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疫情了,網課了,居家了……這樣的生活别說是孩子,連大人都有些吃不消。

但是疫情蔓延、健康要緊,不管是學習、工作還是賺錢,通通得給核酸檢測和隔離防控讓路。雖然工作機會減少了,薪酬待遇降低了,好在衣食開銷也縮減了。

所謂開源節流、共渡難關,咱們大人挺一挺總還是能過去的。就是苦了孩子,不能出去玩、溝通交流少,整天面對着父母的愁眉苦臉,還要按時按點地抱着手機電腦上網課。

别提有多難了。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01

實際上,許多孩子在家裡聽網課,往往會遇到很多問題。

比如網絡卡、課程亂,不是老師說話有雜音,就是缺少大人監督。當然老師也不容易,甚至曾發生過全班同學都進了直播間,英語老師卻被卡退的窘境。

而且在疫情期間,處于“停課不停學”狀态的孩子們,還需要面對父母要麼心驚膽戰上班,要麼煩躁苦悶居家的抑郁心境。

可想而知,這樣的日子并不好過。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畢竟在正常狀态下,父母白天上班,孩子白天上學,學科教育問題全權交給老師負責,家長隻要每天晚上督促孩子完成作業、查漏補缺就可以。大家各行其事、互不幹擾,互相間的親子關系很容易維護。

但如今因為疫情反複,一些學生和父母因為疫情防控而“居家隔離”,大人小孩從早到晚地呆在同一間房子裡,如果孩子不聽話,大人又唠叨,那麼平日裡的情感沖突和負面情緒,就會在無形之中被催生和放大,甚至變成互相傷害的境況。

這對孩子的學業成績和身心健康,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02

作為家長來說,在疫情居家期間可以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督促孩子的預習複習,同時也會給孩子帶來更多的心理壓力和情緒負擔。

孩子的年齡小,考慮問題容易以自我為中心,而在全家人都“窩”在家裡的環境下,孩子會覺得:

為什麼疫情下大人不用去上班,孩子卻需要堅持上網課?

對于孩子突如其來的“奇怪問題”,我建議各位家長應該靜下心來認真思索一番,畢竟,孩子學習雖然是天經地義、無可厚非的,但家長們堅持讀書,努力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教育能力,同樣至關重要。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也就是說,學生和家長全都宅在家裡“居家監測”,好習慣和好風氣是會互相“傳染”的。

或許你要說,有少數高學曆家庭的孩子也不愛讀書學習,但你不得不肯定,大多數“别人家孩子”的背後,都站着一對知書達禮、溫文爾雅的父母。

大多數孩子在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父母都是他們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示範。

一個優秀的學生,應該具備什麼樣的素質?

一個善良的人,應該擁有什麼樣的胸懷?

一個稱職的家長,又應該做出什麼樣的表率?

這些問題的答案,不但要靠我們從内心去發掘,在平時就思考,更應該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尊重和了解的意識,才有可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和依賴,有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03

可以說,疫情下的孩子,到底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都是學生和家長互相影響的結果。

父母管得太松,任由孩子整天抱着手機電腦玩個不停,既會損傷眼睛,又會耽誤學習;

父母管得太緊,孩子剛睡醒就趕着去背書做題,稍有埋怨便打罵責罰,心情能好到哪去?

是以,在疫情不斷反複的形勢下,當務之急就是要為孩子和家庭,商讨和制定好兩套學習政策。

其一是正常狀态,孩子照常上學,父母照常上班,隻在每天晚上督促和協助完成作業;

其二是疫情狀态,孩子可以多睡一會,學習以網課為主,但要注意身體鍛煉和保護眼睛。

當然如果是心氣更高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支援引導下,設定一個自學計劃,開始一門新才藝、新作品和新愛好的學習。

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畢竟,學習最大的驅動力,不是父母将數不勝數的優質資源擺在孩子面前,而是大人要用心用腦去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同時營造寬容溫馨的家庭氣氛、給孩子一定的空間和自由,以身作則給孩子示範、及時認可孩子的點滴進步,才能幫助孩子利用好這段難得的居家時光。

而且同樣是一個班上的孩子,在網課時的表現也是大相徑庭的。

甚至有些孩子,因為網課教學的模式缺乏互動和監督,就在上直播課的時候玩遊戲或刷評論,氣得老師火冒三丈卻又無可奈何。

但是自律的孩子,不但聽課認真、作業優質,還能在家長的協助下,按時預習複習、背書做題,把疫情下的居家學習,變成一個可以“彎道超車”的良機。

總之,疫情下的孩子,是荒廢學業還是彎道超車,主要看父母的表現。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