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人聞風喪膽的“可怕的兩歲”,這份保命指南快快收下!

1、

聽話的娃都是相似的,難搞的娃各有各的難搞。

我在職業生涯裡遇見過許多的娃和父母。

确實有那種上輩子可能拯救了銀河系的爸爸媽媽,他們會遇到那種不哭不鬧,就愛睡覺的天使寶寶。

但大多數寶寶都是不容易搞定的,人類幼崽似乎天生具備折磨其照顧者的天賦。

多少的老母親都徘徊在崩潰和恢複的漩渦中,靠着偶爾的母慈子孝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支援才能吊着一口仙氣。

幾歲的娃最難搞呢?

大多數人會說2-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

外國人甚至還給這個階段的孩子起了名,什麼terrible 2 horrible 3,怎麼吓人怎麼來。

不過有一說一,根據我上課的親身體驗,這個階段确實是小皮猴出現的高峰期。

跟我咨詢關于小朋友問題的也是這個階段居多。

2、

為什麼這個階段的孩子這麼難搞呢?

1、孩子的行動能力增強。

之是以兩三歲的娃會讓家裡雞飛狗跳,是因為這個階段他們的體能飛速發展,并且探索的欲望十分強烈。他們似乎永不停歇也不會累。

每天沉浸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般的喜悅中,遛得老母親欲哭無淚。

你是否也曾經和我一樣懷疑這些娃的身上是不是有個發條。

2、孩子開始追求自主的感覺。

根據精神分析學派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人格發展理論,在2-4歲,人的主要發展目标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焦慮。

具體表現就是通過對抗來掌控自我和掌控環境。

具體表現就是:啥事兒都要自己幹,把“不”字挂在嘴邊。

寶寶吃飯吧?不!

寶寶我們出去玩吧?不!

講道理是不可能講的,叛逆就完事兒了。

不叛逆怎麼能證明我是個獨立的個體呢?

3、對事物完整性的初步認知導緻的強迫症。

開始意識到什麼是完整,吃蛋糕要吃一整塊,吃蘋果要吃一整個。

我見過最慘的一個爸爸,給女兒吃小餅幹時給掰開了,然後女兒就開始哭鬧。

重新拿一塊總行了吧?

沒那麼簡單,你必須把掰開的那塊給我複原了,本宮才會停止哭鬧。

東西必須要按照自己的順序來擺放,稍有不順意就要開始作。

3、

那面對早早叛逆的娃兒,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1、減少用指令的口氣交流。

有一個說法是如果你想讓孩子少說“不”,那你首先就要減少和他溝通時說不的頻率。

因為當你不停的用“不”來制止他的時候,他就會覺得“不”是一個很有力量的字眼,在他想要反抗時,自然就會拿出來使用。

正所謂言傳身教,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學會粗暴,接着就是永無止境的以暴制暴。

孩子會從我們的語言模式中衍生出自己的語言模式,進而産生相應的思維模式。

就像許多家長對付孩子攻擊性行為的辦法是罵一頓更有甚者打一頓。

對于孩子來說,當他看到最親近、最愛的人是這樣釋放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就會去模仿。

2、給孩子準備的時間。

孩子聽從指令的能力,需要循序漸進的鍛煉,是以應盡早提醒他。

如:果果,再過十分鐘,我們就要吃飯了,你需要收拾玩具和洗手 。

朵朵,五分鐘之後我們就不能玩玩具了,因為我們得回家吃飯了,是以你還有最後一次坐滑梯的機會。

3、轉移注意力。

這個階段小朋友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被轉移的。在我們與小朋友出現僵持不下的情況時可以利用這一點。

比如孩子就是不過來吃飯,這時候你不必一直喊他。

你可以坐下來吃飯,并且大聲說:媽媽今天做的番茄炒蛋真好看,就像一朵花一樣。

4、耐心傾聽孩子說話。

到了兩三歲這個階段,多數孩子都會迎來語言爆發期,他們沒事就喜歡用自己的十級嬰語跟大人唠幾句。

早教班裡的孩子也是,當他們和老師熟悉起來時,就會變成小話痨,大到假期去了哪裡玩,小到昨天晚上被蚊子咬的包,都會拿出來一遍又一遍的分享。

如果照顧者沒有耐心傾聽或沒有及時回應會使孩子感受到壓抑,進而情緒不佳。

5、擅用積極的暗示。

調查顯示,兒童的情緒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成人的暗示。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要多使用積極的暗示和正強化。

如果你想讓孩子變勇敢,最好的方式是跟他說:我看到你做了xxx,我覺得你很勇敢,而不是:你有沒有完成xxx,我覺得你真沒用。

6、不要陷入争端。

很多家長在小朋友開始叛逆時,選擇了跟他們“對剛”。

然而面對四六不懂卻偏偏懂得用一百種手段讓家長崩潰,戰鬥力極強的娃,對剛隻會導緻兩敗俱傷。

避免争端的方法就是不要進入争端,就比如上述要吃完整的餅幹這種無傷大雅的情況就可以順勢而為。

同時,給孩子提供有限的選擇,比如有的小朋友隻穿自己選的衣服,那你就把适合的衣服拿出兩到三件,讓他自己做選擇。

其實無論是terrible 2還是 horrible 3,那些當時令人頭大的表現,随着孩子的成長都會慢慢緩和、消失。

是以當你抱着渡劫的心态去看待這個階段的話,就會平和、淡然許多。

我是早教老師皮特,入行7年的早教老師,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心理咨詢師,日常更新育兒幹貨,關注我,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