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作者:古淩

(原創首發,全網維權,抄襲必究。本故事為虛構,請勿對号入座。)

1976年的一天,軍事博物館裡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參觀者。這位面容憔悴的老漢站在一件曆經滄桑的發電機前,眼神中滿是複雜的情感。

當年,這台重達近140斤的發電機,是由這位老漢親自背負在紅軍的長征路上。

從湘江的激戰到雪山草地的跋涉,每一步都印着他的汗水和堅持。它不僅僅供應了電力,更是長征途中不可或缺的情報傳遞工具。

時光荏苒,世事變遷,當老漢想要用手輕撫時,卻被博物館從業人員制止。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長征回響

1932年,江西,一個名叫謝寶金的年輕人因家境貧寒而早早地承擔起家庭的重擔。

他的身材魁梧,力大無窮,原本在鄉間的小作坊裡找到臨時的工作。

當時,紅軍正在他的家鄉活動,他們不僅沒有對當地百姓進行掠奪,反而幫助村民們進行農活,換取食物和住宿。

這種行為深深打動了謝寶金,他開始為紅軍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1934年,紅軍面臨着國民黨軍的第五次“圍剿”。背水一戰的情境下,謝寶金被毛澤民看中,正式加入了這支隊伍,進而開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不久之後,謝寶金便承擔了保持通訊暢通的重任——負責一台重達近140斤的手搖發電機的運輸和維護。

這台發電機不僅雖然笨重,但卻是紅軍在長征中唯一的通訊保障。它的重要性無可替代,因為在當時,通訊裝置極為匮乏,一旦失去了發電機,整個紅軍就會陷入資訊孤立的境地。

為了保護這台發電機,紅軍專門組建了一個由128人組成的保護隊伍,謝寶金是這個隊伍的核心成員。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長征開始的那一天,毛澤民下令,所有人必須確定發電機的安全。謝寶金與他的戰友們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苦難旅程。

他們穿越了湘江,爬過了雪山,跨越了草地。盡管根據地可以變更,但維持戰鬥力的關鍵——情報的傳遞絕不能中斷。

因為長征路途遙遠且充滿了危險,謝寶金隻能一路背着這台沉重的發電機行軍。謝寶金依然無怨無悔,負重前行。

為了確定發電機的安全與功能性,黨的上司層派出了一支專門的隊伍來保護它。考慮到發電機的重量和攜帶的困難,部隊也嘗試用擔架等方式擡運,以減輕謝寶金的負擔。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然而,長征途中的自然環境外加敵軍的襲擊增加了保護發電機的難度。尤其是當敵軍使用飛機進行轟炸時,不僅對紅軍造成了直接的傷害,也多次威脅到了發電機這一重要裝備的安全。

湘江岸邊,是謝寶金背着發電機過河的;爬雪山,穿峭壁時也是謝金寶背着發電機前進;甚至過沼澤的時候,是謝寶金雙腿在沼澤中深一腳淺一腳的,背着發電機渡過的。

經過艱苦卓絕的長征,謝寶金與紅軍部隊終于抵達了延安,原本128人的隊伍,隻剩下了3個人。

在延安,毛主席對謝寶金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毛主席在數萬名幹部和戰士面前,對謝寶金的卓越表現給予了公開的表揚,這不僅是對他個人極大的肯定,也激勵了所有紅軍戰士繼續為革命事業奮鬥。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請辭回鄉

得益于在長征中的表現和毛主席的認可,謝寶金很快被提拔為延安合作社的主任。在這個新的職位上,謝寶金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和責任,他積極為民辦事,努力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真正做到了為民服務。

他的廉潔自律和勤奮工作赢得了群眾的愛戴和上級的多次表揚。延安合作社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他的努力不僅改善了合作社的運作效率,也提高了當地居民的生活水準。

他獲得了“長征模範”這一榮譽稱号,進一步肯定了他在革命和建設中的重要貢獻。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由于謝寶金在長征中有出色表現,更因為無私的奉獻精神,赢得了組織的高度認可。

鑒于他的貢獻,組織決定調任他至北京總參謀部,擔任金庫管理的重要職務。這一職位不僅展現了對他個人能力的認可,也是對他長期忠誠和犧牲的回報。

然而,當謝寶金得知這一消息時,他的反應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他并沒有因為得到高職而感到榮耀或滿足,相反,他主動找到了中央上司,推辭了這項決定。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謝寶金的理由很簡單:“我沒有文化,不如就把這份工作給更合适的年輕人吧。”

他認為自己的文化水準不足以勝任這樣進階别的工作,而且他希望有更多的機會留給年輕一代,讓他們有機會發揮才能、貢獻力量。

謝寶金還表達了個人的願望——他想回到家鄉山西。盡管在北京工作為他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舞台,但他更希望回到自己的根,去貢獻自己的力量。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他認為,在家鄉,他能發揮出更大的價值,同時也能更好地照顧家人和親人。

