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怪孩子和你“不親”,身為父母走進了誤區,就會造成這種情況

别怪孩子和你“不親”,身為父母走進了誤區,就會造成這種情況

看到别人的孩子都在父母的懷裡撒嬌,可是自己的孩子卻總是躲着自己。

很多父母心裡不是滋味,他們明明也做了很多,可是不知道為什麼孩子卻和自己不親呢?

其實,孩子和父母不親,并不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不夠,而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式導緻孩子産生誤解。

彼此之間誤會被放大,進而讓親子關系變得冷漠。

家長應該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适度和孩子進行互動交流。

讓孩子懂得父母的關懷和愛意。

1

别怪孩子和你“不親”,其實是身為父母的你走進了誤區

01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太少

很多父母一心将工作做好,他們認為隻有給予孩子高品質的生活才算是對孩子愛的深沉,可是卻忽略了自己對于孩子的陪伴。

盡管通過父母的努力,物質生活得以提升,可是孩子卻更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陪伴。

父母陪伴不足,很多孩子往往認為父母不夠愛自己,他們無法将物質條件的提升和父母的愛化等号,是以,不管父母再忙,都應該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

02 父母對孩子要求過于嚴格

說起教育孩子,很多父母認為嚴格教育才能讓孩子少走彎路,是以他們絕不允許孩子犯錯誤。

一旦孩子身上出現了問題,便會進行嚴格的懲罰。

别人的父母總是和顔悅色,而自己的父母總是冷冰冰,孩子難免會想要遠離父母。

在孩子看來,父母的态度便是愛意的流露,如果父母始終一副冷漠的态度,那麼孩子便會認為父母根本不喜歡自己,他們也不敢于親近父母,更不敢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的心聲。

03 父母過度說教讓孩子産生厭倦

看到孩子做錯了事情,很多父母往往心急如焚,他們一遍遍的數落孩子,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少犯錯。

殊不知,在父母過度說教的行為方式下,孩子的内心已經産生了排斥心理,他們不想要聽到父母的說教,更不願意靠近父母。

父母過度的說教行為已經讓孩子産生了不悅,正是由于這種教育方式将孩子從自己的身邊逐漸推走,家長應該逐漸反思自我的教育行為,改變親子交流方式,親子之間的關系才會獲得新生。

2

孩子和家長不親,家長要避開這幾種錯誤的處理方式

01 硬逼着孩子來自己的身邊

看到其他人的孩子都在父母身邊撒嬌,自己的孩子就躲得遠遠的,父母覺得很沒有面子。

他們往往會硬逼着自己的孩子來到身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找回自己的面子。

或許在父母的指令下,孩子會選擇到父母的身邊,但是他們肢體動作會極度不和諧,更不願意在父母面前撒嬌、坦露心聲。

孩子不願意做一件事情,如果父母硬逼着他們去做,即使在父母的逼迫下,孩子做了這件事情,但是他們内心始終是抵觸的。

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

不可逼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情。

02 将所有的問題推給孩子

看到孩子和自己不親,很多家長往往會認為這都是孩子的問題,他們甚至開始挑剔孩子。

其實兩個人之間的關系發生了變化,不可能隻是一方的問題,家長應該擺正自己的态度。

别怪孩子和你“不親”,身為父母走進了誤區,就會造成這種情況

家長看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試圖換種方式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

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家長做孩子的欣賞者,當父母向孩子流露自己的善意時,相信孩子也會逐漸向父母打開心門,親子之間的關系也會得以改善。

03 通過打罵的方式懲罰孩子

很多家長習慣通過打罵的方式解決問題,看到孩子和自己不親,他們難免會打罵孩子。

其實這種方式隻會讓親子關系更糟糕,畢竟沒有一個孩子喜歡和經常否定自己的父母在一起。

想要緩和親子之間的關系,家長應該反思自己的問題。

教育方式發生了改變,親子之間的感情得以流動,孩子才會願意靠近父母。

3

家長掌握這幾個秘訣,讓孩子天天粘着你

01 給予孩子高品質的陪伴

很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方式很獨特,他們一邊拿着手機一邊坐在孩子的身邊,這種陪伴的方式過于敷衍,家長應該提高陪伴孩子的品質。

放下手機,全身心投入到陪伴孩子中。

和孩子一起玩遊戲或者閱讀,提高陪伴的品質,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真實存在。

大多數的父母都誤解了陪伴的含義,反而因為低品質的陪伴讓孩子對父母産生了反感。

02 盡可能讓孩子生活在自己的身邊

很多父母由于自己工作忙,無暇照顧孩子,往往會選擇将孩子送回老家,這種養育方式往往會導緻孩子和自己不親。

是以,家長應該盡可能讓孩子在自己的身邊生活。

家長努力創造和孩子交流的機會,隻有孩子在自己的身邊生活,家長才能及時了解孩子的狀況。

尤其當孩子出現了某些錯誤行為時,家長可以正确的引導,有利于更好地教育孩子。

03 家長和孩子互動時,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

很多家長在和孩子進行溝通時,存在代溝,他們往往無法正确了解孩子的心情,很可能會做出讓孩子誤解的事情。

經過多次交流,孩子無法獲得較好的體驗,往往會關閉自己的心門,是以家長在和孩子進行互動時,應該保持與時俱進的思想。

了解孩子的心思,給予孩子充分的諒解,同時積極學習,努力提升自我,關注熱門話題,積累豐富的知識,擁有更多的談資,隻有父母與時俱進,才能更好的走進孩子心裡。

孩子和自己不親,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心生不悅,畢竟自己辛辛苦苦養大的孩子,為什麼就和自己不親近呢?

其實,家長無需責怪孩子,問題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家長對孩子多一份了解,對自己多一份反思,相信親子之間的關系一定會發生改變。

■ END ■

部分内容配圖 / 源于網絡 侵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