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

其實這一生,不是我們要教孩子如何去愛,而是孩子教會我們如何去愛。

前兩年,一個7歲女孩,因為吃飯慢被媽媽關進卧室,用鐵棍毆打了近一個小時。 女孩被打後,爸爸曾多次要求送醫院,均被妻子拒絕。 當天下午5點多,孩子經搶救無效身亡。 爸爸說,孩子在去世前曾提出想吃個雪糕,但沒有吃到,因為媽媽不同意。

早在女孩2個月的時候,父母因家庭沖突離婚,她一直跟着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2017年,父母複婚,她才被接到縣城一起生活。 有人說媽媽在哪兒,幸福就在哪兒。但這位媽媽帶給孩子的,卻是經常的毆打。 爸爸說,媽媽曾經将女兒的耳朵擰到潰爛。自己每次拉架,也會被一起毆打。 「沒想到,這次打得這麼嚴重!」這位父親懊悔萬分,怪自己沒有不顧一切地阻攔妻子。

這位母親被依法追究。而這個開學後本該上一年級的小女孩,生命永遠停止在了這個暑假! 我想,沒有哪一位母親,想要這樣的結局。這位脾氣暴躁的母親,怕是一輩子都要在悔恨自責中度過了吧?

還記得18年一月,江蘇泰興一個9歲男孩,因為弄丢了媽媽的手機,被媽媽捆綁毒打5個小時,第二天一早發現孩子已經死亡。

事後,小區的保安回憶,當孩子發現自己弄丢手機之後,一直不敢回家,坐在雪地裡嚎啕大哭……令人唏噓的是,雪化了之後,手機被找到了,可孩子卻再也醒不過來了。他留給媽媽的最後一句話是:「媽媽,我不想看到你……」 好讓人心碎! 情緒化的父母,對孩子來說是場災難。虎毒尚不食子,這兩位媽媽卻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孩子。她們都因為沒有管理好自己爆發的情緒,失去了孩子,毀了整個家庭。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孩子不聽話、自己不順心,就沖孩子發脾氣,甚至打罵孩子。 但你有沒有想過,孩子是多麼地依賴和信任我們? 記得曾經看過一個很揪心的新聞:一個年僅2歲半的女童被親媽虐待緻死。 警察趕到現場施救時,女童已奄奄一息,而此時她仍伸出雙手,嘴裡念着:「媽媽抱,媽媽抱……」 任誰看了都會心酸落淚! 有多少孩子,無論父母怎麼吼、怎麼罵、怎麼打,他都會一如既往地愛着我們。

同僚的兒子出生不久檢查出先天性耳聾,為了給兒子裝上最好的人工耳蝸,丈夫選擇了外派出國,因為這樣可以得到一筆補助。

獨自在照顧兒子和繁瑣工作間奔走的她,壓力巨大,每天都暴躁得想找人大吵一架。

那天接兒子放學回到家,兒子指指耳朵,她心裡一寒:耳蝸不見了! 她趕緊問在哪丢的?可兒子一直搖頭! 她一下子怒火中燒,提起兒子對他大吼:「你怎麼這麼無用,我不想看見你!」兒子一臉驚恐,朝門口退縮…… 她踢了門一腳走了出去,她要去找那個耳蝸啊! 報警,在網絡平台發告示,折騰到半夜,頭暈目眩地回到家,她發現飯桌上擺好了碗筷,電飯鍋裡做好了稀飯。

而兒子蜷縮在牆角睡着了! 她看到了桌子上兒子用拼音歪歪扭扭寫的留言:「媽媽,對不起!我長大了要賺好多錢給你!我愛你!」 她嚎啕大哭!她恨自己怎麼這麼小氣!她的心痙攣着,回頭看看睡着的兒子,臉上還殘留着淚痕。

成人往往會認為,我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而到了孩子這裡卻是:我的眼裡心裡隻有你。 在網上看到一個視訊:兒子坐在沙發上看卡通片,媽媽故意用腳碰碰他,沒想到孩子以為是媽媽覺得腳冷,本能地把媽媽的腳捂在懷裡。

