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文|凝媽悟語

關于幼稚園孩子認字的問題,一直存在争議。

有種觀點認為:孩子7歲前不該接受認字、不該接受自主閱讀,這是消耗孩子生命力的東西,禁锢孩子的思維。

孩子的路還長着呢,幼稚園做了國小的事,國小做了中學的事,總是這樣超前,孩子累,家長累,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反而限制孩子各項能力發展。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有種觀點認為:幼稚園孩子認字非常有必要,别的孩子都認字了,你家孩子不認字,不是輸在起跑線上了嗎?

而且,文字本身是美好的事物,孩子想認字,卻禁止他認字,無異于在孩子想吃美食的時候遭到拒絕,對孩子來說,并不是愉快的經曆。

凝媽支援後者,建議幼稚園就開始教孩子認字,認字不單純是赢在起跑線的問題,認字并不會讓孩子感到累,反而讓孩子收獲快樂,而且對能力和自信心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幼稚園孩子認字,是育兒專家、學者支援的事情

尹建莉老師說過,文字作為一種最具内涵、最有效的溝通媒體,是啟蒙教育中最應該贈送給孩子的,事實上它比讓孩子認些簡單的東西更重要,更具有啟蒙的功能。

我們的漢字不是一個簡單的文字元号,而是兼具音、形、義的有意義的符号,功能性和欣賞性都極為強大,孩子認識文字,和認識數字、認識圖畫一樣,都是有價值的早教。

北大教授魏坤琳從腦科學和心理學的角度談了對識字的看法,他認為孩子識字越早越好,孩子一旦掌握了文字,世界對他來說就精彩了很多。

孩子認字之後,會發現,文字在生活中會幫助他,這讓他感到很有樂趣、很有成就感。

慢慢的,認識的文字越來越多,就像“滾雪球”一樣滾起來,學習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忽然有一天就能夠自主閱讀了,孩子不再隻是依賴大人認識世界,自己就能夠探索世界了,對他來說,識字興趣越來越濃厚,閱讀能力越來越強,知識面更寬更廣,形成良性循環。

二寶從2歲多就喜歡認字,現在4歲多,出門的時候,看到文字就非常興奮。以前隻是簡單的讀,現在還學會了聯想,比如看到路牌“淄博”,會驚喜地說“媽媽,這是我同學王*博的博”。

二寶的閱讀能力也很強,20幾頁的繪本,輕松從頭讀到尾,一些大厚本的青少年讀物,他也讀得津津有味,那是一種非常享受的狀态。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幼稚園孩子認字與不認字,導緻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不會輕易消失

10年前,兒子上國小的時候,家長們對識字量并不重視,隻有極個别對文字感興趣的孩子,不小心在學前認識了一些字,識字量最大的也不超過2000字。

但是現在,家長們對教孩子認字的熱衷程度水漲船高,三四歲認識上千字的大有人在,在上國小時認識2000字的已經很普遍。

那些識字量大的孩子,學習、做題得心應手,經常受老師表揚。而那些識字量少的孩子,總是慢半拍,處于明顯的劣勢,不被表揚,感到自卑。學習不快樂,沒有自信,孩子怎麼有學習動力呢?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家長不甘落後,必定要求孩子非常努力地去追,而前面的孩子肯定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他們還會一如既往地在更高的層次努力。學前帶來的差距,不會在上學後消除,而是會越來越大,孩子會感到身心疲憊。

有家長說了,孩子學前識字量隻有200個,但是優秀同學都2000個左右。第一學期結束,孩子認識了1500字,還是跟不上優秀孩子的腳步,優秀孩子總是跑在前面。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認識2000字的已經獨立閱讀很多書,養成了閱讀習慣,增長了很多見識,具備更強的了解能力,語數外學習更輕松。

不認字或認字很少的孩子,還在後面吭哧吭哧認字,閱讀的時間都拿來認字,自然錯過了很多讀書、認識世界的機會。因為了解力差,學習也有難度,成績受影響。

幼稚園孩子認字應該是輕松愉快的事情

一提到認字,家長腦海中一定蹦出這樣的場面:

擺出一堆字卡,讓孩子一個一個去認,面對陌生又毫無關聯的文字,孩子感覺枯燥乏味,眼淚汪汪。

想到這裡,家長認為認字超出孩子的智力水準,是勉為其難。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其實,這種方式早已經被淘汰了,如果采用正确的方法讓孩子認字,是順水推舟的事情,沒有什麼難度。

孩子的識字敏感期大約在3歲左右,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但都會存在這樣一個階段。

如果是自己帶孩子,會非常敏銳地捕捉到這一點,像二寶就是2歲開始迎來了識字敏感期。

給孩子讀書、帶孩子外出的時候,孩子會好奇地問“這是什麼字?”孩子出現這個現象的時候,就是識字敏感期到了,要好好利用起來。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外出,随處可見文字,順着孩子的發展規律來,對孩子感到好奇的文字,很認真地給予,激發他的識字興趣,他的熱情就會非常高漲。

孩子不問的時候,我們也故作驚喜,用誇張的表情告訴孩子“看,這是某某字”。你看到文字的興奮之情也會感染孩子,讓孩子對文字産生好感。

給孩子讀書的時候,不要怕孩子不懂而給孩子翻譯成口語,一定要讀标準文字,讓孩子和文字親密接觸。孩子不僅認識文字,還能增加詞彙量,學會優美的表達方式。

認字的最終目的就是閱讀,提升語言能力、了解能力等多種能力,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提到:幼兒的語言學習需要相應的社會經驗支援,應在生活情景和閱讀活動中培養幼兒對文字的興趣。

不建議幼稚園孩子認字?學齡前産生的差距,上學後隻會越拉越大

是以讓孩子在閱讀中認字,是非常值得推崇、必須要做的事情。

二寶的識字量主要來源于閱讀,不僅在平時的閱讀中認字,也會通過專門為孩子設計的識字書認字。識字書生字量大,能讓孩子的識字量實作爆發式增長,對增強孩子的信心有很大幫助。

認字不隻是為了把其他孩子比下去,不隻是為上學做準備,更重要的是能力提升,閱讀習慣養成,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