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一說到孩子視力,大家最擔心的就是近視了。

但其實,在孩子小時候,最容易忽視的是孩子眼睛的一些其他問題,比如散光、弱視等。

這兩天有位媽媽留言說:

孩子看書時總是歪着腦袋,也總揉眼,我擔心孩子眼睛出問題(本來懷疑近視),就帶他到專門的眼科醫院檢查,結果竟然散光,還300度,醫生建議滴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膠5天後再複查。

孩子平常也不怎麼看電子産品,怎麼突然就散光了呢?孩子這麼小會越來越嚴重嗎?C媽能不能說說散光?

得嘞,今天咱們就說一說小盆友中經常出現的散光和弱視這兩個問題。

一、散光什麼是散光?

在醫學上通常把散光稱之為屈光不正。

完美狀态下人的眼球是規整的圓球狀,這樣光線透過角膜、晶狀體後,可以在視網膜上聚焦成一個點,進而形成清晰的影像。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但完美的情況并不多見,大多數人的角膜和晶狀體彎曲的弧度都沒有那麼規整勻稱,這就使得進入眼睛的光線無法聚焦為一個點(如圖),也就無法形成清晰的物象。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很多人以為散光和近視一樣,是大孩子才會出現的問題,其實不然。

每個人的眼角膜和晶狀體的形狀都是不太一樣的,而完美的正圓半球體的弧度是很少的。

是以大部分人都會或多或少有點散光,包括孩子。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支援的研究表明,大約有23%的嬰幼兒(6個月~1歲)都有散光。

而研究證明散光在亞洲和西班牙裔的孩子中更為普遍。

而且,散光和近視、遠視不太一樣,散光者多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形成的,即天生的。這和平常用眼衛生、看電子螢幕時間等關系不大。

正因為大多孩子的散光都是先天性的,是以就算散光嚴重,看不清東西,孩子自身也可能意識不到。

這也導緻幼兒散光在日常生活很少被發現,若不專門檢查,根本就發現不了。

而且,非常遺憾的是,散光是無法治愈的,也沒有預防方法。

但我們并不能是以而置孩子的散光于不顧。

散光的危害:

散光可能導緻孩子看不清東西,會影響正常生活。

更嚴重的是由于散光導緻的視力模糊可能會造成大腦視力的不正常發育,進而引發弱視,而弱視的危害就更大了(下面詳細說)。

若嚴重散光,還可能導緻孩子看東西時間稍長就會出現頭疼、眼幹、眼疲勞等的症狀,嚴重影響到生活和學習。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是以,今天這個話題,既不是吓唬大家也不是安慰大家。

大家不需要孩子一檢測出散光就緊張,散光很普遍,但也不能大意,具體是否需要治療,還需要視孩子情況而定。

一般75度以下為輕度散光,隻要沒有合并近視或遠視,則對視力影響不大,不會影響到日常生活。暫時不需要治療。

若散光度數超過150度及以上,則通常需要矯正治療。

但度數隻是一個數字,個體差異較大,若是孩子度數沒有很大,但散光已經影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建議根據醫生指導進行治療。

散光的治療方法:

一般是佩戴矯正眼鏡或雷射矯正手術。

佩戴眼鏡,是通過眼鏡鏡片的調整讓光線以更加适合的角度進入眼睛,進而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圖像。

什麼情況下需要配眼鏡:

對于3歲以下的幼兒,不僅需要考慮散光度數,還需要根據年齡、雙眼差異、正常裸眼視力和孩子的配合度等綜合考慮。

3歲以上的孩子則需要根據度數、軸位、對視力的影響、用眼需求和視疲勞等綜合考慮。

雷射矯正手術,需要等孩子眼部發育完全,一般需要成年後才能進行。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當然除了先天性因素,也會存在一些其他因素導緻散光,如眼部疾病(圓錐角膜、角膜炎、白内障等),晶狀體疾病、眼外傷、眼科手術,以及經常揉眼睛等不良習慣等。

是以也提醒大家,若是孩子散光度數較大或度數發展較快,一定要重視,最好到專門的醫院進行檢查。

二、弱視

孩子除了散光,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視力問題,那就是弱視了。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認為弱視不就是近視嘛。

其實,并不是。

弱視即字面的意思,就是視力比較弱。

正常孩子的視力發展是這樣的: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寶寶的眼睛沒有正常發育,就會容易出現弱視。

國外眼科醫生把這種情況稱為“Lazy eye”,懶眼睛,意思是太懶了,沒有發育好,有點用進廢退的意思。

正常情況下,為了發育出健康的視力,我們的大腦必須接收到兩眼清晰且一緻的圖像。

如果兩隻眼睛度數差距太大,那麼就會受到大腦的“差别對待”,依賴好的眼睛去接受資訊。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時間長了,大腦會逐漸忽略那隻發育不好的眼,隻“受用”那隻好眼。

