺址列入國家考古重點發掘地。

從1982年開始,省縣聯合考古隊對三星堆遺址進行連續6年的發掘,并對遺址範圍作全面調查,明確定護區域,設立保護标志,由縣政府發文确定保護措施。

這個時期,考古隊對遺址區北端、面臨鴨子河的西泉坎,以及三星堆土埂殘存土堆,布局發掘,各自開挖7個探方。在西泉坎發現大量石器、陶器,包括陶盉、陶豆、小平底罐等殘陶器數百件、殘陶片數萬片;出土的石器除斧、鑿、锛,還有反縛雙手跪坐的石人雕刻等器物;出土成片的紅燒土和柱洞、水溝等房屋遺迹;在殘存的土堆裡,也發現很多石器、陶器。省文物考古部門在調查報告中,初步判斷這裡是石器、玉器的加工作坊。

在出土國寶級文物的重大考古發現之前的1986年初,由省、縣和四川大學有關人員,聯合組成遺址發掘上司小組,廣漢指定分管副縣長負責;由四川大學曆史系考古教研室帶隊,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師生加入省縣聯合發掘隊伍。3—5月,大規模考古發掘開始,德陽市各縣都派出文物幹部到現場實習;參加發掘的民工,多時達130多人。發掘分為3個片區,開挖探方53個,總面積1325平方米,文化層堆集最厚達2.5米,最多可分16層。據碳14測定,最早的堆積層,有4800年左右曆史。

這次發掘,還發現房屋遺址20多處。從柱洞和溝槽推定,既有貴族居住的寬達60平方米的大廳,也有10平方米左右平民居住的木骨泥牆小屋;最小的隻有幾平方米,大概是飼養牲畜的地方。還發現灰坑104個,出土大量文物,有玉璋、玉钏;豬、牛、羊、虎、蛙、鸱鸮、杜鵑等陶塑;小平底罐、高柄豆形器、鳥頭把勺、袋狀足盉高領罐、瓶形杯、尊形器、三足飲器,以及漆陶器、雕花漆木等。這些發現,極大豐富了三星堆文化内涵,具有很高學術價值。

1988年1月,三星堆遺址更新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遺址區得到規範管理,發掘得到嚴格控制。30多年來,又多次對古城牆等部位開展小範圍試發掘,有不少收獲。

2019年開始,在原祭祀坑附近又陸續發現6個祭祀坑。2020年,三星堆遺址啟動新一輪的大規模考古發掘。2021年3月,中央電視台等國家媒體,連續4天向全世界播送《三星堆新發現》專題,以最強的陣營和理念、最新的裝備和技術開展的考古工作,得到現場直播,展現最新成果,生動展示中華文明悠久曆史的燦爛成就,引起國内外廣泛關注。在三星堆故鄉廣漢,這更是城鄉男女的熱門話題,大家喜形于色、情不自禁。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三星堆銅扇貝形挂飾(三星堆博物館 供圖)

3

經過80多年的發掘,三星堆遺址出土的大量文物——精美的金器、玉器和大量的石器,有力證明古蜀國的存在,初步确定古都城的身份,不斷豐富古文明的内涵,震驚考古界,轟動國内外;那風格神秘的縱目面具、深藏奧妙的黃金權杖、通天接地的青銅神樹……更給世人帶來震撼和驚喜。學術界認為,它基本代表了距今4800—2600年古蜀文化的面貌和水準。

【聚焦三星堆】探秘三星堆‖葉文定

三星堆博物館位于遺址區東北角的鴨子河畔,南距成都30公裡,北離德陽20多公裡,屬大型現代化專題遺址博物館,被評定為AAAA級景區。它的建成,得到國家和省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專家學者的大力支援和熱情幫助。

博物館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正式開放,2008年6月被列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2010年10月被列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國内享有很高地位和重大影響。

身臨古蜀都城,目睹稀世珍品,成為很多國内外遊客進入廣漢的首選。每到節日,遺址區車流如潮,館内外摩肩接踵。在入館人數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而受到嚴格限制的2020年,博物館接待遊客也高達33.8萬人次。限制稍寬的2021年春節期間,尤其中央電視台直播實況後,熱度更是有增無減;同年五一假期,遊客成倍增加。

從1999年起,江澤民、胡錦濤、朱镕基、李鵬等黨和國家上司人先後到博物館參觀;2004年5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也來到廣漢參觀三星堆。馬其頓總統、奧地利前總統等一些國家的政界要人和很多國内外社會名流,也慕名而來,對三星堆大加贊賞。

2000年7月,來自美、英、法、德、日等8個國家和中國内地、中國台灣、中國香港的16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廣漢,研讨三星堆文化和古蜀文明,決定建立“三星堆學”。

三星堆珍貴文物名揚神州、享譽世界。部分标志性的重要文物,先後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陽、西安、太原、長沙、濟南、廣州、呼和浩特、銀川、深圳、東莞、蘇州、青島、浙江良渚以及台北、香港等地展出;還遠涉重洋,運往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墨西哥、澳洲、新加坡、日本等國的中心城市展出,所到之處,無不引起轟動。

近年來,具有代表性的三星堆文物複制件,還作為國家禮品,贈予希臘、秘魯等具有悠久文明國家的上司人或博物館,成為友誼外交的使者、中華文明的象征。有關三星堆的學術交流、文藝創作、旅遊發展、商業營運,正方興未艾、不斷深化。

三星堆受到世人關注,不僅因為不斷出土的珍貴文物,還在于至今難解的“七大謎團”:三星堆文明源頭何在?又因何故消失?它和瑪雅文明、古埃及文明是什麼關系?為何沒有文字記載?那些下跪的人是什麼身份?成堆的象牙來自何處?精美的玉器、青銅器是如何制作的?

現在,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正在發掘,已獲得更大的黃金面具、完整的青銅頂尊跪坐人像等珍貴文物。三星堆再次成為熱愛中華文明、關注中國曆史的人們注目的地方。

(本文部分内容,選自敖天照等老師發表在廣漢市政協主編的《廣漢文史專輯》中的文章,在此一并緻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