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恒大債務危機拖累,恒大汽車股價一路下跌,市值從最高峰的7000多億港元,跌到200多億港元,目前漲了一點。而且,當時還陷入了停工狀态,還有競争對手還跑到恒大汽車工廠挖角。為了節省成本,恒大汽車深圳總部的員工搬到了廣州南沙工廠辦公。
特别是為了還債,恒大汽車去年也被擺上了貨架。在這樣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大多數人覺得許家印造車要失敗了,投入的幾百億要打水漂了。毫無疑問,很多人等着看許家印的笑話,畢竟因為恒大的債務問題,許家印的信用已經大打折扣。

說實話,恒大汽車本來就差臨門一腳,因為按照許家印的規劃,是要在2021年全面量産。但是沒想到債務危機提前到來,打亂了節奏。
恒大真正開始自己造車,始于2018年初。傳統汽車企業造車從立項到量産,一般需要5年的時間來論證和市場驗證。但造車新勢力提速了,将時間壓縮了。是以,恒大汽車規劃在2021年量産,也是合理的時間範圍。
很多人不相信恒大能造車成功,主要依據是其沒有經驗。恒大的主業是房地産,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造車的技術門檻很高,不是随便什麼企業都可以做的。就連阿裡、騰訊這樣的網際網路巨頭,都沒有親自下場造車。
另外,恒大發展這麼多年,建房子是可以,但跨界似乎都不太成功,此前投入重金打造的恒大冰泉也失敗了。是以,大家對恒大造車也沒什麼信心,認為隻會燒錢是沒用的。
但實際上,很多人搞錯了,恒大冰泉是在上市後,經營不當才失敗了。而恒大汽車還沒上市,目前處于造車階段。以許家印的做事風格,造車成功肯定是沒問題的。
許家印定下時間,恒馳5要在6月22日量産
3月22日晚上,恒大汽車召開了會議,許家印出席,現場提出了要求,大幹三個月,6月22日一定要實作恒馳5量産。
是不是很熟悉的口号?早在去年10月,許家印就喊出“大幹三個月,確定首車下線”。如今,又是大幹三個月。
有一句話叫:困難再大,誰也不該懷疑許家印的執行力。許家印能夠将恒大打造成為中國最大的房地産公司,成為中國首富,離不開其強大的執行力。做事不脫離帶水,定下目标,一定是全力以赴完成。是以,恒大一直是在高速運轉,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的快速完成,才跑得比别人更快。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3個月後的1月4日,恒大首款車恒馳5真的完成了下線。在恒大如此艱難的環境下,恒大團隊依舊保持如此高的執行力,不得不佩服許家印的管理能力。
是以,筆者相信恒馳5肯定可以在6月22日實作量産,正式上市。目前,恒大汽車已經通過工信部稽核,拿到了準生證,也成立了銷售公司,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差量産。
恒大汽車上市,有人會買嗎?
許家印要造車成功,量産隻是前半部分,實作好的銷售才是後半部分。不過,恒馳5上市後,有多少人會買呢?有網友說不敢買,因為擔心恒大萬一倒下了,連修車的地方都沒有。
但實際上不用太擔心,隻要恒馳5品質過關,體驗感強,就有一定有人買,等口碑積累了,必定會迎來爆發。許家印做事一向是要麼不做,要麼麼做到最好。是以,相信恒馳5的品質不會差。
有兩點決定了恒大汽車有很大的機會。第一點是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處于風口,去年銷量大漲了157%,今年1月和2月都漲了1倍多。也就是說市場遠沒有飽和,恒大汽車大有可為。而且,今年以來油價已經實作了“五連漲”,導緻很多人開始選擇新能源汽車。
第二點是發展新能源汽車,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産業,可以優化能源結構,減少對石油的依賴,還可以解決環境污染問題。是以,有國家的支援,這個行業必然會繼續爆發。
恒大在地産方面已經沒有機會了,目前就是完成“保交樓”,以及還債。據了解,恒大最快在今年7月前拿出重組方案。是以,恒大汽車将會是許家印翻身的唯一底牌,能不能成功,就看恒馳5的市場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