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輪疫情中,許多上海市民養成了“老清老早”從床上爬起來,輪番打開各個配送平台搶菜的習慣。配送運量跟不上成為目前各大線上購物平台保障民生商品的最大瓶頸。
“配送臨時工”、“社群集單”等針對封閉小區居民日常所需的新方法層出不窮,各平台試圖在前所未有的訂單流量暴增中,尋求與時間賽跑的更優解。
在上海的一些郊區,商業配套密度相對市中心更小,對線上配送業務的依賴程度更高,在此特殊時刻,需求愈顯強烈。截至3月23日晚,僅以盒馬上海大場店為例,線上訂單量就比日常增長了5倍。配送運力出現嚴重缺口。
針對運力缺口,盒馬的員工們自發組成私家車義務配送隊,分擔配送小哥們的壓力。
2022年3月26日,記者來到位于闵行區的盒馬鄰裡銀春站,這裡正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打包戰場”。
盒馬鄰裡是盒馬鮮生的延伸品牌線,為滿足郊區社群的購物需求,設立小型的提貨站點,提供“當日下單,次日自提”的服務。
作為本輪疫情的多發區域,闵行區的不少小區至今處于封閉狀态,來店自提的模式對于許多居民來說已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于是,銀春站的員工們在平日裡收貨、打包的基礎之上,開着自家的汽車,臨時擔當起了配送“小馬哥”的任務。
最近,年輕的站長張明鋒和他的同僚們就沒睡過幾個囫囵覺。上班時間從原先的早上7點提前到了5點半,下班時間從晚上的9點延遲到了晚上12點。
銀春站點裡氣氛緊張,所有人一邊看埋頭看着訂單資訊,一邊飛速将各類貨品裝筐打包。站點面積不大,但所有人位置的騰挪幾乎都是一路小跑。
鮮活海産一直是盒馬鄰裡的特色服務,疫情期間,這項工作也沒有落下,封閉小區的居民可以通過線上下單,買到鮮活的魚蝦。
肉禽蛋奶,米面糧油,鄰裡站點麻雀雖小,貨品齊全。
完成貨品的甄選和打包後,店長張明鋒開始裝貨上車。
這一趟跑的是距離站點很近的馬橋萬科城社群。 這個擁有3464戶的大型社群,有着上萬的居民數量。單跑一趟就要運送近30個訂單,這時候,汽車能裝的優勢就凸顯了出來。
一趟的訂單一輛車都裝不下,張明鋒“臨時征調”了盒馬總部派來站點支援同僚的特斯拉SUV,又裝了滿滿一後備廂。
滿載貨物的張明鋒出發,去小區配送。
來到小區門口,迎接張明鋒的是大批守候的社群從業人員和志願者。
一名志願者熟門熟路将隔離帶拉開,準備對接取貨。
一車車籃筐被志願者推出來,又被張明鋒的一批批貨物填滿。
與此同時,各種外賣、快遞、其他購物平台的生活用品,源源不斷送到小區門口,被從業人員接收。
預計至3月26日,盒馬員工的私家車義務配送隊将增長至100輛。私家車配送的配送效率優勢是十分明顯的,最多時候,一趟可以拉滿30單左右的貨品,是一位快遞小哥單次運送量的5到7倍。
在該服務覆寫的社群,“打通最後送菜一公裡”得到很大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