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作者:古凌

(原创首发,全网维权,抄袭必究。本故事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1976年的一天,军事博物馆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参观者。这位面容憔悴的老汉站在一件历经沧桑的发电机前,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感。

当年,这台重达近140斤的发电机,是由这位老汉亲自背负在红军的长征路上。

从湘江的激战到雪山草地的跋涉,每一步都印着他的汗水和坚持。它不仅仅供应了电力,更是长征途中不可或缺的情报传递工具。

时光荏苒,世事变迁,当老汉想要用手轻抚时,却被博物馆工作人员制止。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长征回响

1932年,江西,一个名叫谢宝金的年轻人因家境贫寒而早早地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他的身材魁梧,力大无穷,原本在乡间的小作坊里找到临时的工作。

当时,红军正在他的家乡活动,他们不仅没有对当地百姓进行掠夺,反而帮助村民们进行农活,换取食物和住宿。

这种行为深深打动了谢宝金,他开始为红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1934年,红军面临着国民党军的第五次“围剿”。背水一战的情境下,谢宝金被毛泽民看中,正式加入了这支队伍,从而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不久之后,谢宝金便承担了保持通讯畅通的重任——负责一台重达近140斤的手摇发电机的运输和维护。

这台发电机不仅虽然笨重,但却是红军在长征中唯一的通讯保障。它的重要性无可替代,因为在当时,通讯设备极为匮乏,一旦失去了发电机,整个红军就会陷入信息孤立的境地。

为了保护这台发电机,红军专门组建了一个由128人组成的保护队伍,谢宝金是这个队伍的核心成员。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长征开始的那一天,毛泽民下令,所有人必须确保发电机的安全。谢宝金与他的战友们开始了长达一年多的苦难旅程。

他们穿越了湘江,爬过了雪山,跨越了草地。尽管根据地可以变更,但维持战斗力的关键——情报的传递绝不能中断。

因为长征路途遥远且充满了危险,谢宝金只能一路背着这台沉重的发电机行军。谢宝金依然无怨无悔,负重前行。

为了确保发电机的安全与功能性,党的领导层派出了一支专门的队伍来保护它。考虑到发电机的重量和携带的困难,部队也尝试用担架等方式抬运,以减轻谢宝金的负担。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然而,长征途中的自然环境外加敌军的袭击增加了保护发电机的难度。尤其是当敌军使用飞机进行轰炸时,不仅对红军造成了直接的伤害,也多次威胁到了发电机这一重要装备的安全。

湘江岸边,是谢宝金背着发电机过河的;爬雪山,穿峭壁时也是谢金宝背着发电机前进;甚至过沼泽的时候,是谢宝金双腿在沼泽中深一脚浅一脚的,背着发电机渡过的。

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谢宝金与红军部队终于抵达了延安,原本128人的队伍,只剩下了3个人。

在延安,毛主席对谢宝金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毛主席在数万名干部和战士面前,对谢宝金的卓越表现给予了公开的表扬,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极大的肯定,也激励了所有红军战士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请辞回乡

得益于在长征中的表现和毛主席的认可,谢宝金很快被提拔为延安合作社的主任。在这个新的职位上,谢宝金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责任,他积极为民办事,努力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真正做到了为民服务。

他的廉洁自律和勤奋工作赢得了民众的爱戴和上级的多次表扬。延安合作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他的努力不仅改善了合作社的运作效率,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他获得了“长征模范”这一荣誉称号,进一步肯定了他在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贡献。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由于谢宝金在长征中有出色表现,更因为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组织的高度认可。

鉴于他的贡献,组织决定调任他至北京总参谋部,担任金库管理的重要职务。这一职位不仅体现了对他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长期忠诚和牺牲的回报。

然而,当谢宝金得知这一消息时,他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并没有因为得到高职而感到荣耀或满足,相反,他主动找到了中央领导,推辞了这项决定。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谢宝金的理由很简单:“我没有文化,不如就把这份工作给更合适的年轻人吧。”

他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不足以胜任这样高级别的工作,而且他希望有更多的机会留给年轻一代,让他们有机会发挥才能、贡献力量。

谢宝金还表达了个人的愿望——他想回到家乡山西。尽管在北京工作为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舞台,但他更希望回到自己的根,去贡献自己的力量。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他认为,在家乡,他能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同时也能更好地照顾家人和亲人。