父母對孩子的愛都是有條件的,而孩子對父母卻一直那麼貼心。 在和孩子的相處中,前一秒被氣得發抖,下一秒卻被孩子融化了。

記得兒子2歲時,我去上班,他在家跟着外婆。 晚上回家,兒子就坐在門口等着我,看見我回來,一個趔趄就撲了上來…… 我媽說:「這一天你兒子不知哭了多少場,你幹嘛給孩子留張照片。」 我有點愕然。 媽媽拿出兒子平時用的小背包。原來兒子不知從哪裡撿到我的照片,一直放在他的小包包裡,随時拿出來看看,嘴裡還念叨着:「媽媽不見了!」 實在讓人淚奔。 孩子想媽媽,但他知道媽媽不可能一直陪着他,是以他就用自己的方式來愛你。

有個網友講過,她父母離婚了。媽媽離開家那天,她哭着使勁兒追趕媽媽,可媽媽抱了抱她,還是轉身走了。 她說:「媽媽永遠不會知道,那個挂在我床頭的紐扣,是她衣服上掉落下來,被我撿起并保留至今;她也不知道,每當我想她的時候就會握緊它……」 現在長大了,偶爾能見到媽媽,但童年的這段記憶卻不會告訴她了。她說:「媽媽肯定也是不容易的吧!」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天使。因為你是我的媽媽,因為我無條件地愛你,是以我選擇原諒你!

其實我們這一生,不是我們教會孩子如何去愛,而是孩子教會我們去愛。 我兒子4歲的時候,我經常跟他說,多吃蔬菜水果長得快。 他就每天吃很多,說:「我要快點長大,像奧特曼那樣可以保護媽媽!」可有一天他突然跟我說:「媽媽,我以後不吃水果蔬菜了。」問他為什麼?他說:「我怕我長得快,你就變老了!你不要變老,我想永遠和你在一起!」 在媽媽眼裡,每個孩子都不完美;而在孩子心裡,你卻是他的唯一。說起媽媽,他們眼裡都閃着亮光。

美國著名歌手史蒂維旺德說:如果愛如花般甜美,那麼我的母親就是那朵甜美之花。 可我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真的用了百分百的溫情和耐心嗎?真的控制了自己的情緒了嗎? 閨蜜說,有次她因為女兒調皮打了她的屁股,那晚孩子委屈地在睡夢裡哭醒…… 她抱着女兒的時候,看到了她畫的一幅畫:一側是怒火熊熊的媽媽,和一個瑟瑟發抖哇哇大哭的孩子;另一側是帶着光環的天使媽媽,正慈愛地吻着她的孩子,孩子臉上是甜甜的笑。 可是第二天,當奶奶逗女兒說「你媽媽真壞」時,女兒突然大哭着說:「我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不許說我媽媽!」說完跑過來一把抱住閨蜜:「媽媽,不管你怎麼兇我,我都愛你!」閨蜜一下子熱淚盈眶。

她說,「這個世界上,剛被我揍上一頓,不記仇還能往我懷裡鑽,愛我如初的,隻有我的女兒了吧。」 從此,她忍住對孩子不發脾氣。從此,有天大的怒火,她都第一時間想到女兒的那幅畫,然後克制自己,冷靜處理。她再也不想讓孩子生活在恐懼裡,生活在媽媽的壞情緒裡。 請記住,教育是個緩慢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幼小的孩子,我們要做的是管理好情緒,耐心地告訴他對與錯,而不是大喊大叫,濫用武力,讓孩子在無心犯錯時受所謂的「慘烈教訓」。 但丁說,世界上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我們是媽媽,我們天生應該擁有愛的神奇力量。

孩子在天上挑媽媽,父母在地上愛兒女。這一份天生的愛就像一道光,讓親情更珍貴,讓孩子健康成長。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他的心靈最純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我們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兒童的心靈。

永遠别讓你的壞情緒,傷害了你的孩子。在孩子無條件愛我們的年紀,請用力地去愛他們吧。 戴安倫曼斯曾有一首小詩,寫盡了父母的心聲:如果我能再次養大我的孩子,我會多把拇指豎起,少用食指指指點點,我會拿出更多微笑給孩子。我會更多地擁抱,不再追求對權利的愛,會效法愛的力量。 孩子在一天一天長大,我們沒有太多的如果,是以愛孩子,就讓他感受得到。這一輩子能母子一場,是多麼來之不易的緣分,真的要好好珍惜啊!

繼續閱讀