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這篇文章告訴你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暫停我們所有的線下康複教學。刹那間,我們的家長都産生了極大的焦慮,擔心孩子會退步,擔心浪費掉孩子的幹預時間。這樣的擔憂也同樣存在于我們教師内心。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對于當下的疫情,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孩子們不能正常進行上課。而另外一方面也不得不讓我們深思,我們是不是可以借助這個線上指導的機會,抓住時機,學習如何對自己的孩子進行教學。家庭是最重要的學習環境之一,任何内容都是脫離不了家庭的參與。

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這篇文章告訴你

在之前的線上教學過程中,家長對于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的操作,存在比較大的疑惑。其實在家庭當中,孩子的無意識發音出現的次數會更高,尤其在和媽媽、爸爸相處的過程中,時間最長,也容易刺激到孩子的發音。

一、好玩的語音和語調

重點突出對于有些家長來講是最簡單的,但對有些家長來說反而是最難進行操作的。 重點突出的關鍵點就在于我們能不能像一個動畫人物的口語方式表達出來,為什麼孩子們喜歡看卡通片,為什麼老師講的繪本故事,老師唱的兒歌小朋友特别喜歡聽的,眼神和注意力一直維持那麼好。

而家長在和孩子進行的時候,你可能說了還沒有到一句話的時候,孩子的注意力就已經散掉了。關鍵就在于你的語言“動畫感”,也就是你的誇張的,好玩的語氣和語調。你的聲音可以提高或者降低音調,抑揚頓挫一點,加入有意識的拟聲詞。

例如:孩子想要玩喜歡玩的小動物,如果我們大人之間就會平鋪直述“給你小貓”。那我們和小朋友就要變換我們的語言:“哦,你要這個小貓(加重聲音,提高音調)呀,哇哦,小貓(加重聲音,提高音調)來喽,喵喵喵~(音調變高)”。在這裡我們其實就一句在給孩子重點突出“小貓”這個音,在每次出現這個音的時候,都可以對這個兩個音進行一個音調的調整。

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這篇文章告訴你

我們的孩子剛開始的時候可能并不會認識這個毛茸茸的,有着長長尾巴的小貓,但是他會對我們的音調産生一個反應,通過每一次的的設計,他會把他的注意力放到“小貓”這個音上,逐漸的他就會在看到小貓的時候聯想到這個音。

二、重複的簡單的溝通方式:單字,疊字,單詞

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大部分了解的内容主要在單字和單詞階段,最好的能了解到簡單的短語。但我們仍然是要與單字和單詞為主。例如:一個蘋果掉到地上了,我們要對這一突發情況進行一個描述。

許多家長會說:“ 蘋果掉了,快,寶寶,幫媽媽撿起來 ”我們都知道,孩子他肯定是不能進行了解的,我們要怎樣和孩子去說呢“哦,(蘋果)掉了、”“撿”。是以家長們不要無形當中給孩子設定難題,因為他現階段還在建立對單個字詞的語義的了解。

三、所有的描述語圍繞孩子的關注點

我們任何的訓練,尤其是對于現階段的孩子,還處于在建立共同關注、互聯注意的階段,我們要圍繞孩子的興趣點出發。例如:媽媽和孩子正在看有意思的繪本故事,媽媽正在抑揚頓挫,結果孩子沒有聽,為什麼,因為孩子喜歡繪本書上面正在吃樹葉的毛毛蟲,孩子的眼神一直看着毛毛蟲,手指也在扣書上的毛毛中。

這個時候我們家長要及時調整描述重點,将重點詞彙調整描述為“哦,毛毛蟲”“這裡有毛毛蟲,哦,爬爬”“毛毛蟲,摸摸,軟軟的”我們一定要重點圍繞孩子的興趣和關注點,強調出重點詞彙。

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這篇文章告訴你

四、強化無意識發音

無意識發音與有意義發音最大的差別就在于是否存在動機。這個時候我們家長一定要采用動機操作,幫助孩子建立這個意識。當孩子出現無意識發音時,給予孩子最有效的強化物,并且,在過程中,多記錄孩子較為高頻的音,以高頻音為突破口,向有意義過渡。

例如 :孩子在無意識的過程“恩,媽媽”這兩個音是在一天當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媽媽在孩子出現“媽”這個無意識音的過程中,就可以立即把孩子的強化物給到孩子。

五、大量跟随模仿

在家和孩子怎麼刺激孩子的發音?這篇文章告訴你

模仿是擷取知識的重要技能。現階段的小朋友來講,要先有模仿的意識,才能夠進行模仿。我們家長在家庭中先去大量模仿孩子的動作,表情,聲音,建立模仿意識,讓孩子能夠明白我們發出一個聲音後他也要跟随一個同樣的音。

以上就是我對于無語言兒童如何進行刺激發音的一些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