謝寶金的這種無私和奉獻精神,再次得到了上司和同志們的敬佩。

1952年,謝寶金終于得以傳回家鄉,他在軍中的歲月雖然英勇,但長期未能回家的他對家鄉的發展并不熟悉。

回到家鄉後,謝寶金看到當地孩子們上學需要涉水過河,冒着安全風險,這讓他有些心痛。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謝寶金沒有猶豫,決定自掏腰包為村莊建造一座橋梁。這座橋的建成不僅友善了孩子們上學的路,也極大改善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村民們對謝寶金的這一舉動感激不盡,他的善舉在當地傳為佳話。

然而,盡管他為村莊帶來了這樣的改變,謝寶金自己的家庭經濟狀況卻并不樂觀。在軍中多年,他并沒有積攢下太多的财富,加之家鄉的經濟基礎薄弱,他和妻子面臨着一定的經濟壓力。

為了維持家庭的生計,他們在當地的供銷社找了份工作,也就是收廢品。這份工作雖然辛苦,但能維持謝寶金與妻子的生活。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雖然這份工作環境艱苦,但謝寶金從未有過任何抱怨。在他看來,這是自己為國家繼續貢獻的另一種方式。

社會上有人不解,甚至質疑,怎麼會将一位有着如此傑出革命功績的老兵安排到這樣的崗位上工作。對此,謝寶金總是回應:“是我自己選擇來這裡的。”

他的選擇甚至自己的兒子都感到難以了解,甚至還責怪謝寶金沒有利用關系給他謀個工作。

對此,謝寶金說:“先有大國,才有小家。我要是幫了你,那就是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對其他人不公平。”在謝寶金的思想裡,個人的利益永遠服從于國家的需要。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1974年,謝寶金步入了退休生活。當時,他年過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在他長達二十多年的職業生涯中,謝寶金因其不懈的奮鬥和巨大的貢獻,多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謝寶金對自己的退休生活感到非常滿足。他第一次收到50塊錢的退休工資時,感慨萬分,眼含熱淚,一直對黨和國家表達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盡管這筆金額對許多人來說可能微不足道,對謝寶金來說,它象征着國家對他一生貢獻的認可和回報。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然而,革命的艱辛對謝寶金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他患上了肺結核,常常咳嗽,身體狀況逐漸惡化。盡管疾病給他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但他從未向國家或任何人提出過特殊要求。

當他的病情嚴重到需要更好的醫療條件時,他在北京的戰友們得知情況後,都力促他前往北京接受治療。

1976年,謝寶金在孫子的陪同下,來到北京治療。在北京治療期間,謝寶金有機會參觀了國家軍事博物館。

北京的現代化景象與他記憶中硝煙彌漫的戰場截然不同,這讓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城市的繁華讓他認識到自己和戰友們的犧牲并非徒勞。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觸碰曆史

謝寶金走進博物館,最終站在那台發電機前。這台機器,曾經是他背負過的重擔,現在靜靜地展示在玻璃櫥窗裡,成為了曆史的見證。

謝寶金忍不住伸出手,想要再次觸摸一下發電機,卻被從業人員出聲制止:"對不起,老先生,博物館規定不能觸摸展品。"

老人停住了動作,他看了看從業人員,然後又看了看這台老式的發電機,他緩緩收回手。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博物館的講解員注意到了這位他。他走過來,準備為老人介紹這台發電機的曆史。

但謝金寶此刻忍不住大哭的說:“我怎麼會不知道呢?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發電機,我比誰都清楚它的曆史。如今我連摸一摸它都不能了......”

領班聽到謝金寶的哭聲,便上前詢問,正是這一問,才讓大家知道了謝寶金的故事。

謝寶金在講述中再次被情感淹沒,淚流滿面地回憶起和戰友們用生命守護這台發電機的日子。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自此,謝寶金的英雄事迹開始在更廣泛的範圍内被人們所知。他不僅成為了中國紅軍中的一個象征,更被視為一代人奮鬥和犧牲的象征。

謝寶金緩慢地擡起手來,向這台見證了無數戰火和犧牲的發電機敬了一個軍禮。

1984年,謝寶金因病逝世,享年86歲。他的一生是對中國紅軍不屈不撓精神的展現,他的故事和精神在博物館的那一刻被永久記錄,傳承給了後世。

他的逝世讓那段曆史更顯珍貴,這種堅毅和犧牲的精神将會繼續傳承下去。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結語

從1934年的苦難長征到1976年的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前,謝寶金與那台他曾背負過山河的發電機短暫的重逢,展現了曆史與個人經曆的交織。

謝寶金身上所承載的不僅是過去的艱辛,還有對曆史的尊重和對青年的期望。

他沒有把自己塑造成英雄,從他的經曆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艱辛與偉大。

76年,老漢參觀軍博館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訴:這是我一路背過來的

參考資料:

1、背着68公斤重發電機奔赴延安 肖雄;肖星 中國紀檢監察報 2019-08-09 報紙 社會科學Ⅰ輯

2、用生命捍衛使命的謝寶金 楊有海;張景成;王永生;李文;田家山 新長征 2016-10-01 期刊

社會科學Ⅰ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