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當嬰兒學會翻身之後,床好像就成了他們的戰場,早晨的時候經常能看到他們以各種奇形怪狀的姿勢躺在床上或者趴在床上,而且每當他們改變姿勢的時候還會伴随着輕聲的“哼唧”聲。

在寶寶還不會說話的時候,他們的一切情緒與身體狀态都隻能通過動作和無意義的語調來表達,家長一定不能覺得孩子隻是在煩人鬧騰,他的這些行為都是在訴說着他們的情緒。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寶寶睡着之後為什麼“滿床翻滾”?

首先,寶寶半夜哭鬧或者睡不安穩覺,很大的可能是他覺得不舒服,比起尿了拉了,還有一些無法從外部看出來的原因會導緻孩子覺得難受,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寶寶的肚子脹氣了。

寶寶的消化系統以及腸道都沒有發育成熟,是以需要家長幫助排氣,不然很容易導緻孩子的腸胃絞痛。

在給寶寶喂完奶之後,可以讓寶寶以趴着的姿勢趴在家長的肩膀上,有一隻手輕輕地拍打孩子的後背,直到寶寶打嗝,這就是老人們常說的“拍嗝”。寶寶還不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吃奶的時候都是很急切的,這就造成了大量的空氣随着奶水一起進入寶寶的腸胃中,若不及時排氣,寶寶很容易吐奶。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排氣操也是很有用的方法,在孩子吃完奶的半小時後,讓孩子仰躺在床上,家長将手搓熱,慢慢在孩子的肚臍周圍繞圓圈輕揉八圈左右,然後用雙手從孩子的肚子向下拉撫十五次。

輕輕握住寶寶的腳腕,雙腿一起向寶寶的肚子蜷縮,也可以兩條腿交替向肚子方向蜷縮,就像蹬自行車一樣。

還是讓寶寶仰躺着,用寶寶的左手去夠右膝蓋,用右手去尋左膝蓋。最後将寶寶的腿直着立起來,向肚子的方向擠壓。這樣就可以達到排氣的效果了。

對于寶寶的姿勢也是有講究的,白天多讓寶寶在床上趴一趴,這樣既能夠減輕寶寶的脹氣,還可以有效地防止寶寶的頭躺扁或者左右不均。

奶嘴是另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原因,要注意寶寶的奶嘴大小是否合适,如果奶嘴太大,寶寶在吮吸的時候就會将空氣吸入腹中。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其次是寶寶便秘造成的不适。

就如上文提到的,寶寶的消化系統還不成熟,便秘是常見的現象。如果寶寶已經三個月大,那麼家長可以适當的訓練寶寶,每天定時排便,盡量固定在飯後二十分鐘以後,這樣可以幫寶寶建立起大便反射。

同時還要注意寶寶的飲食,母乳喂養的反應較小,多半是因為母乳的量不夠而導緻的。而奶粉喂養的寶寶很容易因為奶粉中大量的酪蛋白導緻便秘。其實四個月的寶寶就可以适當地添加輔食來補充營養,多給寶寶吃一點菜粥,補充維生素。

再次,還有可能是寶寶想媽媽了。

一歲之前的寶寶大部分會有分離焦慮,尤其是寶寶七個月到九個月的時候。父母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幫寶寶盡快地度過這一個時期。

第一、是要保證周圍環境的安全與安靜,然後可以陪伴寶寶入睡,在寶寶輾轉反側的時候輕輕拍打,讓寶寶知道他的媽媽一直陪伴着她,就算是睡覺的時候也不會離去,給足寶寶安全感。

第二,還可以讓孩子有一個安慰自己的玩具,毛茸茸的最好,也可以是毛茸茸的毯子。毛茸茸的觸感能夠很好地平複寶寶的不安,讓寶寶在父母不在的時候也有一個情感的寄托,有一個可以依賴和信任的物品。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第三、每一次離開或者離開寶寶的視線之前要和寶寶說“再見”或者告訴寶寶媽媽要小小地離開一下,不要突然消失,讓寶寶毫無準備。多留一些時間跟寶寶道别,不要再寶寶還哭鬧的時候強制的分離。

最後、給孩子一個承諾并且盡最大的力氣去遵守。讓寶寶知道你到底會離開多久,讓寶寶有個準确的等待期限,那麼寶寶對于分離這件事情的恐懼就會小很多。

還有一種情況,是寶寶本身就很好動,是以學會翻身之後睡覺就東爬西滾的,這樣的情況隻是孩子天生的性格造成的。

寶寶睡覺總是“滿床滾”,别嫌寶寶不安分,他們是在向你傳遞信号

總之,孩子的一舉一動都有他的原因和含義,家長一定要細心地觀察并且了解自己的寶寶,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是沒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和心情,享受寶寶對自己的依賴,和寶寶一同成長,共同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