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關于教養ADHD,今天我們來學習兩條原則:提前做計劃和保持冷靜的能力。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第十一條:針對潛在問題環境

提前做好計劃

相信ADHD家長對以下場景應該不陌生:

你在一家商店購物,你的多動症的孩子開始撕開包裝,把商品從貨架上拉下來,一如既往地無視你一遍遍的威脅和指令,大肆制造混亂。

你變得不安、沮喪,難以迅速、清楚地思考問題,是以自然也找不到解決的辦法。

而你因為營業員和其他顧客的輕蔑眼神變得更焦慮,于是你拽着正在尖叫的孩子,想要悄悄溜出商店。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是以,對于馬上要去的公衆環境,對于ADHD孩子可能面臨的問題,需要提前準備好行動計劃,這樣能顯著減少問題行為的産生。

可以試一試以下五個簡單步驟:

步驟一:和孩子坐下來,說一下馬上要去的地方,告訴他我們将在那裡做什麼事情。

步驟二:告訴他需要遵守的規則。如果是進入商店,規則可以是這樣的:“待在我身邊,别索要任何東西,按照我說的去做。”這些規則簡單描述即可,不要用長篇大論的解釋。然後要求孩子複述這些簡單的規則。

步驟三:設定獎勵或激勵政策-你可以在收銀台選個零食,或者回家之後給他5分的積分作為獎勵------選一個孩子比較喜歡的獎勵形式。

步驟四:對可能會用到的懲罰措施進行清楚的說明,比如扣除一些積分點或失去某種權利。

步驟五:當你進入潛在問題環境時,記得遵循你的計劃,并及時、快速地給予孩子回報。如果必須要給予懲罰,那麼當孩子不遵守規則時要立即實施懲罰措施。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第十二條:

保持對缺陷的洞察力

面對難以管束的多動症孩子,父母們可能會喪失對眼前問題的洞察力。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在監管孩子行為的初次嘗試沒有起到作用時,他們可能會變得暴躁、憤怒、尴尬,至少是沮喪。

我們必須随時記住:我們是成年人;是孩子的老師、教練和引導者。如果要問你和孩子當中誰應該保持心智清醒,很明顯那個人應該是家長。

有一種保持冷靜的方法:

當孩子出現問題讓我們開始要發脾氣的時候,我們想象一下自己“變成”一個旁觀者。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在看旁邊一對母子(母女)馬上要進入”戰争“狀态。

這時候你在看熱鬧,你覺得教科書的媽媽該是什麼樣的?你就這樣假裝成這樣。

這種方法比較容易讓自己角色轉化成一個陌生人。

也許對孩子的容忍度就會降低到理智的狀态。

你就會更公平、更合理、更理性地應對你的孩子,而不是讓孩子的問題影響你,像孩子一樣沖動地做出回應。

排版 | ADHD家長聯盟

圖檔 | 圖蟲網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巴克利博士關于輔導ADHD的十四條建議之十一、十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