久而久之,兩隻眼睛的視力差就會越來越大。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弱視分為斜視性弱視、屈光不正性弱視、屈光參差性弱視。無論哪一種,都影響着孩子看這個世界,對日常生活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

而且弱視的危害并不僅僅是孩子視力低下,他們雙眼的視覺功能常常也不完善。

他們還沒有精細的“立體視覺”,也就是說沒有立體感,就比如下樓梯時,感覺不出深度、高低等等,對以後的生活和學業都有所影響。

是以針對弱視情況,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早治療。

弱視發現的早,大部分是可以治愈的。

有3個重要階段:

3~6歲,是黃金治療期,這個階段是視覺發育最旺盛的時期;

9歲之前,是孩子恢複立體視覺的最好時期。

12歲前,孩子的視覺發育逐漸成型,再不幹涉就晚了。

對于弱視的治療方法:

1.遮蓋

弱視有很多輔助治療手段,但若說中流砥柱的治療方式,非遮蓋治療莫屬,遮蓋法已有近200年曆史,是目前來說最經濟、簡單并且有效的方法。

原理很簡單,就是把正常的那隻眼睛遮起來,讓弱視的那隻眼有機會、甚至強迫它去看。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但有些孩子年齡小會擅自拿掉眼罩或完全揭開眼罩來偷看,這樣會減弱療效甚至治療無效。

是以要盡可能的保證孩子帶好眼罩,遮蓋越嚴格、越徹底,視力提高的就越快。

如果家裡娃檢查出弱視,就别糾結是否戴眼鏡了,要堅持每天佩戴,不要時戴時摘。

國外有些孩子直接是這樣覆寫的: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大部分弱視隻要治療的時機合适、治療的過程配合,是可以治愈的。

眼下确實會有不便和諸多影響,但是長久看,這時候“心軟”,害的是娃一輩子。

2.弱視訓練

給孩子進行一些弱視訓練,像一些精細運動,如穿珠子、描圖訓練等等,可以循序漸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三、生活中,我們該注意什麼?

無論是對弱視還是散光的孩子來說,發現和治療時間是關鍵中的關鍵。

2008年《眼科研究》一項調查研究顯示:大陸3億兒童中,弱視的發病率為3%-4%,也就是說每100 個孩子中,就可能有3、4個,被及時發現并矯正的并不多。

這是一個不可忽略的數字。

現如今,電子時代的進步,孩子一旦看不清,很多人都會認為是近視,常常忽視了散光、弱視問題。

這也使得很多孩子錯過了散光、弱視的黃金治療時期。

是以,生活中我們需要這樣做:

01注意孩子用眼習慣上的一些異常行為

有一側眼睛,向内或者向外呈現出遊離的狀态。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經常看東西時,眯着眼、皺眉頭或者歪着頭(總朝一個方向);

畏光;

經常揉眼睛或經常喊眼睛不舒服,尤其是閱讀後;

經常頭疼。

當然,有些先天性問題,很可能就是無症狀的,不太會發生異常。

有兩個自查方法大家可以試一試:

1.視力表檢查法

在光線比較充足的白天,距離孩子5米處懸挂視力篩查表,分别遮住孩子左右眼,讓孩子說出所指視标缺口方向。

不同年齡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

3~5歲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5;

6-7歲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7;

7歲以上兒童視力的正常值下限為0.8。

不過還要注意的是,隻有3歲以後,才可以給寶寶用視力表。

2.給拍一張近照

吸引讓孩子雙眼看鏡頭,給孩子拍一張近照,觀察兩隻眼睛的黑眼珠,是否處于眼白的同一位置。如果如下圖一樣位置不同,則有可能是弱視或散光。

懷疑娃眼睛有問題,一查300度!6歲之前比近視更可怕的是這2類問題

一旦發現孩子有異常行為,一定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眼睛,甯檢查白跑,也不錯過。

02培養孩子的良好用眼習慣

避免近距離看書或電子産品,避免長時間用眼,避免頻繁揉眼睛等。

多進行戶外活動。

就算孩子眼下做的是寫作業或做手工這類不适合強光下的活動,也一定記得找機會接觸自然光,可以帶娃多多去視窗遠眺。

03平常注意飲食均衡

可以多吃以下食物:

維生素A——預防眼睛幹澀不适。

多吃動物肝髒、蛋黃、奶制品、黃綠色的蔬菜瓜果,比如:南瓜、芒果等。

維生素B群——視力保健

多吃瘦肉、豆類、糙米、胚芽米等。

維生素C——防止視網膜受到紫外線的傷害和水晶體老化。

多吃蕃茄、草莓、奇異果等蔬菜瓜果。

蛋白質——增加鞏膜彈性。

多吃肉、魚、蛋、奶等。

微量元素鈣、鐵、鋅——保證寶寶視力正常。

多吃核桃、大棗、花生、玉米、南瓜、蘑菇等。

最後提醒,即使沒有異常,也建議3歲前至少帶孩子進行一次專業的視力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