谢宝金的这种无私和奉献精神,再次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敬佩。

1952年,谢宝金终于得以返回家乡,他在军中的岁月虽然英勇,但长期未能回家的他对家乡的发展并不熟悉。

回到家乡后,谢宝金看到当地孩子们上学需要涉水过河,冒着安全风险,这让他有些心痛。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谢宝金没有犹豫,决定自掏腰包为村庄建造一座桥梁。这座桥的建成不仅方便了孩子们上学的路,也极大改善了村民的日常出行。村民们对谢宝金的这一举动感激不尽,他的善举在当地传为佳话。

然而,尽管他为村庄带来了这样的改变,谢宝金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却并不乐观。在军中多年,他并没有积攒下太多的财富,加之家乡的经济基础薄弱,他和妻子面临着一定的经济压力。

为了维持家庭的生计,他们在当地的供销社找了份工作,也就是收废品。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能维持谢宝金与妻子的生活。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虽然这份工作环境艰苦,但谢宝金从未有过任何抱怨。在他看来,这是自己为国家继续贡献的另一种方式。

社会上有人不解,甚至质疑,怎么会将一位有着如此杰出革命功绩的老兵安排到这样的岗位上工作。对此,谢宝金总是回应:“是我自己选择来这里的。”

他的选择甚至自己的儿子都感到难以理解,甚至还责怪谢宝金没有利用关系给他谋个工作。

对此,谢宝金说:“先有大国,才有小家。我要是帮了你,那就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对其他人不公平。”在谢宝金的思想里,个人的利益永远服从于国家的需要。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1974年,谢宝金步入了退休生活。当时,他年过七旬,但依然精神矍铄。在他长达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谢宝金因其不懈的奋斗和巨大的贡献,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谢宝金对自己的退休生活感到非常满足。他第一次收到50块钱的退休工资时,感慨万分,眼含热泪,一直对党和国家表达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尽管这笔金额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对谢宝金来说,它象征着国家对他一生贡献的认可和回报。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然而,革命的艰辛对谢宝金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他患上了肺结核,常常咳嗽,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尽管疾病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他从未向国家或任何人提出过特殊要求。

当他的病情严重到需要更好的医疗条件时,他在北京的战友们得知情况后,都力促他前往北京接受治疗。

1976年,谢宝金在孙子的陪同下,来到北京治疗。在北京治疗期间,谢宝金有机会参观了国家军事博物馆。

北京的现代化景象与他记忆中硝烟弥漫的战场截然不同,这让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城市的繁华让他认识到自己和战友们的牺牲并非徒劳。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触碰历史

谢宝金走进博物馆,最终站在那台发电机前。这台机器,曾经是他背负过的重担,现在静静地展示在玻璃橱窗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谢宝金忍不住伸出手,想要再次触摸一下发电机,却被工作人员出声制止:"对不起,老先生,博物馆规定不能触摸展品。"

老人停住了动作,他看了看工作人员,然后又看了看这台老式的发电机,他缓缓收回手。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博物馆的讲解员注意到了这位他。他走过来,准备为老人介绍这台发电机的历史。

但谢金宝此刻忍不住大哭的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发电机,我比谁都清楚它的历史。如今我连摸一摸它都不能了......”

领班听到谢金宝的哭声,便上前询问,正是这一问,才让大家知道了谢宝金的故事。

谢宝金在讲述中再次被情感淹没,泪流满面地回忆起和战友们用生命守护这台发电机的日子。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自此,谢宝金的英雄事迹开始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被人们所知。他不仅成为了中国红军中的一个象征,更被视为一代人奋斗和牺牲的象征。

谢宝金缓慢地抬起手来,向这台见证了无数战火和牺牲的发电机敬了一个军礼。

1984年,谢宝金因病逝世,享年86岁。他的一生是对中国红军不屈不挠精神的体现,他的故事和精神在博物馆的那一刻被永久记录,传承给了后世。

他的逝世让那段历史更显珍贵,这种坚毅和牺牲的精神将会继续传承下去。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结语

从1934年的苦难长征到1976年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前,谢宝金与那台他曾背负过山河的发电机短暂的重逢,展现了历史与个人经历的交织。

谢宝金身上所承载的不仅是过去的艰辛,还有对历史的尊重和对青年的期望。

他没有把自己塑造成英雄,从他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艰辛与伟大。

76年,老汉参观军博馆想摸文物被制止,哭诉:这是我一路背过来的

参考资料:

1、背着68公斤重发电机奔赴延安 肖雄;肖星 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08-09 报纸 社会科学Ⅰ辑

2、用生命捍卫使命的谢宝金 杨有海;张景成;王永生;李文;田家山 新长征 2016-10-01 期刊

社会科学Ⅰ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